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0篇
  免费   247篇
  国内免费   463篇
化学   824篇
晶体学   26篇
力学   81篇
综合类   48篇
数学   300篇
物理学   53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8篇
  1974年   3篇
  1965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蔡泽民  毕勤胜 《力学季刊》2019,40(3):478-487
当周期激励频率远小于系统固有频率时,会存在快慢耦合效应,与单项激励不同,参外联合激励不仅会导致快子系统平衡曲线和分岔行为的复杂化,也会产生一些特殊的非线性现象,为此,本文以两耦合Hodgkin-Huxley细胞模型为例,引入周期参外联合激励,探讨在频域不同尺度耦合时该系统的簇发振荡的特点及其分岔机制.通过建立相应的快慢子系统,得到慢变参数变化下的快子系统的各种分岔模式以及相应的分岔行为,结合转换相图,揭示耦合系统随激励幅值变化时的动力学行为及其机理.研究表明,在激励幅值较小时,系统表现为概周期振荡,两频率分别近似于快子系统平衡曲线由Hopf分岔引起的两稳定极限环的振荡频率.概周期解随激励幅值的增加进入簇发振荡,导致这些簇发振荡的主要原因是在慢变参数变化的部分区间内,存在唯一稳定的平衡曲线,使得系统的轨迹逐渐趋向该平衡曲线,产生沉寂态,并随着慢变参数的变化,由分岔进入激发态.同时,快子系统中参与簇发振荡的稳定吸引子随激励幅值的变化也会不同,导致不同形式的簇发振荡.另外,与单项激励下的情形不同,联合激励时快子系统的部分稳定吸引子掩埋在其它稳定吸引子内,从而失去对簇发振荡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
介电泳分离是一种高效的微细颗粒分离技术,利用非均匀电场极化并操纵分离微流道中的颗粒.柔性微粒在介电泳分离过程中同时受多种物理场、多相流和微粒变形等复杂因素的影响,仅用单一的计算方法对其进行模拟存在一定的难度,本文采用有限单元-格子玻尔兹曼耦合计算的方法处理这一难题.介观尺度的格子玻尔兹曼方法将流体看成由大量微小粒子组成,在离散格子上求解玻尔兹曼输运方程,易于处理多相流及大变形问题,特别适合模拟柔性颗粒在介电泳分离过程中的变形情况.另一方面,介电泳分离过程的模拟需求解流体、电场和微粒运动方程,计算量相当庞大,通过有限单元法求解介电泳力,可提高计算效率.利用这种多尺度耦合计算方法,对一款现有的介电泳芯片分离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了微粒在电场作用下产生的介电泳力,揭示了介电泳力与电场变化率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对微粒运动轨迹及其变形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微粒的变形主要与流体剪切作用有关.这种多尺度耦合计算方法,为复杂微流体的计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3.
采用中位-四[邻-(3-磺酸基丙氨基)苯基]卟啉(TArP1)和中位-四[对-(3-磺酸基丙氨基)苯基]卟啉(TArP2)分别对纳米TiO2多孔膜电极进行敏化。对两种敏化电极进行了UV-V is光谱测试,结果表明,TiO2与TArP2的作用比与TArP1的作用强。在相同浸泡条件下,TiO2电极吸附TArP2的量大于吸附TArP1的量。将两种敏化电极分别组装成光电化学电池,从光电化学电池的I-V曲线计算TArP2敏化的光电化学电池的总光电转换效率(η)为0.15%,而TArP1敏化的光电化学电池的η为0.09%。  相似文献   
94.
杯芳烃树枝型酰胺衍生物的合成和对金属离子的识别;杯芳烃;树枝型化合物;酰胺;离子识别;紫外-可见光谱  相似文献   
95.
An ion-pair compound,[HL]2[Ni(CN)4]·4H2O 1 has been obtained as an unexpected product when we attempt to prepare a heterometallic cyano-bridged complex by the reaction of GdCl3·nH2O,K2Ni(CN)4 and L (L=4-(2-hydroxyphenyl)-1,5,9-triazacyclododecan-2-one) in aqueous solution,and characteriz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It crystallizes in monoclinic,space group P21/n with a=12.380(1),b=9.9637(8),c=17.087(1)A,β=105.947(2)°,V=2026.6(3) A3,Rint=0.0509,Z=2,Dc=1.297g/cm3,C34H56O8N10Ni,Mr=791.60,F(000)=844,μ(MoKα)=0.538 mm-1,S=1.030,the final R=0.0644 and wR=0.1299 for 2023 observed reflections with I≥2σ(I).The title compound 1 contains one anion of [Ni(CN)4]2-,two cations of [HL]+and four packing water molecules,which are held together by the N-H…O and O-H…O hydrogen bonds to form a three-dimensional framework.  相似文献   
96.
用光电化学方法研究棒状和多孔氧化银电极在阳极极化过程中的光响应规律可以得到许多信息。最大光响应出现在电极表面的AgO被充分地还原为Ag_2O以及Ag结晶即将生成瞬间, 多孔电极和实体电极开路光电位ΔV_(ph,oc)之比有助于对多孔电极孔结构的了解, 首次观测到n-p-n光响应波形的转化。  相似文献   
97.
碱性电镀光亮锌镍合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蔡加勒  周绍民 《电化学》1995,1(3):332-338
在总结镀液的电化学特性和锌镍合金镀层的晶体结构与性能等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碱性电镀光亮锌镍合金的工艺规范和直接把锌酸盐镀锌液转化为碱性电镀光亮锌镍合金镀液的方法。生产实践证明,该工艺稳定,镀层光亮、耐腐性好、硬度较高、无氢脆,镍含量可在9~20wt%范围内随意控制。  相似文献   
98.
研制了聚毗咯/NQS修饰金带电极,讨论了NQS/PPy的电聚合过程及实验条件对金电极上吡咯聚合物膜性质的影响;用成核及生长理论解释了阴离子NQS对电聚合过程计时电流曲线的影响,优化了NQS/PPy/Au电极的制备条件.该修饰电极稳定性好,对辅酶Ⅰ在金电极上的还原有催化作用.在pH=7.0时催化电流在4.0×10 ̄(-5)~1.5×10 ̄(-3)mol/L范围内与NAD ̄+ 浓度有线性关系,探讨了电催化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99.
CuCl2/NaY体系表面分散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铜负载分子筛作为催化剂或吸附剂,在石油化工、环境保护等方面有许多用途[1,2].已有研究发现,铜交换的Y型分子筛对NO分解等反应具有较高活性及稳定性[3-5].因此研究铜负载Y型分子筛对有关吸附剂和催化剂的制备有重要意义.我们实验室在研究活性组分在载体表面分散现象时  相似文献   
100.
硫化物/Ru(Ⅱ)结合物复合敏化TiO_2纳米多孔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Cds、Pbs和RuL2(NCS)2(L=2.2′-bipydine-4.4′-dicarboxylicacid)复合敏化TiO2。纳米晶电极的光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采用复合敏化比用rul(Ⅱ)络合物单独敏化TiO2。纳米晶电极效果好,大大提高了光电转换效率.主要原因是采用复合敏化,可防止TiO2导带上由光注入产生的电子的反向转移,避免了电子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