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化学   49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基于Au纳米通道膜分离测定芦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健  黄杉生  彭斌  屈永霞  李瑞娜 《化学学报》2007,65(22):2533-2538
采用化学沉积法将Au沉积到聚碳酸酯滤膜(PC-Mem)上, 制备了直径10 nm左右的Au纳米通道膜(Au-Mem). 实验考察了芦丁在纳米通道膜上的透过特性, 在电场作用下, 芦丁与铝形成的荷电配离子在电场力驱动下透过修饰了对巯基苯胺(PATP)的Au纳米通道膜, 实现了芦丁的分离与测定. 成功地对复方芦丁片中的芦丁分子进行了分离与测定, 回收率为96.3%~99.3%.  相似文献   
42.
报道了一种对DNA连接过程进行实时监测的方法,利用分子信标核酸探针作为DNA连接反应的模板和检测探针,实时监测了 E.coli DNA连接酶催化的DNA连接反应,克服了传统的凝胶电泳技术操作复杂、周期长及无法实时监测DNA连接过程的缺点,为核酸连接过程的实时监测和连接酶催化机理的研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种快速、准确测定 E.coli DNA连接酶的方法,线性响应范围为4.0×10-6~2.0×10-4U/μL,检测下限为4.0×10-6U/μL.  相似文献   
43.
W2O18/NPA修饰电极的研制及在抗坏血酸测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制了掺杂于l-萘胺聚合膜中的杂多酸W2Ol8/NPA化学修饰电极。在弱酸性介质中此电极对抗坏血酸有电位响应。测定了电极的电位选择性系数、响应时间等电化学参数。电极的线性响应范围为10-5~10-2mol·L-1。最佳pH值范围为1~6,检出下限为7×10-6mol·L-1。电极用于测定药剂中抗坏血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44.
研究了杂多酸阴离子α-P2W17O^10-61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化学性质,α-P2W17O^10-61修饰电极对BrO^-3具有催化作用。催化电流△Ip与「BrO^-3」在7.0*10^-6-1.0*10^-4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用此电极测定了天然水中BrO^-3的含量,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5.
超顺磁性DNA纳米富集器应用于痕量寡聚核苷酸的富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纳米技术的迅速发展 ,纳米材料逐渐被应用到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 ,为生物医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手段 [1~ 4 ] .如超顺磁性纳米颗粒由于具有尺寸小、比表面积大、悬浮稳定性好及在外磁场作用下的磁导向性运输和富集等优良特性 ,使其在细胞和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46.
纳米增强型毛细管酶柱用于葡萄糖液滴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葡萄糖的检测在临床医学以及食品工业等领域中十分重要.以往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化学发光法[1]、吸光光度法[2]、电化学法[3]和荧光法[4]等.固定化酶柱的制作是发展葡萄糖传感器的关键技术之一.传统的固定化方法主要是将具有生物活性的酶通过物理吸附、共价键合和交联的方法固定于载体基质上或包埋于有机聚合物的基质中.近期研究[5,6]表明,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将蛋白质和酶等生物活性物质包埋于无机陶瓷或玻璃材料内,保持生物组分的活性,且SiO2作为基质材料具有较好的坚固性、抗磨性、化学惰性以及高的光稳定性和透过性,但目前该法多用于电化学型生物传感器[7,8].本文利用纳米颗粒的比表面积大和吸附能力强等特点,将酶吸附在SiO2纳米颗粒表面,用易成膜的聚乙烯醇缩丁醛(PVB)作辅助基质在毛细管上固定酶,并采用分立式酶柱,克服了以往混合型酶柱普遍存在的酶促效率不高和使用寿命较短的局限性.所制得的酶柱具有表面反应活性高、表面活性中心多和催化效率高等特点.结合自行设计的液滴光化学传感装置[9,10],建立了一种高效、快速、微量的葡萄糖实时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7.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不同条件下阿特拉津在孔径为100 nm的聚碳酸酯膜上的迁移性能的差异,考察黑壤腐植酸与阿特拉津的结合情况.实验结果表明:溶液pH值范围为5.3 ~7.4时,阿特拉津吸光度相对稳定;不同浓度阿特拉津在聚碳酸酯膜上的迁移量与浓度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γ=0.0792x-0.0016,R2=0.9999;溶液pH为6.4,阿特拉津与腐植酸的结合效果最好;离子强度逐渐增加对阿特拉津与腐植酸的结合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8.
薄层电解池流动注射法测定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薄层电解池做高压液相色谱鉴定器的报道较多。但不用分离装置的简单薄层电解池流动注射法国内似尚未见正式报道,国外报道也很少。Alexandra等曾以管状金电极流动注射安培法测定氯。我们分别以大面积银、铜、玻璃碳、铜面镀金为工作电极装配电解池,试验发现以玻璃碳为最佳。本文报道薄层电解池的结构及用薄层电解池流动注射法测定铜的试验条件及结果。  相似文献   
49.
聚萘胺化学修饰电极对抗坏血酸的电催化研究(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苯胺、苯酚类修饰电极前人做了大量工作,而对萘胺类物质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本文研究了萘胺聚合膜与过渡金属离子络合特性及其在碱性溶液中的电催化行为,发现聚萘胺薄膜经过渡金属离子处理后对某些氨基酸及抗坏血酸等有机酸的电氧化有催化作用,抗坏血酸浓度1×10~(-6)~1×10~(-4)mol/L范围内与催化电流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50.
合成了2,9-二氯-1,10-邻菲啰啉,并以此化合物研制了对银有灵敏响应的碳糊电极。在硝酸介质中,银离子浓度在1×10~(-9)~5×10~(-7)mol/L范围内与阳极溶出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0.996。电极用于电镀废水中银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