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0篇
化学   55篇
力学   2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31篇
物理学   3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01.
常见食用油和煎炸食用油的激光诱导荧光光谱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地沟油的快速检测,利用激光诱导荧光探测技术搭建了食用油类快速检测系统。对多种食用油和煎炸食用油(地沟油的一种)进行了光谱采集,建立了多种食用油和煎炸食用油的荧光光谱数据库,发现煎炸食用油的特征荧光光谱与常见食用油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在此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BP神经网络实现了油类识别、地沟油的快速检测,总体识别率高达97.5%。实验证明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技术具有快速非接触和灵敏度高等优点,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能够实现油类的快速识别,成为地沟油快速检测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2.
以白藜芦醇为基本骨架设计并采用Wittig-Horner反应合成了10种芪类化合物(3a~3c, 3da, 3eaa, 3eab, 3fa, 3g~3i). 通过改变苯环上取代基的类型和位置达到了调节反式二苯乙烯共轭体系电子云分布的目的, 并在FH/3-21g水平上对相关底物进行了构型优化计算及机理推测, 探讨了底物的电子效应对催化反应选择性的影响, 并应用果糖衍生手性酮研究了芪类底物分别进行不对称环氧化反应和芳环上氧化反应的选择性. 根据研究结果确立了手性酮催化剂的应用范围, 考察了多个含氧取代基存在时对大共轭体系中反应位点的影响, 同时研究了结构与活性的关系, 分析了上述取代物的电子效应.  相似文献   
103.
张兵  吴嘉嘉  刘国瑞  高丽荣  郑明辉 《色谱》2010,28(5):456-459
建立了土壤样品中指示性毒杀芬Parlar No.26 (P26)、Parlar No.50 (P50)和Parlar No.62 (P62)的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串联质谱(ID-GC-MS/MS)的分析方法。土壤样品使用压力溶剂萃取装置(PLE)提取,以丙酮-正己烷(1:1, v/v)混合溶液为提取溶剂;提取液依次经由多层酸性硅胶柱和活化硅胶柱净化;洗脱液经氮吹浓缩至20 μL后,利用GC-MS/MS的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定性和定量。结果表明本方法可对样品中的P26、P50和P62进行分析,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1%,回收率可以达到55%~110%;P26、P50和P62的仪器检出限分别为3.0、3.0和6.0 pg。将该方法用于某地区农田表层土壤中3种指示性毒杀芬的检测,其中P26的含量为0.17 ng/g、P50为0.08 ng/g、P62为0.09 ng/g。此方法适用于土壤样品中指示性毒杀芬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4.
水和生物体液中曲马多镇痛药的中空纤维膜液相微萃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中空纤维膜液相微萃取技术(LPME-HFM)建立了从水和生物样品(尿和血浆)中提取曲马多的方法。在室温(20 ℃)下用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过滤提取样品。萃取过程中用4 μL甲苯作为萃取溶剂。用度冷丁作为内标,气相色谱法-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分析测定,最低检测限达0.01 mg/L(自来水、尿)或0.05 mg/L(血浆)。和传统的液液萃取方法相比,该方法集萃取和浓缩一步完成,更简便、快速、绿色环保。  相似文献   
105.
徐艳  刘斌  李杰  高丽 《结构化学》2021,40(3):306-310,272
A coordination polymer formulated as[Mn(5-pncH2)2H2O](1,5-pncH3=5-phosphono-1-naphthalenecarboxylic acid),was hydrothermally synthesized and magnetically characterized.Compound 1 features a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in which the inorganic chains of[Mn(O-P-O)]n are cross-linked by the organic groups of phosphonate ligands.Magnetic measurements of 1 indicate that dominant antiferromagnetic interactions are mediated between the Mn centers.  相似文献   
106.
