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9篇
化学   38篇
力学   2篇
综合类   21篇
数学   6篇
物理学   15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乙烷光化学反应体系中有机过氧化物的产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长光路Fourier红外光谱(FT-IR)及高压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氯原子引发的乙烷光化学反应体系中生成的有机过氧化物进行了研究,证实反应产物中有乙基过氧化氢(CH3CH2OOH,EHP)和过氧乙酸(CH3C(O)OOH,PAA).此外,还发现甲基过氧化氢(CH3OOH, MHP)、羟甲基过氧化氢(HOCH2OOH,HMHP)及另外两种未知有机过氧化物.EHP和MHP是这一体系产生的两种主要的有机过氧化物.HMHP的检出表明乙烷光化学氧化过程中可能有Criegee中间体·CH2OO·产生.模拟实验显示乙烷的光化学氧化可能是大气对流层有机过氧化物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62.
深圳冬、夏季大气细粒子及其二次组分的污染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2004年夏季和冬季, 分别在深圳宝安中心区进行了大气颗粒物细粒子的加强观测, 共获得30套样品. 通过对样品质量浓度、化学成分分析, 结合采样期间的气象条件, 对深圳当前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特征、季节变化规律(夏季和冬季)及二次污染特征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深圳大气颗粒物污染的季节差异较大, 在夏季加强观测期间, PM2.5和PM10的日均质量浓度分别为34.9 μg·m-3和56.9 μg·m-3; 冬季加强观测期间PM2.5和PM10的日均质量浓度分别为99.0 μg·m-3和134.8 μg·m-3, 分别比夏季增长184%和137%. PM2.5在夏季和冬季观测期间平均分别占PM10的61%和73%, 细粒子污染严重; 夏、冬季加强观测期间OC和EC的比值平均分别为3.4和1.6, 估算的SOC占OC的比例平均分别为56%和6%, 夏季SOC对OC的贡献显著; 在夏季持续高温期间, 二次颗粒物的浓度及其在PM2.5中的比重都急剧升高, 本地二次污染严重; 当夏季主导风向来自西南或东南海面时, 大气环境质量较好, 冬季主导风向来自北方内陆时, 大气环境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63.
二次有机气溶胶(SOA)是大气气溶胶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目前人们认识最为薄弱的气溶胶组分.由于有机气溶胶化学组成的复杂性,对SOA进行有效的识别和估算一直是国际气溶胶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研究尝试使用一种新方法来定量识别深圳冬季大气中的SOA:利用气溶胶质谱仪在线观测的高时间分辨率优势和质谱中的特征碎片离子,应用正定矩阵因子解析(PMF)模型对细粒子组分的主要来源进行解析,识别出其中的二次有机物.结果表明:深圳冬季大气细粒子中SOA浓度平均为9.41±6.33μg/m3,占总有机物质量的39.9±21.8%;相比于一次有机气溶胶(POA),SOA浓度水平变化较为平缓,体现了区域性二次污染物的特征.SOA/BC比值具有鲜明的日变化规律,且与Ox(O3+NO2)的日变化规律相似,说明SOA的生成过程显著地受控于大气光化学活性.深圳冬季大气SOA生成最活跃的时段约为9~15时,期间SOA/BC比值增长了122%.本文为研究我国大气二次有机气溶胶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64.
将样品剪成约1mm~3的小块,称取样品10.0mg用无灰滤纸包裹好。在氧瓶中加入10mL水,以2L·min~(-1)的流量向氧瓶通氧气1min,点燃包裹样品的滤纸,迅速放入氧瓶中,用瓶塞密封,静置15min,振摇后取水溶液供离子色谱分析。采用Dionex AS19阴离子分析柱(4mm×250mm,5.0μm)进行分离,柱温为30℃,以20mmol·L~(-1)氢氧化钾溶液为淋洗液进行洗脱,流量为1.0mL·min~(-1)。Cl~-和Br~-的质量浓度分别在0.5~10,1.0~20mg·L~(-1)内与其对应的色谱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分别为0.003,0.025mg·L~(-1)。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6.9%~106%,90.4%~108%,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小于3.0%。该方法适用于卤化丁基橡胶和胶塞中卤素的鉴别和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65.
银杏黄酮苷的不同提取精制方法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溶剂萃取和树脂吸附精制银杏黄酮苷的机理,比较了溶剂萃取法和树脂吸附法提取精制银杏叶中黄酮苷的方法.结果表明,树脂吸附精制银杏黄酮苷优于溶剂萃取精制.溶剂萃取和树脂吸附精制的提取物,其总黄酮苷含量分别为28.14%和35.11%,产率分别为1.90%和1.67%.  相似文献   
66.
构造平面向量求解无理函数的最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求函数最值历年来是高考必考知识点之一 ,这除了因为该部分知识是中学数学的重点内容之外 ,更重要的是由于“最优化”问题与我们的社会和实际生活更贴近、更有用 .同时它还与教育部新时期提出的“增强学生实践意识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教育目标相吻合 ,因而重视“函数最值的教学 ,探究求解函数最值的方法”已成为广大中学教师的热门话题和“必修课”.而函数的最值中又尤以无理函数的最值的解法较难且无规律性 .本文试图通过平面向量的有关知识求解几类特殊的无理函数的最值 .性质 1 若 a =(p,q) ,b =(m,n) ,则|a .b|≤ |a|.|b|   |pm +q…  相似文献   
67.
