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50篇
  免费   1276篇
  国内免费   2445篇
化学   4278篇
晶体学   247篇
力学   387篇
综合类   304篇
数学   730篇
物理学   282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154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140篇
  2018年   136篇
  2017年   256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254篇
  2014年   279篇
  2013年   397篇
  2012年   391篇
  2011年   401篇
  2010年   443篇
  2009年   497篇
  2008年   580篇
  2007年   461篇
  2006年   515篇
  2005年   501篇
  2004年   349篇
  2003年   284篇
  2002年   270篇
  2001年   320篇
  2000年   340篇
  1999年   177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103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52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37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4篇
  1971年   3篇
  196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溶液成膜的温度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结晶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正> 用溶液成膜是制备聚合物薄膜的常用方法之一。但是溶液成膜的条件,如成膜温度,溶液浓度等对半结晶聚合物结晶度的影响研究报道较少。制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非晶态薄膜通常使用熔融热压其后淬火的方法。由于PET在熔点附近易于降解,在薄膜中产生气泡,因而很难制备较大面积的均一厚度的薄膜,如在拉伸试验中所需  相似文献   
102.
以哑铃状2C60聚合体、花生壳状2C60聚合体以及C120富勒烯分子为研究对象,采用AM1半经验量子化学方法,计算了3种C120异构富勒烯分子的几何构型、电子结构、分子能量、疏水常数、极化率与偶极矩;然后,根据计算结果,分析对比了3种C120异构体分子的化学稳定性与物理化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3种C120分子的形成均为吸热反应,它们的稳定性排序为:C120富勒烯>花生壳状2C60>哑铃状2C60分子.  相似文献   
103.
利用荧光探针研究聚甲基丙烯酰胺溶液中的疏水微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荧光探针研究聚甲基丙烯酰胺溶液中的疏水微区沈燕清,江鹏飞,吴世康(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北京,100101)关键词荧光探针,疏水微区,聚甲基丙烯酰胺微多相体系研究近年来受到广泛的注意,它不仅是由于长期来已经发现:不同结构的微多相体系如胶束,乳...  相似文献   
104.
聚环氧氯丙烷氨酯阻尼材料的阻尼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正> 一般来讲,聚合物材料的阻尼性能来源于分子链运动带来的内摩擦力以及分子间物理键的破坏与再生,分子链运动所产生的阻尼在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范围内最为有效。因此具有极性较强、体积较大的一CH_2Cl侧基的环氧氯丙烷聚合物应具有优异的阻尼性能,专利文献[1—2]报道过由多羟基(官能度≥2)聚环氧氯丙烷预聚物为原料制得的聚氨酯泡沫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作者在聚环氧氯丙烷氨酯阻尼材料方面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105.
黄超群  陈钦可  陈丽  王云宇  马喆  沈咪  黄佳波 《色谱》2019,37(10):1048-1052
建立了酱油中1,3-二氯-2-丙醇、2,3-二氯-1-丙醇、3-氯-1,2-丙二醇和2-氯-1,3-丙二醇的分散固相萃取-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快速筛查检测方法。样品采用乙酸乙酯提取,提取液浓缩后经N-丙基乙二胺净化,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测定,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酱油中4种氯丙醇的定量限为0.5~10 μg/kg。在3个浓度水平下的加标回收率为78%~103%;相对标准偏差均不大于8.8%。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灵敏,可作为酱油中4种氯丙醇的有效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6.
W/O型微乳液活化能和导电机理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电导行为是微乳液的重要性质之一。自Lagourette和Lagues发现了W/O型微乳液电导渗透(Percolation)现象后,人们开始了微乳液导电机理的研究。较流行的观点认为,界面层中表面活性剂分子的阴离子在微乳颗粒碰撞时发生跃迁而使W/O型微乳液具有导电性。  相似文献   
107.
非甾体抗炎药丙磺舒以酯键连接到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上得含丙磺舒单体HP,HP在偶氮二异丁腈引发下均聚、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合成了含丙磺舒的高分子药物,产物结构经IR,1HNMR和GPC表征。  相似文献   
108.
以2-氨基-5-氟苯甲酸为起始原料,与醋酐酰化关环制得6-氟-2-甲基噁嗪-4-酮(1); 1在80%水合肼中回流反应制得6-氟-2-甲基-3-氨基-4(3H)-喹唑啉酮(2); 2分别与羟基芳醛和杂环芳醛反应合成了6个6-氟-4(3H)-喹唑啉酮类Schiff碱(3a~3f),其中3b~3f为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 IR和元素分析表征。采用琼脂扩散法研究了3a~3f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用药浓度为400 μg·mL-1时,3a~3f对受试菌种均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6-氟-2-甲基-3-(4-吡咯苯亚甲氨基)-4(3H)-喹唑啉酮(3c)抑菌活性最强,对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9.38 mm和9.00 mm。  相似文献   
109.
<正> 均相催化剂的固载化是目前催化剂研究方向之一。Skct等首次将BF_5和AlCl_3分别与苯乙烯反应制成高分子催化剂,对酯化、缩醛、缩酮等有机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我们曾将四氯化钛与聚苯乙烯反应制成一种稳定复合物,有良好的催化效能。为了改进其重复使用性能,本文将等摩尔的AlCl_3,和TiCl_4的Lewis酸同时与聚苯乙烯交  相似文献   
110.
刘有芹  颜芸  沈含熙 《中国化学》2005,23(9):1165-1172
A thin film of manganese hexacyanoferrate (MnHCF) was electrochemically formed on a glassy carbon (GC) electrode to prepare a chemically modified electrode (CME). The mechanism of film formation of MnHCF and its growth process were investigated in detail by cyclic voltammet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oichiometric composition of MnHCF is Mn^ⅢFe^Ⅲ(CN)6, an analogue of prussian yellow. There exist three clear-cut stages in the whole modification process and the last stage is indispensable to the fabrication of homogenized, stable MnHCF film and must last for an appropriate time. The surface morphology of MnHCF/GC electrode was 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which further verified the effective deposition of MnHCF film on GC. The kinetic constants of MnHCF/GC electrode process were also evaluated. The resulting MnHCF film modified electrode presented good stability and high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toward the oxidation of H2O2, indicating that MnHCF film possesses function of catalase and can be expected for analytical purpo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