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5篇
化学   2篇
综合类   27篇
物理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利用严重影响浙江东南地区的2005年05号台风的雷达和地面加密风场资料,分析对比台风中尺度暴雨过程中雷达回波与实况降水、中尺度地面流场与暴雨之间的关系,结果得到:多普勒雷达近地面强回波带或中心往往达到50dbz时,与一小时的强降水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暴雨中心区也与地面加密的中尺度流场中出现的中尺度气旋性环流和汇合气流有关,强暴雨区落在同时刻中尺度涡旋或汇合线附近.当台风移近大陆时,靠近沿海地区的地面流场中尺度涡旋特征并不明显,主要表现在台风近地面偏东南气流出现分支,形成偏东与偏东南气流,有利于在沿海地区形成局部气流汇合并引起或增强对流.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的高分辨输出结果,分析了近地面流场特征及演变,证实了暴雨带近地面流场中存在气流汇合,它在沿海地区台风暴雨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应用云迹风资料同化的江南飑线模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WRF模式对2006年6月10日发生在浙江地区的一次飑线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及云迹风资料同化实验研究.将常规测站、自动站资料同化试验和加入了云迹风资料的试验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用WRF模式进行同化模拟,较好地再现了此次江南地区飑线的发生、发展、维持和消亡过程.主要分布在对流层高层的云迹风资料能有效地改善高空风场质量,在模式中增加了云迹风资料之后,使模拟的雷达反射率图像增加了清晰度,原来有些地段较为零星逗点状的反射率图像可被连成带状,尤其明显的是模拟的主降水强度和落区与实际降水分布更加接近;模拟也改变了后半程的大风区的分布并增强了风速,比控制试验稍接近于实况,且略缩小了降水和大风的虚假区域.同时,通过不同质量控制阈值的云迹风模拟试验比较发现,进入模式的云迹风数量与模拟效果并不是简单的线性正相关,因此,在云迹风资料的运用上,质量控制对模拟有一定的影响,恰当地应用云迹风资料同化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强对流系统的数值模拟,对提高降水、大风等预报质量是较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1987年3月13日浙南地区强对流过程发生的条件作了分析。强对流发生前36小时内,静力不稳定能急剧增加,发生前12小时已达到相当大的正值,不稳定能增大的主要原因是850百帕上有强而持久的暖湿平流。利用带通滤波法对地面气象要素进行尺度分离,发现这次过程与一中尺度低压的活动有密切关系。中低压伴有一较强的中尺度辐合中心,强对流天气首先在辐合中心附近暴发,然后向下游传播。该辐合中心很可能是这次过程的主要促发机制。地面中低压的形成和维持,与环境场的相对辐散及暖平流有关。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一个中尺度三维数值模式,对下垫面气旋发展过程中的影响了进行数值模拟,初步研究了区域性下垫面特征的变化对梅雨锋气旋和暴雨的影响,其结果表明,沙漠引起的温,湿,风的变化导致一个发展成熟的江淮气旋在午后进入沙漠试验区后,气旋的移速减慢,强度增大,在试验区边界附近暴雨增强,而试验区中心附近则降水减小。  相似文献   
15.
基于国际卫星云气候计划(international satellite cloud climate program,ISCCP)1998—2007年10 a深对流路径跟踪资料数据集,统计分析了梅雨期影响浙江省及周边地区的对流系统(convection system,CS)的空间、时间分布特征。从空间分布看,梅雨期影响浙江省及周边地区的CS主要来源于区域本地,且50%以上为短时对流过程,其次来源于西南、西北区域,定量统计源地发生个数,发现存在多个高发区域,与山区地形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进一步,用云顶最低温减小表征系统加强,发现江西省北部与安徽省、湖北省、浙江省交界处易发生系统加强过程;通过统计分析不同区域CS发生的初始时刻,发现CS白天发生次数稍大于晚上,并呈一定的日变化特征,且9:00(UTC)是CS初始高发时刻。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长江中下游 地区 边界层 风场和 逆 温层 分布进行 了统计分析.发 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边界层内有时存在 着强风速带,其主要表现为东北和 西南急流,边界层急流 只有在西南气流时才常位于 逆温层或等温层 顶部;冷锋 过境后 常可看到一支位于 锋面逆温下部的偏北强风 速带 并常伴随气 旋或冷锋移 动; 它们 与暴雨和 强 对 流发 生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17.
室内窄频带低频噪声烦恼度与治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低声级噪声对人们产生的影响目前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针对住宅楼底层箱式变压器引起的室内结构声污染,采用模糊数学原理进行了噪声烦恼度研究,发现在低频低噪声环境下(等效连续A声级<35dB),仍能引起较高的烦恼概率,且噪声大小与噪声烦恼度仍存在着较好的关联关系;对于同一中心声级的噪声,室内噪声烦恼概率的改变主要是由于室内噪声频谱特性改变所致;在低噪声级环境下,小幅度增强中高频噪声,利用噪声的掩蔽效应,可降低噪声烦恼。这为改变工作或生活场所室内声环境质量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在声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隔振为主防治对策,获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8.
2003年夏季江南异常高温天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NECP1948-2003年月平均资料,主要分析了2003年夏季长江流域以南高温天气形成过程的天气特征和物理过程,对比分析了膏藏高压和海温两个异常因子与夏季江南高温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夏季高层青藏高压的稳定、持续、加强和向东、西的不断扩张,有利于长江流域以南和华南地区产生高温天气,可作为一个异常强信号来预测江南高温干旱短期气候变化;副热带中太平洋和赤道东太平洋关键区在高温发生前一冬季海温有异常加热,尤其是赤道东太平洋地区,说明关键区海温与江南地区高温呈6个月的相关;东亚季风指数与江南夏季地面温度距平呈负相关,即当东亚夏季风偏弱时,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夏季地面温度呈正距平。  相似文献   
19.
利用2005-2017年14个自动气象站和2015-2017年66个自动气象站的降水资料,对浙西北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浙西北雨量分布呈西南、东北多,中部、东部少的特征,有2个暴雨中心,一个是位于清凉峰到大明山一带的梅汛期暴雨中心,另一个为天目山北部市岭一带的台风暴雨中心;暴雨存在明显的月、日变化特征,7-8月暴雨最多,春雨期暴雨主要出现在日落后,梅雨期主要出现在早晨前后,其次是午后,盛夏时主要出现在午后;6月前暴雨集中在西部、南部,7月出现明显转折,西南暴雨迅速减少,东北部天目山市岭一带暴雨明显增多。市岭地形为东北-西南河谷型,受狭管效应和地形抬升的影响,当台风位于天目山东南部时,天目山一带吹东北风对降水增幅最明显。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试图从分析大气中的不平衡状态着手,探讨西南低涡发生、发展的过程。 分析中发现,当有西南低涡生成或加深时,它的周围往往伴有相当大的地转偏差,因而可以认为西南涡的发生、发展是非地转过程,我们试图用非热成风涡度作为预报的判据。 计算结果表明:西南低涡生成前12小时,在西南地区先出现大于10(单位:10~(-5)秒~(-1)的非热成风涡度;当涡中心附近的非热成风涡度大于6时,低涡在未来12小时将发展加深,小于4时则将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