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2篇
  免费   1025篇
  国内免费   1708篇
化学   3312篇
晶体学   194篇
力学   371篇
综合类   201篇
数学   669篇
物理学   231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189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244篇
  2014年   314篇
  2013年   368篇
  2012年   324篇
  2011年   374篇
  2010年   384篇
  2009年   426篇
  2008年   426篇
  2007年   370篇
  2006年   424篇
  2005年   387篇
  2004年   328篇
  2003年   205篇
  2002年   202篇
  2001年   235篇
  2000年   260篇
  1999年   142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6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系列磺丁基甜菜碱的表征及表面活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FT-IR、1H NMR和元素分析对自制的3种磺丁基甜菜碱(SBm-4)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它们的表面性能、泡沫性能和乳化性能。 获得SB12-4的cmc为2.20×10-3 mol/L,γcmc为31.48 mN/m;SB14-4的cmc为2.80×10-4 mol/L,γcmc为29.68 mN/m;SB16-4的cmc为2.30×10-5 mol/L,γcmc为32.06 mN/m。 3种磺丁基甜菜碱的cmc值随着烷基链长增加逐渐减小,γcmc先减小后增加,三者的起泡性随浓度增加而增加,到一定值后保持不变;泡沫稳定性随浓度增加逐渐增强,起泡性随着温度的增加有缓慢增加趋势,泡沫稳定性随温度增加逐渐降低。 3种表面活性剂的乳化能力随浓度增加先增加后降低。  相似文献   
162.
甜菜碱型两性离子聚合物P(AM-DMAPAAS)的盐溶液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伟  毛程  韦兆水  李明  于涛  曲广淼 《应用化学》2011,28(5):555-559
将丙烯酰胺丙基二甲基胺(DMAPAA)和1,3-丙基磺内酯,在55 ℃下反应20 h,合成了3-(丙烯酰胺丙基二甲胺基)丙磺酸盐(DMAPAAS),将其在盐溶液中与丙烯酰胺(AM)单体进行自由基共聚合反应,获得净电荷为零的磺基甜菜碱型两性离子共聚物P(AM-DMAPAAS);对该两性离子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和溶解性评价。 研究结果表明,共聚物在NaCl溶液中的粘度比在纯水中的大,在Mg2+和Ca2+盐溶液中的粘度更大,且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表现出明显的反聚电解质溶液性质。 升高相同温度,两性离子共聚物的粘度保留率是普通聚丙烯酰胺的1.4倍。  相似文献   
163.
烷基芳基磺酸钠对烷烃的乳化性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分水时间法考察了结构明确的高纯度烷基芳基磺酸钠在烷烃中的乳化现象。 以液态石蜡为油相,讨论了乳化剂浓度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确定了最适宜的乳化剂浓度,并研究了烷基链长度、芳基结构和芳基在烷基链位置对形成的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关系,考察了不同油相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最适宜的乳化剂质量分数为0.1%;当固定芳基结构时,随着烷基链上碳数的增加,乳状液稳定性线性增强;当固定烷基链碳数时,随着芳基上碳原子的增加,乳状液稳定性增强;随着芳基位置向烷基链中间位置移动,乳状液稳定性增强;随着油相分子量的增加,能形成稳定乳状液所需的乳化剂的分子量随之递增。  相似文献   
164.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 CuO/SiO2 催化剂,进行草酸二甲酯气相加氢活性评价,分别考察了不同沉淀剂(Na2CO3、NH3·H2O、NaOH)、催化剂组成以及反应工艺条件对加氢性能的影响。采用N2 吸附脱附、N2O吸附、XRD、TG热重分析、H2-TPR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草酸二甲酯加氢反应活性与Cu0有关,提高铜比表面积有利于提高加氢活性。采用以NaOH沉淀剂制备的CuO质量分数为50%的CuO/SiO2催化剂,在200℃、2MPa、0.07h-1和氢酯摩尔比为100时,草酸二甲酯转化率可达 98%,乙二醇选择性87%,且催化剂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5.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用于同时测定水产品中硝基呋喃类药物的代谢物3-氨基-2-唑烷基酮(AOZ)、5-甲基吗啉-3-氨基-2-唑烷基酮(AMOZ)、氨基脲(SEM)、1-氨基-2-内酰脲(AHD)和3,5-二硝基水杨酸肼(DNSH)。样品经盐酸水解、2-硝基苯甲醛衍生、乙酸乙酯提取净化。氮吹至干后,用1 mL乙腈-0.1%甲酸水(20:80, v/v)定容。经Aquasil C18色谱柱分离,用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以多反应监测模式(MRM)进行检测分析,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5~10 μg/kg, 5种代谢物的线性相关系数均不小于0.9976,定量限为0.5 μg/kg。在0.5、1.0、2.0和4.0 μg/kg的添加水平下,加标回收率为81.3%~100.5%, RSD为3.4%~10.0%。本法可作为水产品中5种硝基呋喃类药物的代谢物残留量同时分析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6.