在大分子体系中,以链的构象熵为主的熵效应对体系的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熵的统计本质使其远不像焓作用那么直观,甚至会导致反直觉的现象出现.因此,探寻大分子体系中的熵效应,对于深入揭示此类体系纷繁复杂现象背后物理机制的重要性来说是不言而喻的,已成为高分子与软凝聚态物理学以及生命科学等多学科相交叉的重要前沿研究领域.如何在阐释熵效应的独特作用规律基础上,有效地调控熵以实现对体系微观结构的熵调控进而发展新型功能体系,是该领域一个亟需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本文总结了我们在提出并发展熵调控策略方面的研究进展.首先,剖析了熵效应的一些基本作用规律,涵盖熵致有序和熵力等,并进一步提出了强熵效应的概念.其次,阐述了熵调控策略的必要性、基本原理以及调控途径.同时,举例介绍了熵调控策略在大分子体系中的应用,涵盖高分子纳米复合体系、凝胶网络、生命大分子体系以及大分子胶体体系等.最后,简明扼要地展望了该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关键问题,以期为其以后的发展提供些许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07.
水溶性沥青是煤焦油沥青经酸氧化改质得到的水溶物含量大于70%的改性沥青,不仅兼有普通沥青的多环芳烃结构,同时表面结构中引入了大量含氧、氮、硫等极性官能团,可在水相中制备复合型炭材料。应用荧光、红外、紫外光谱及核磁共振技术并结合Yen-Mullins模型解析了混酸法制备的水溶性沥青的分子结构。结果表明:与中温煤沥青相比,主要杂原子N,O和S质量分数分别由1.06%,11.64%,0.79%增加到6.78%,29.59%,2.41%;O含量的显著增加,增强了沥青的亲水性。红外光谱体现了水溶性沥青的杂原子N,O和S以Ar-NO2,Ar-OH,Ar-SO3H和CO等形式存在;通过荧光发射光谱特征峰与Yen-Mullins模型对比,得出水溶性沥青的芳香结构主要是由3种稠环的“岛屿结构”芳香片段组成;1H-NMR和13C-NMR分析表明,水溶性沥青分子芳环侧链被氧化成仅含有1个C且链接不同官能团的脂肪碎片,该碎片与“岛屿结构”作为主要部分构成水溶性沥青分子的稳定结构。由此看出,元素分析结合红外光谱可从本质上解释水溶性沥青易溶于碱性水溶液的原因,荧光谱图与Yen-Mullins模型结合可从微观上解释水溶性沥青的主要结构,为判定不同性质的沥青提供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8.
以1,10-邻菲啰啉和2,7-二羟基萘-3,6-二磺酸钠为配体,合成了铕-2,7-二羟基萘-3,6-二磺酸-邻菲啰啉三元配合物{[Eu(HL)(phen)(H2O)](H2O)3}∞;利用配合物中未参与配位的-OH作为活性基团,以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为催化剂,与具有活性基团-NCO的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反应制备铕三元配合物-聚氨酯丙烯酸酯发光材料。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热分析和荧光光谱分析,测定了配合物及发光材料的组成、结构、热稳定性和发光性能。结果表明,在496 nm波长激发下,配合物及发光材料在610 nm处能发出较强的特征荧光,且随着配合物含量的增加,荧光性能增强,同时在测试范围内没有发生荧光淬灭现象,是一种极具潜在应用的新型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109.
多氯萘的来源及环境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氯萘(PCNs)具有和二口恶英类(PCDD/Fs)相似的结构和毒性,在全球的环境和生物样品中都能被检测到.本文介绍了环境中PCNs的主要来源和环境归宿,重点介绍了焚烧和金属冶炼等过程中PCNs的排放特征,归纳了当前全球环境介质和生物体中PCNs的污染水平和分布特征,对我国多种环境介质和生物体中PCNs污染水平和分布特征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归纳和讨论.最后提出了PCNs相关研究领域研究进展与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0.
夏丹  高丽荣  郑明辉 《色谱》2017,35(1):91-98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组分复杂,在自然界中超痕量存在,其分离分析十分困难。全二维气相色谱(GC×GC)作为一种新型色谱技术,与传统的一维气相色谱相比,具有峰容量大、分辨率和灵敏度高等优势,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环境有机污染物的分析。该文综述了近十年来全二维气相色谱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分析中的应用进展,主要包括全二维气相色谱在解决一些复杂POPs定性定量分析难题方面的应用,如二恶英、毒杀芬和短链氯化石蜡等;概述了全二维气相色谱对多种POPs同时定性定量分析的应用进展;讨论了全二维气相色谱在非目标有机污染物筛查分析中的应用,并对发展趋势及相关应用前景进行了总结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