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31篇
化学   95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3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10篇
物理学   8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大孔树脂对油茶叶黄酮的吸附分离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6种大孔吸附树脂,比较其对油茶叶黄酮(FCOA)的吸附量和解吸率,筛选出较优的油茶叶黄酮吸附剂,并对其静态吸附动力学曲线和动态吸附性能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D101树脂适合于FCOA的吸附分离,其吸附机理符合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D101树脂吸附分离FCOA适宜的工艺参数为:上样液浓度为1.2mg/mL左右,pH值3.29,上样流速2BV/h,溶液处理量为19BV;洗脱剂为70%乙醇,洗脱流速2BV/h,洗脱剂用量约4BV。  相似文献   
42.
李祖义  陈颖 《有机化学》2004,24(9):1029-1037
生物催化剂已被越来越多地用于高分子学中,产生了许多新的反应、工艺和商业用途.酶和全细胞工艺都引起了众多关注,生物催化剂的立体选择性是它们的主要优势之一,新的或改良的方法层出不穷.生物催化的进程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上:聚合反应、聚合物修饰反应、聚合物降解反应以及单体和低聚物的合成.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总结了生物催化在高分子合成中的最新应用.  相似文献   
43.
某些金属酞菁配合物的单体电子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某些金属酞菁配合物在单体状态下的电子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并探讨了溶剂、中心离子和取代基的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44.
用稳态荧光法研究芘(Py)在Pluronic两亲嵌段共聚物胶团水溶液中的增溶,结果表明共聚物分子中的PPO实际含量越大,越有利于Py的增溶。加入无机盐KCl导致生成了表面较少水化的较大胶团,并且由于KCl解离产生的离子使溶剂极性增加,这些因素促进了Py的增溶。  相似文献   
45.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SERS)已用于环境监测、生物医药、食品卫生等领域,而高活性SERS基底是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技术应用的关键。TiN作为新型等离子材料具有较强的SERS性能,同时化学稳定性及生物相容性较好,但其SERS性能不如贵金属金强。该研究采用氨气还原氮化法和电化学沉积法,在TiN薄膜表面沉积贵金属Au纳米颗粒制备出Au/TiN复合薄膜。在Au/TiN复合薄膜中单质Au和TiN两种物相共存;随着电化学沉积时间延长,TiN薄膜表面单质金纳米颗粒数量逐渐增多,金纳米颗粒尺寸增大,颗粒间距减小。由于金与TiN两者的本征表面等离子共振耦合作用,Au/TiN复合薄膜的共振吸收峰发生了偏移。利用罗丹明6G为拉曼探针分子,对Au/TiN复合薄膜进行SERS性能分析,发现Au/TiN复合薄膜上的R6G探针分子的拉曼峰信号强度随沉积时间延长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当电化学沉积时间为5 min时,R6G拉曼信号峰较高,复合薄膜样品的SERS活性最大。将Au/TiN复合薄膜和Au薄膜分别浸泡在10-3,10-5,10-7,10-8及10-9 mol·L-1 R6G溶液5 min,进行检测限分析,发现Au/TiN复合薄膜检测极限达10-8 mol·L-1,增强因子达到8.82×105,与Au薄膜和TiN薄膜相比,Au/TiN复合薄膜上对R6G探针分子SERS活性最高。这得益于Au/TiN复合膜中表面等离子体产生的耦合效应,使得局域电磁场强度增强,从而引起R6G探针分子拉曼信号增强。通过2D-FDTD模拟电场分布发现Au/TiN,Au及TiN薄膜具有电场增强作用,其中Au/TiN复合薄膜的增强作用尤为显著,这也证实了氮化钛与金纳米颗粒之间存在耦合效应。另外发现TiN与Au之间可能存在电荷转移,促进了4-氨基苯硫酚氧化反应,进而证实了TiN与Au薄膜的协同作用。此外,Au/TiN复合薄膜均匀性较好,相对平均偏差仅为7.58%。由此可见,采用电化学沉积制备的Au/TiN复合薄膜具有作为SERS基底材料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46.
探讨还原氮化后对V2O5薄膜SERS效应的影响。以乙酰丙酮氧钒(C10H14O5V)为V源,采用非水解溶胶-凝胶法制备V2O5凝胶,通过氨气还原氮化V2O5薄膜。利用XRD、FE-SEM、UV-VIS-NIR、RAMAN测试薄膜结构、光学性能及SERS效应。结果表明,氮化后V以氮氧化合物的形式存在,随着氮化温度升高,氮元素逐步替代氧元素。随着氮化温度升高,薄膜上晶粒逐渐增大,成板条状,晶体粒径达25 nm。经600℃还原氮化得到的薄膜的紫外可见近红外区域的吸收率最高,且禁带宽度相对于未氮化时的V2O5薄膜较小。利用R6G作为探针分子研究了薄膜的SERS效应,结果表明氮化温度600℃时薄膜具有显著的拉曼增强效应,且高于未氮化时的V2O5薄膜的拉曼增强效果,在620 cm^-1处拉曼信号峰强度达485 cps.  相似文献   
47.
生物催化产业化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祖义  吴中柳  陈颖 《有机化学》2003,23(12):1446-1451
生物催化吸引人的特征包括高效性、多样性、底物专一性、区域选择性、化学 选择性、对映选择性以及温和的反应条件.总结了一些化学公司当前在生物催化产 业化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预计在今后的十年间,将会有更多优于传统化学路线的生 物催化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精细化学品的工业生产中.  相似文献   
48.
参数设计中的方差估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根据参数设计的特点,从条件分布的角度提出了参数设计中方差估计的方法,并对可计算性项目给出了相应的方差估计方式。对一个可计算性项目分别用田口的“直积法”和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并与随机模拟的结果作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与随机模拟的结果非常接近,而“直积法”与其相距较远。  相似文献   
49.
TURBISCAN LAB稳定性分析仪研究农药WDG悬浮液稳定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TURBISCAN LAB稳定性分析仪研究了农药WDG(水分散粒剂)悬浮液体系的稳定性。将自制苯乙烯磺酸/丙烯酸共聚物钠盐分散剂应用于75 wt%的苯磺隆WDG配方中,通过测量苯磺隆WDG悬浮液的透射光和背散射光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可原位描述农药WDG悬浮液的动态沉降过程,反映农药WDG悬浮体系的稳定性。实验发现, 当分散剂用量为6 wt%,重均分子量为12 000时,体系的悬浮稳定性较好。通过研究不同分子量及不同含量苯乙烯磺酸/丙烯酸共聚物钠盐分散剂的WDG悬浮液沉淀层厚度、颗粒沉降速率、悬浮体系颗粒粒径大小和粒径增大速率,有助于分析体系的不稳定性发生的机理,可方便有效地筛选剂型配方中的助剂及优化农药WDG的配方。  相似文献   
50.
段建平  陈红青  陈颖  黄颖  陈国南 《色谱》2005,23(3):261-263
建立了同时测定饲料中西马特罗、盐酸克伦特罗与沙丁胺醇的毛细管区带电泳-紫外检测方法。考察了实验参数对 分离和检测结果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在60 mmol/L的柠檬酸-柠檬酸钠运行缓冲液(pH 6.29)中,上述3种物质在8 min内完全分离。西马特罗、盐酸克伦特罗和沙丁胺醇的线性响应范围为0.1~1.0 mg/L,最低检测限(以信噪比为3计)分 别为0.02,0.03和0.02 mg/L。所建立的方法直接用于饲料中西马特罗、盐酸克伦特罗和沙丁胺醇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