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3篇
  免费   561篇
  国内免费   370篇
化学   778篇
晶体学   56篇
力学   172篇
综合类   64篇
数学   319篇
物理学   1615篇
  2025年   24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0篇
  1978年   8篇
  1965年   7篇
  1956年   6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准晶理论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可信 《物理》2000,29(12):708-711
准晶的高分辨电子显微像常显示为直径为2nm、呈十重对称的圆盘,它们还经常重叠。据此,Gummelt在1995年设计出一种内部涂有两种颜色的正十边形,并且证明只要在覆盖时两个十边形中同一颜色的部分相重,就会给出准周期的Penrose图。这种覆盖理论只需要一种正十边形的“准单胞”,覆盖部分是相邻“准单胞”生长的核。覆盖越多,结构越稳定。Gummelt在1999年将正十边形中的两种颜色去掉,既可给出准周期结构,也可给出周期结构,以及介于它们两者之间的各种中间结构。  相似文献   
62.
吴振森  郭立新 《光学学报》1998,18(6):82-687
根据广义米氏理论,将入射的高斯波束按矢量球谐函数展开,获得了波束因子(展开系数)gmn,TM和gmn,TE的一般表达式。应用gmn的局域近结果和散射系数anm和bnm的迭代公式与算法,研究了多层有耗介质球的光散射。讨论了波束宽度与球形粒子的尺寸和位置对散射系数和散射强度角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63.
正交矩阵是线性代数的一个重要概念,文章较系统地梳理了正交矩阵的测度保持不变性,并结合压缩感知理论,介绍了正交矩阵测度保持不变性在高光谱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4.
建立H点标准加入法同时测定水中Fe(Ⅱ)和Fe(Ⅲ)的分光光度法。选择磺基水杨酸一邻菲罗啉混合显色剂作为显色体系,在合适的波长条件下,Fe(Ⅱ)与Fe(Ⅲ)的浓度比为1:15—10:1时均可以利用该方法同时准确测定Fe(Ⅱ)和Fe(Ⅲ)。对环境水样进行测定,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87%-4.57%,回收率为97.35%-104.50%。  相似文献   
65.
考虑了烯烃、醇与酸的再吸附及其非本征效应(烯烃、醇与酸在催化剂孔道中的扩散作用、物理吸附及溶解度效应)对产物分布的影响,推导了基于详细反应机理的亚甲基插入的烷基机理F-T合成校正综合动力学模型.利用文献数据对动力学模型进行了回归,获得了与文献报道结果相一致的动力学参数.由校正动力学模型计算的烷烃、烯烃、醇与酸产物分布及烯烃比、醇烃比及酸烃比与实验数据较好地吻合.动力学计算结果表明,在铁锰催化剂上,烷烃、烯烃、醇与酸生成的反应是平行竞争反应,烯烃、醇与酸在催化剂表面的再吸附及二次反应导致产物分布偏离了ASF分布.动力学研究还表明,相同碳数的醇与酸产物在催化剂表面上再吸附及二次反应的机会比相同碳数的烯烃大.通过比较相同碳数的烯烃、醇与酸的分子体积及沸点,指出了在铁锰催化剂上,低碳数的烯烃、醇与酸的再吸附及二次反应对产物分布影响的非本征效应中,烯烃、醇与酸的扩散阻力不是主导效应.  相似文献   
66.
张红芬  潘景浩  高筱玲  郭玉晶 《分析化学》2006,34(11):1541-1545
采用极谱法、紫外可见光谱法及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水溶性卟啉T(4-Mop)PS4与α-CD、-βCD、γ-CD、Hp-β-CD及SBE--βCD 5种环糊精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T(4-Mop)PS4分别与这5种环糊精形成了T(4-Mop)PS4-CD s超分子体系。此外,本研究还采用极谱法、紫外可见光谱法及荧光光谱法测定了T(4-Mop)PS4-CD s超分子体系的包结常数和包结比,比较了T(4-Mop)PS4与5种环糊精的包结能力,并由此推测了包结机理,为T(4-Mop)PS4卟啉、环糊精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理论信息。  相似文献   
67.
研究了单偶氮染料活性艳红K-2G的极谱伏安行为。实验表明:在底液为0.1mol/L的NaGl溶液中活性艳红K-2G有一稳定的、灵敏的还原峰,峰电位约为-0.78mV(vs.SEE)。用线性扫描二阶导数极谱法研究了活性艳红K-2G与不同环糊精的相互作用。采用“电流法”测定了包结常数,比较了不同类型环糊精的包结能力,初探了包结点的可能位置,并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68.
以电化学法和光度法对酸性橙Ⅱ(AOⅡ)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在pH 7.20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AOⅡ有一灵敏的还原峰,峰电位Ep约为-0.69 V(vs.SCE),加入BSA后AOⅡ还原峰电位正移,峰电流下降,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BSA的电分析方法。在优化条件下,峰电流下降值与BSA的浓度在5.0×10-8~1.0×10-5mol/L(r=0.9900~0.9939)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0×10-8mol/L。测定了AOⅡ与BSA的结合比和结合常数,并对结合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9.
CeO2添加剂对等离子ZrO2涂层抗热震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ZrO2陶瓷涂层中加入适量的CeO2,使陶瓷涂层的抗热震性能得到提高,这主要是由于CeO2的加入,涂层的微小孔隙增加、涂层产生细微的网状裂纹,增加了微裂纹密度,从而降低了徐层的弹性模量,释放了涂层中的应力,提高了涂层的裂纹失稳扩展时的临界温差ΔTc,并可阻止裂纹沿单方向的快速扩展,使涂层的抗热震起裂性能和抗热震失效能力得到提高。其中,CeO2加入量为9%效果最佳,过量加入CeO2,会过早地促进裂纹的扩展、断裂,不利于提高涂层的抗热震性能。  相似文献   
70.
氯酚(CP)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木材防腐、金属防锈及杀虫剂等,因其毒性大、难降解,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1,2]。目前用于CP的光催化降解的TiO2粉体悬浮体系,催化剂不易回收利用。本文采用Sol Gel法制备的负载型TiO2纳米粒子膜作为光催化剂,对4 CP进行了降解实验研究。同时应用XRD法表征了不同实验条件下薄膜中TiO2的晶相结构和粒度,考察了不同层数TiO2膜的光催化活性,并对4 CP的降解条件及反应动力学特征进行了探讨。1 实验部分1.1 玻璃负载TiO2膜的制备与表征[3-5]按照钛酸四丁酯∶无水乙醇∶水=3∶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