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89篇
化学   172篇
力学   55篇
综合类   23篇
数学   29篇
物理学   11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用水热法首次制备了Fe_3O_4/GO/PPy(聚吡咯)三元复合粒子用于处理含2-硝基-1,3-苯二酚(NRC)的废水,研究了其对水中NRC的吸附性能。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振动样品磁强计及ζ电位等对所制备复合粒子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溶液pH值、吸附剂用量、NRC的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和温度对吸附NRC的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对吸附过程进行了吸附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制备的Fe_3O_4/GO/PPy复合材料为层状分散结构,PPy及Fe_3O_4颗粒无规则地镶嵌在石墨烯片层之间。Fe_3O_4颗粒为多面体晶体结构,尺寸为100~300 nm。Fe_3O_4/GO/PPy具有超顺磁性,40 s可以磁分离,NRC移除率达91.6%;在NRC浓度为200 mg·L~(-1)、pH=5±0.05、温度T=318 K、吸附剂用量10 mg·L~(-1)和吸附时间6 h的条件下Fe_3O_4/GO/PPy对NRC的吸附量最大,达到163.3mg·g~(-1)。NRC吸附动力学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循环使用5次后,NRC的移除率由最初的91.6%下降至77.6%,说明Fe_3O_4/GO/Ppy磁性复合物的结构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且可以再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82.
烷烃同系物气相色谱保留指数的分子拓扑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定义了分子中原子的平衡电负性,并用原子的平衡电负性对分子图进行着色,在距离矩阵的基础上结合分子中各原子的支化度构建了一种新的拓扑指数N1,N2和N3。该拓扑指数对分子结构实现惟一性表征,具有优良的结构选择性。将拓扑指数N1,N2和N3与烷烃在固定相角鲨烷(柱温50 ℃)及SE-30(柱温80 ℃)上的气相色谱保留指数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烷烃的气相色谱保留指数可分别定量描述为I(Squalane)=23.97842N1-3.86562N2+0.787379N3+42.33061,I(SE-30)=23.83937N1-3.5687N2+0.939876N3+22.11952。用上述回归方程对烷烃的气相色谱保留指数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预测值与实验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均为1.31%,预测结果误差在实验误差范围内。  相似文献   
83.
含油污泥的热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利用热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联用仪与管式电阻炉对含油污泥热解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热解过程及影响因素(污泥性质与升温速率),并由气体析出特性研究了热解机理。结果表明,热解过程包括水分挥发、轻质油挥发、重质油热解、半焦炭化与矿物质分解五种反应,矿物油反应集中发生在220℃~480℃。污泥性质影响因素中,产生环节最为显著,罐底泥、污水污泥失重明显而落地油泥失重不明显,矿物质组分含量越高,挥发分转化率越低;而污泥的油源基属影响较小。升温速率越大,反应进行的越快,挥发分转化率降低。热解机理包括矿物油含氧官能团裂解,链烃及侧链上的断链,环化、芳构化以及缩合脱氢。  相似文献   
84.
采用格子Boltzmann-虚拟区域方法对雷诺数范围为50≤Re≤200的双颗粒自由沉降进行了直接数值模拟。首先,研究发现双颗粒最终沉降的位置分别在通道的1/4和3/4位置附近,且与颗粒的初始间距、雷诺数以及通道宽度无关。其次,重点研究了颗粒沉降过程中所受的侧向力(与沉降方向垂直),首次揭示了侧向力的振动频率与雷诺数呈二次关系,且单颗粒的结果始终小于双颗粒的结果;研究还发现侧向力的振动频率与通道宽度近似呈幂律函数关系,且幂律指数与雷诺数有关,雷诺数越大,幂律指数的绝对值越小。最后还研究了雷诺数及通道宽度对侧向力振动振幅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
采用静态法,研究了Mn2+在烟草上的吸附及其解吸附性能,探讨了pH值对吸附的影响,测定了在不同温度、浓度下的吸附速率曲线和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烟草对Mn2+的吸附速率快,吸附热效应高,pH值对吸附有较大的影响;吸附动力学过程可由lagergren一级动力学模式较好地描述;吸附等温模型符合Langmuir和Temkin等温吸附机理,在低浓度范围内吸附量与平衡浓度呈直线关系。  相似文献   
86.
考虑了Amide-Ⅰ振子同肽群振动的光学声子相耦合,在该理论中研究了在蛋白质分子中的孤立子引起的红外吸收的反常红移和温度依赖关系。所得结果较好地吻合于实验值。从而也证实了蛋白质中确有孤立子激发的存在  相似文献   
87.
本文根据置换群方法,运用C语言编制了计算程序,可快速、准确地推求等效组态s^N、p^N、d^N、f^N、…x^N、y^N、z^N的原子谱项。  相似文献   
88.
镧钐铕及镱对体外培养人二倍体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本文报道镧、钐、铕和镱的氯化物对体外培养人二倍体细胞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小剂量的LaCl_3,SmCl_3,EuCl_3及YbCl_3对人二倍体细胞无毒性作用,对细胞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剂量为1mmol/L的四种化合物对人二倍体细胞的毒性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异。表明小剂量的四种稀土氯化物对体外培养人二倍体细胞和人癌细胞之间的反应性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与两种细胞膜及表面结构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89.
近年来,具有生物活性的有机硅化合物的研究受到人们的重视。N-苯基水杨酰胺(防霉胺)和N-烷基水杨酰胺是一类具有杀菌、杀真菌及有其他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以N-苯基水杨酰胺为起始物引进其他元素的反应曾有报道,如N-苯基水杨酰胺与硼酸、亚硫酰氯、二甲基二氯硅烷、烷氧基(硫代)磷酰二氯和N,N-二烷基(硫代)磷酰二氯反应生成苯并六元杂环化合物,但在N-烷基水杨酰胺分子中引进硅元素形成环状化合物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90.
为评估混合稀土常乐对人体胚胎的潜在危害, 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了混合稀土常乐染毒后的胎盘组织, 以了解其在胎盘组织中的存在形式和分布情况, 同时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检测染毒后的孕鼠血清、胚胎组织提取液和羊水中的稀土含量以确定其能否通过胎盘屏障. 染毒于雌鼠妊娠第六天开始, 每天分别以0.3, 2, 5和20 mg·kg-1混合稀土常乐灌胃, 直至妊娠第十八天. 结果显示: 光镜下, 染毒组胎盘绒毛中毛细血管周围合体细胞滋养层胞质内积聚有许多圆形黑色细小颗粒, 颗粒的多少与染毒剂量呈正相关; 电镜下, 染毒组胎盘绒毛中可见有膜包裹的致密体及合体细胞滋养层细胞内线粒体有不同程度的空泡变和嵴断裂; ICP-MS检测: 孕鼠血清铈的含量随染毒剂量的增加而递增, 染毒组胎儿羊水和孕鼠血清中稀土总量, 只有20 mg·kg-1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增加, 其余各组均无显著差异. 胚胎组织提取液中各组的稀土总含量没有变化. 由此得出结论: 胎盘膜对混合稀土常乐进入胚体有很大的限制作用, 但是, 当混合稀土常乐在胎盘膜中积累增加到一定程度时, 可少量透过胎盘屏障, 进入胚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