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50篇
化学   179篇
晶体学   11篇
力学   12篇
综合类   37篇
数学   59篇
物理学   15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以C型G550薄壁冷弯钢构件为研究对象, 通过材料在不同应变率下的拉伸实验和数值模拟数据得到Johnson-Cook (J-C)本构模型和Johnson-Cook失效模型参数. 通过Abaqus软件模拟了不同冲击荷载作用下C型冷弯钢构件撕裂破坏的全过程, 利用落锤装置轴向冲击试验进行对比, 其实验结果与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有良好的一致性. 此外, 对冲击试样撕裂断口进行微观形貌分析, 得到构件的断裂机理. 结果表明: 随着冲击速度的提高, 冲击力对构件的加载时间增加, 构件需要较大的塑性变形来吸收冲击能量; 冲击速度越高, 裂纹扩展功所占吸收冲击能量的比例越大, 显示出高速下裂纹扩展的能力越好; 冲击速度较高时, 以脆性断裂为主, 断口出现解理面, 甚至在高速变形时发生了绝热剪切破坏.  相似文献   
92.
岑建苗 《数学学报》2006,49(3):549-558
讨论带有对合反自同构*有单位元的结合环R上矩阵的广义Moore-Penrose 逆,给出了环R上矩阵的广义Moore-Penrose逆存在的几个充要条件.特别,得到了环 R上矩阵A的关于M和N的广义Moore-Penrose逆存在的充要条件是A有分解A= GDH,其中D2=D,(MD)*=MD,(GD)*MGD+M(I-D)和DHN-1(DH)*+ (I-D)M-1均可逆.  相似文献   
93.
U-纯正半群     
型彬半群是正则半群类中纯正半群的一个自然推广.这类半群最先由E1-Qallali和Fountain研究.本文定义了U-纯正半群.这类半群是纯正半群和型W半群二者在U-半富足半群类中的一个共同推广.首先我们确定了U-纯正半群上包含在关系HU中的最小允许同余.借此,证明了半群S为U-纯正半群,当且仅当S可以表示为一个Hall半群和一个V—ample半群的织积.这一结果不仅推广了关于纯正半群结构的著名Hall—Yamada定理,而且推广了E1-Qallali和Fountain建立的型W半群的结构定理.  相似文献   
94.
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导轨磁场的不连续或者机电耦合会引起车身的横向偏移.针对这一实际问题,本文研究了横向运动对竖直悬浮力和水平导向力的影响.实验中系统同时测试横向运动过程中不断变化悬浮力和导向力.研究发现运动过程中的悬浮力衰减与最大横向偏移量和往返运动次数有关;但导向力在第一次往返运动之后的往返运动中迟滞曲线基本不变.该工作可能为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系统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5.
讨论函数域上的Oppenhein型算法,给出Oppenhein型级数收敛的条件、Oppenhein型算法展开式的惟一性以及它的有理逼近。  相似文献   
96.
气固两相圆柱绕流的直接数值模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运用谱元方法对气固两相圆柱绕流进行了直接数值模拟。在获得高精度计算流场信息基础上,进行颗粒扩散运动的研究。通过研究颗粒大小对颗粒扩散运动的影响来刻画气固两相圆柱绕流的物理特征。研究时发现,由于圆柱尾流独特的涡结构特征,颗粒在流场中心轴线附近区域的扩散机理主要是决定于吸力作用,该作用会驱使小颗粒卷吸进入圆柱尾部近壁区,甚至与圆柱后壁发生碰撞,这种扩散机理与混合层中颗粒扩散机理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97.
文[1]的作者对于文[2]中的定理2举了一个粗心的反例W_t(x,y)=xy(x-y)(x-ty).为此,我们不得不与文[1]的作者商榷某些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98.
Variability on Raman Shift to Stress Coefficient of Porous Silic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Porous silicon film is a capillary-like medium, which is able to reveal different meso-elastic modulus with porosity. During the preparation of porous silicon samples, the capillary force is a non-classic force related to the liquid evaporation which directly influences the evolution of residual stress. In this study, a non-linear relation of Raman shift to stress coefficient and the porosity is obtained from the elastic modulus measured with nano-indentation by Bellet et al. [J. Appl. Phys. 60 (1996) 3772] Dynamic capillarity during the drying process of porous silicon is investigated using micro-Raman spectroscopy, and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residual stress resulted from the capillarity increased rapidly. Indeed, the dynamic capillarity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a great deal of micro-pore structures of the porous silicon.  相似文献   
99.
We demonstrate a 10. 7Gb/s-line-rate L-band wavelength-division-multiplexer (WDM) loop transmission over a 1890-kin standard single-mode fibre (SSMF) with a 100-km amplifier spacing as well as non-return-to-zero (NRZ) format. The dispersion compensating fibre (DCF) plus chirped tibre Bragg grating (CFBG) is employed for hybrid inline dispersion compensation. The power penalty of each channel is less than 3 dB after three-loop transmissi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high-performance CFBGs can be successfully used in ultra-long haul (〉 1000km) WDM systems. We also point out that the all-CFBG compensation scheme is not suitable for re-circulating loop transmissions.  相似文献   
100.
Two novel constituent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roots of Chinese medicinal herbs, Salvia miltiorrhiza. Their structures were determined by spectroscopic technique. The compounds were named 13,14-dihydroxy-15-methyl-benzo[2,3-a]-7,7-dimethyl-12-oxa-tricyclo[4,4,21.4,0]dodecane(1) and 16-methyl-tropono[2,3-c]-7,7-dimethyl-12-oxa-tricyclo[4,4,21.4,0]dodecane(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