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1篇
化学   72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研究了碳酸丙烯酯(添加量5%)与γ-丁内酯(添加量10%)对由数均分子量为800的聚氧化乙烯(PEO800)大单体交联不饱和聚酯(含LiClO4)形成的接枝聚酯网络的离子导电性能影响,发现其电导率主要取决于体系中的LiClO4浓度.当[EO链节]/[Li+]=30时,室温电导率达最大值,σ298K=(4.0—4.5)×10-5Scm-1.这类接枝聚酯网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同样取决于盐类浓度,而与网络的交联程度无关.网络中的极性添加剂并不显著影响其交联程度与Tg,但较大幅度提高离子导电性能,这可能与极性添加剂加速载荷离子在导电通道中的迁移性有关.若在上述接枝网络中引入环氧树脂网络,形成接枝聚合物互穿网络,则成膜后的机械强度有进一步提高,同时具有优良的室温电导率,σ298K=2.4×10-5Scm-1。  相似文献   
42.
接枝环氧树脂水分散液的合成、分离与表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控制不同的反应条件,采用甲基丙烯酸、苯乙烯与环氧树脂在丙二醇丁醚/正丁醇溶剂中接枝共聚,合成了粒径在87~104nm范围的环氧树脂水分散液。通过环己烷/乙醇和丙酮两步萃取,对接枝共聚产物进行分离,用FTIR表征,并估算了接枝共聚物的组成。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粒径为纳米级的环氧树脂水分散液,具有良好的机械稳定性、冻融稳定性及贮存稳定性。ξ电位测定表明,产物在pH>8的条件下更为稳定。  相似文献   
43.
研究了以大单体技术合成的不同侧链长度的苯乙烯与丙烯酸丁酯的接枝共聚物的侧链长度对其微观分相与表面性能的影响,发现仅当聚苯乙烯侧链分子量大于5900时,才可能发生部分微观相分离,分离后对其表面性能影响不明显。临界表面张力rc虽有差异,但色散力部分ysD的计算值却较一致,与所用参照液无关。实验证实,接枝共聚物的表面几乎全被低表面能的聚丙烯酸丁酯骨架所复盖,呈现出明显的表面富集现象。  相似文献   
44.
改性甲基二苯乙炔基硅烷的固化及其复合材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制备了双(N-间乙炔基苯基邻苯二甲酰亚胺)醚(BE)改性甲基二苯乙炔基硅烷(MDPES)(BE/MDPES)。研究表明,选择BE/MDPES的固化温度时,必须同时考虑网络的形成反应和BE中醚键的断裂反应。当最终固化温度控制在300℃时,mBE/mMDPES=4/5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高达275MPa,235℃时的高温弯曲强度为241MPa,保留率达88.5%,且优异的耐热性能与介电性能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45.
采用一维~1H-NMR、~(13)C-NMR、无畸变极化转移增强(DEPT)谱、二维核磁异核单量子相干谱(HSQC)和~1H-~(13)C异核远程相关谱(HMBC)等方法,对第2代超支化脂肪族聚酯HB-20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1H-NMR和~(13)C-NMR谱图中各出峰得到归属,同时HB-20的分子骨架结构得以明确解析;由~1H-NMR中树枝状、线形和端基甲基(D-CH_3、L-CH_3和T-CH_3)三种结构相对峰面积计算得到HB-20的平均支化度为0.47;由羟值测试和核磁共振结果分别计算得到HB-20的数均分子量为1 878、1 876,两者接近。HB-20的分子结构得到明确的表征。  相似文献   
46.
研究了由大单体技术合成的侧链为聚苯乙烯、骨架由丙烯酸丁酯或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丁酯组成的接枝共聚物对聚苯乙烯的表面改性效果(试样浇注于玻璃纸上成膜)。发现仅添加0.5wt%的接枝共聚物就可完全改变聚苯乙烯膜两面的临界表面张力γ-c与表面能中的色散力部份γ_s~D,少量添加的接枝共聚物在改性聚苯乙烯膜的两面呈现出明显的表面富集现象。虽然两类接枝共聚物的极性有较大的差异,但改性聚苯乙烯成膜后的自由表面均显示出与聚丙烯酸丁酯相同的低表面能(γ_s~D=37×10~(-3)牛顿·米~(-1)),而添加三元接枝共聚物的改性膜与玻璃纸接触的表面却具有高于聚苯乙烯的表面能|(γ_s~D=54×10(-3)牛顿·米~(-1))。这种改性膜的两面具有不同的表面能是由于接枝共聚物中不同的组分在膜的两面富集所致,已通过ESCA的表面测试结果证实,并与按Gibbs吸附式的计算值相符。  相似文献   
47.
分别以过氧化二苯甲酰 (BPO)和过硫酸钾 (KPS)为引发剂、1 ,1 0 邻二氮菲为催化剂配体、十二烷基磺酸钠为乳化剂 ,在水分散体系中进行了苯乙烯的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 .结果表明 ,对于BPO引发的苯乙烯乳液聚合反应 ,必须由CuBr和CuBr2 形成复合催化剂体系才能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 ,其中CuBr可以是直接加入到催化剂体系中 ,也可以是由CuBr2 与Cu0 就地快速反应生成 .CuBr迅速地与BPO反应而实现活性聚合中所谓的“快引发” ,从而有效地控制苯乙烯的聚合反应 .对于KPS引发的苯乙烯乳液聚合体系 ,反应介质的pH值对聚合有很大的影响 ,反应速度随着反应介质pH值的升高而加快 .实验结果表明 ,由两种不同引发剂引发的苯乙烯的乳液的粒径及粒径分布也有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48.
以不同组成的蓖麻油和二官能度聚醚多元醇 (GE 2 10 )等原料合成了聚氨酯脲 (PUU)水分散液 ,研究了蓖麻油 GE 2 10的组成对PUU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由GE 2 10合成的PUU虽软硬段间存在一定的相容性 ,但其中脲羰基的氢键化程度高 ,硬段形成较好的有序结构 ,导致PUU膜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 ,但弹性模量和硬度下降 .在蓖麻油合成的PUU中脲羰基的氢键化程度及硬段有序结构均受到化学交联结构的抑制 ,故PUU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降低 ,但弹性模量及硬度较高 .由蓖麻油与GE 2 10在一定的组成范围内合成的PUU膜 ,具有优良的综合平衡的力学性能 ,后者与材料的结构形态相符  相似文献   
49.
50.
用封端预聚物制备聚氨酯-丙烯酸酯水分散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具有烯醇结构的封端剂,用反应活性较高的芳香族异氰酸酯制备了聚氨酯-丙烯酸酯(PUA)水分散液。红外光谱分析和涂膜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封端后的聚氨酯预聚物在水中可以解封,所制备的PUA膜的性能优于在水中难于解封的封端剂制备的PUA。比较了用预聚物分散法和核壳反转法制备的封端型PUA水分散液的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