纳米TiO2多孔薄膜光催化氧化NOx的研究,三氟拉嗪在十烷基硫醇自组装膜修饰金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及测定,鱼腥藻Anabaena cylindrica溶液体系的同步扫描荧光法表征,蒿属花粉形态及其系统学意义,濒危植物高寒水韭(Isoetes hypsophila)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相似文献   
68.
氮氧化物(NOx)是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对其排放的治理成为较为迫切的需求.氨气选择性催化还原法(NH3-SCR)是目前减少NOx排放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目前,商业SCR催化剂主要是V2O5(WO3,MO3)/TiO2,但其具有活性温度窗口窄、N2选择性低和对环境影响大等缺点.因此,新型的催化活性高且活性温度窗口宽的环境友好催化剂成为脱硝催化剂的研究热点.CeO2因其独特的氧化还原性能和优异的储释氧能力在催化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在NH3-SCR中也研发出较多类型的铈基催化剂.我们课题组前期研发了具有优异脱硝性能的CeO2(ZrO2)/TiO2催化剂,为拓展其应用范围,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理论上,Ti4+,Ce4+以及Zr4+离子的价态均高于Er3+,且离子半径相近.换言之,Er2O3能够与TiO2以及CeO2产生缺陷反应增大催化剂的缺陷浓度,进而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本文以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系列Er掺杂CeO2(ZrO2)/TiO2催化剂,测试了样品的NH3-SCR催化活性和N2选择性,并且在320℃下连续24 h测试了水蒸气、SO2以及两者混合作用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使用X射线衍射(XRD)、N2等温吸附-脱附(N2-BET)、NH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光致发光光谱(PL)、电子顺磁共振(EPR)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XRD结果显示,Er掺杂后催化剂的结晶程度降低,且图谱中没有出现明显的EF2O3衍射峰,即Er在催化剂上有较好的分散度且掺杂抑制了催化剂的晶化.NH3-TPD和H2-TPR结果表明,Er掺杂降低了酸强且提高了储释氧能力,催化剂的氧化还原能力则有所减弱.PL和EPR测试结果显示,掺杂后的催化剂氧空位浓度和Ti3+浓度有所增加,与前期理论设计一致.XPS测试结果表明,掺入Er后催化剂的化学吸附氧含量和Ti3+浓度增加,Ce3+浓度基本不变,推测是CeO2(ZrO2)/TiO2催化剂中掺入的Er主要与载体TiO2,而不是与活性组分CeO2或助剂ZrO2产生缺陷反应的结果.CeO2(ZrO2)/TiO2催化剂最高活性为94.28%,其活性温度窗口为230-390℃,掺入Er (Er∶Ce=0.10∶1)后,催化剂的整体活性尤其是350℃以下的催化活性具有明显提升,最高活性达到98.85%,活性温度窗口也拓展为220-395℃.单独的水蒸气对催化活性影响很小,SO2会部分降低催化剂活性,而当两者混合作用时,催化剂活性下降最为显著,且Er掺杂后CeO2(ZrO2)/TiO2催化剂的抗中毒能力有所增强.Er掺杂CeO2(ZrO2)/TiO2催化剂显示出较好的抗硫抗水中毒能力以及较高的NH3-SCR催化活性和N2选择性,应该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SCR催化剂.Er掺杂降低了催化剂的酸强,抑制了TiO2和铈锆固溶体的晶化,提高了Ti3+和氧空位浓度并增强了储释氧能力,是CeO2(ZrO2)/TiO2催化剂活性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9.
近红外荧光探针天青A检测DNA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红外荧光探针天青A(AZ)可与DNA结合,结合常数为K=5.90×105L/mol,结合位点数n=0.94碱基对。利用在pH=8.0的tris-HCl缓冲体系中,DNA浓度与天青A的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在近红外区建立测定核酸的方法。其检测下限为0.064mg/L;线性范围为0.064~26mg/L(r=0.9942)。本方法具有测试简单、背景干扰小、灵敏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70.
利用光发射谱和Langmuir探针对热阴极直流放电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淀积(PCVD)金刚石薄膜的等离子体环境进行了原位诊断 ,根据探针和光谱诊断结果定量地计算了在放电电流密度变化过程中基态氢原子和基态CH基团数密度的变化 ,发现基态和激发态的原子氢和CH基团的数密度均因放电密度增加而提高 .电子密度、CH发射的相对强度均随放电电流密度的增加而线性增加 ,而不同的含碳活性粒子的产生与电子温度的升高有关 .将诊断结果与金刚石的生长相联系 ,表明激发态的原子氢的产生促进了金刚石的生长 ,等离子体环境中电子温度和密度的增加对金刚石生长速率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