以2,2′-联嘧啶(bpy)和马来二腈基阴离子(mnt)为配体合成了一个双核钴混配配合物(C4H9)4N2(Co(mnt)2)2(bpy)(1)((C4H9)4N=tetrabutylammonium), 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测定了该配合物的晶体结构:配合物属单斜晶系, P21/c空间群, a=2.368 2(2) nm, b=1.582 11(13) nm, c=1.873 85 (16) nm, β=105.834(2)。此外, 还对该配合物进行了热重(TGA)、紫外可见光谱(UV)、红外光谱(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变温磁化率和电化学循环伏安(CVs)等性质的研究;数据表明相邻的金属钴离子之间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67.
选择合适的生物质材料是获得功能碳材料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柠檬酸钾和三聚氰胺一步热解法制备高氮掺杂多孔碳纳米纤维(NPCF)。在电流密度为0.1和1.0 A·g-1时,NPCF电极的容量分别为218和140 mAh·g-1。同时,具有NPCF阳极的钠离子电容器(SIC)在1.0 A·g-1下表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和超长的使用寿命,可循环超过2 500次。  相似文献   
168.
采用表面接枝硅烷偶联剂法将硼酸负载在可膨胀石墨(EG)表面制得了改性EG(MEG), 并考察了MEG在硬质聚氨酯泡沫(RPUF)中的阻燃性能.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X射线光电子能谱、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膨胀试验及热失重分析对MEG进行了形貌、 元素组成及结构性能表征, 通过热失重分析、 极限氧指数(LOI)及锥形量热仪考察了RPUF/MEG的热稳定性及燃烧性能. 结果表明, 硼硅化合物作为硅硼陶瓷前驱体已负载在EG表面; MEG及RPUF/MEG体系膨胀炭层更为致密, 800 ℃时的残余量分别较EG和RPUF/EG提高了8.7%和3.7%; RPUF/MEG体系的LOI较RPUF/EG有所提高, 热释放速率峰值降低了10%, 产烟速率及CO生成速率均显著降低. RPUF/MEG阻燃性能的提高与MEG负载的硅硼陶瓷前驱体促进了阻燃RPUF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及增强了炭层的阻隔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9.
本文通过多步有机反应制备了化合物9-苯基-9′-(4-二苯基氧化膦)苯基-氧杂蒽[diphenyl(4-(9-phenyl-9H-xanthen-9-yl)phenyl)phosphine oxide,DPPO],低温磷光发射光谱测试表明该化合物具有高的三线态能级(2.88eV),它可以作为天蓝色磷光发光材料双(4,6-二氟苯基吡啶-N,C2)吡啶甲酰合铱[bis(3,5-difluoro-2-(2-pyridyl)phenyl-(2-carboxypyridyl)iridium(Ⅲ),FIrpic,ET=2.62eV]的主体材料.将主体材料DPPO用于蓝色磷光有机发光二极管中,该器件在100cd/m2的亮度下,电流效率和流明效率分别达到30.6cd/A和19.2lm/W,最大外量子效率达到13.6%.  相似文献   
170.
对近期发展的固体圆二色(CD)光谱测试方法进行了概述、评价和比较, 着重探讨了“浓度效应”的存在使固体CD光谱失真的原因. 通过对本课题组和其他作者已报道的四种化合物的固体CD谱再测试的反思, 强调了依手性化合物的手性光谱学性质不同, 根据浓度梯度实验选择其合适测试浓度的必要性. 对固有手性的阻转异构化合物(S)-1,1'-联二萘酚(S-BINOL)进行了成膜法固体CD谱浓度梯度测试, 发现所得固体薄膜CD谱中也存在着“浓度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