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9篇
化学   45篇
力学   3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14篇
物理学   2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31.
孙萍  王瑜  莫晓丽  谢敬辉 《光子学报》2009,38(5):1250-1253
利用全反射原理测量了新鲜离体动物组织在650 nm处的折射率.选择了鸡胸肉、猪肌肉、牛肌肉、羊肉、猪肝脏和猪肾脏六种类型的组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制成2 mm厚的切片进行测量,折射率的测量结果范围在1.384 52~1.418 26.特别是对其中肌肉纤维取向明显的鸡胸肉、猪肌肉、牛肌肉,分别测量了肌肉纤维在平行和垂直棱镜与生物组织界面两种情况下的折射率.结果表明,测量的肌肉纤维垂直界面时的折射率要大于平行时的结果.  相似文献   
32.
自然环境是场地的构成要素之一,也是建筑物赖以存在的物质前提.有关自然环境与建筑之间的关系,通常存在2类观点,即认为两者为异质系统以及将两者视为有机整体.将此2种观点引入景观构筑物这类特殊景观建筑的设计中,深入剖析不同视角主导下截然不同的结构构思与表现方法,并以翔实而丰富的案例进行佐证.研究表明,场地自然环境是景观构筑物结构构思的制约因素与结构形态的外在形式动力,而景观构筑物以最终的结构形态反作用于自然环境,表达不同的环境主张.两者之间的互动有效拓展了景观构筑物的设计思想与方法,推动自然环境与建筑的关系朝着良性、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3.
光纤Bragg光栅应变、温度交叉敏感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宏亮  张晶  乔学光  王瑜 《应用光学》2008,29(5):804-807
解决应变和温度的交叉敏感,实现应变和温度同时测量一直是光纤光栅传感器研究的关键问题。从应变和温度交叉敏感的物理机制出发,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几种主要解决方案:双波长矩阵法、2个包层直径不同的FBG法、啁啾光栅法等。并且基于双波长矩阵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管式弹性应变敏感元件的光纤光栅传感器结构,很好地实现了温度150℃,压力20MPa的同时区分测量,其温度灵敏度为0.02nm/℃。解决了温度和应变同时区分测量这一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34.
在结构力学中,当采用常规图乘法计算变截面梁结构的位移时,通常会面临弯矩图分块面积多、图乘次数多、计算量大、计算效率低等困难。针对这些问题,从结构刚度的角度出发,提出变截面梁结构位移计算的刚度分配图乘法,推导了该方法的基本公式并建立其使用的基本操作原则。该方法概念清晰,容易理解,充分发挥了图乘法的优势。算例的应用与比较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位移图乘计算简便合理,计算量非常小,计算效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5.
时频编码水声通信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瑜  王辉  相敬林 《应用声学》2004,23(5):27-31,40
时频编码技术是利用信号码元不同时隙的不同频率进行二维信息编码的调制技术,具有较强的抗多途抗衰落能力,已被广泛应用于无线电短波信道和大气对流层散射信道,将其应用于多途效应严重的水声通信领域是一有价值的探索。  相似文献   
36.
催化褪色光度法测定痕量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瑜 《分析化学》2003,31(2):254-254
1 引  言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是一种高灵敏度的分析方法 ,用此方法测定铜已有不少报道。但在pH =1 0的氨性溶液中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氯化十六烷基吡啶 (CPC)存在下 ,Cu2 + 催化H2 O2 对间甲酚紫 (m CP)的褪色反应尚未见报道。研究发现 ,间甲酚紫在pH =1 0的NH3 NH4Cl溶液中呈紫红色 ,再加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氯化十六烷基吡啶 ,溶液呈蓝紫色 ,Cu2 + 对H2 O2 氧化这种蓝紫色溶液的褪色反应有催化作用 ,从而建立了催化褪色光度法测定铜的新方法。本方法具有灵敏度高 ,操作简便、重现性好、选择性强等优点 ,直接用于人…  相似文献   
37.
应用共振光散射(resonance light scattering,RLS)光谱法对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CTMAB)与小牛胸腺DNA(ct DNA)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并研究了该体系的最佳反应条件.发现CTMAB可提高ct DNA的RLS信号.采用该方法对合成样品进行了分析测定,回收率和RSD分别为94.8%~97.3%和1.1%~2.5%,检出限为9.3μg/L.  相似文献   
38.
α,β-不饱和醇是药物和香料等精细化学品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在工业上将α,β-不饱和醛与强还原剂如Na BH4等反应后可合成对应的不饱和醇,但该方法易导致环境污染等问题.α,β-不饱和醛选择性加氢制备α,β-不饱和醇是原子经济反应,符合绿色化学要求.但α,β-不饱和醛分子中含有共轭的C=C键和C=O键,在热力学和动力学上皆倾向于C=C键的加氢生成饱和醛,导致α,β-不饱和醇的选择性较低.因此提高α,β-不饱和醛中C=O的加氢选择性具有挑战性.巴豆醛属于典型的α,β–不饱和醛,其选择性加氢生成巴豆醇常作为模型反应用于研究催化剂构效关系.近年来,通过胶体方法制备配体保护的金属纳米颗粒在选择性加氢反应中表现出较好的选择性,可归因于配体产生的立体效应和电子效应等因素,但配体的存在往往抑制反应物在活性金属表面的吸附,从而导致反应活性下降.因此,如何克服活性-选择性的“跷跷板”瓶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TTAB)为保护剂,采用胶体法合成了Ir纳米颗粒,并将其负载在载体六方氮化硼上,获得一系列通过不同焙烧温度的催化剂,通过各种表征手段研究了催化剂结构和表面性质,并考察其在巴豆醛气相...  相似文献   
39.
间接光度法测定药物中抗坏血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存在下,抗坏血酸能定量将铁(Ⅱ)还原为铁(Ⅱ),利用显色剂5-硝基-1,10-菲咯啉建立了间接光度法测定抗坏血酸的方法,在pH 4.6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中,铁(Ⅱ)-5-硝基-1,10-菲咯啉络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502 am波长处,抗坏血酸的质量浓度在0.1~2.0 mg·L-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率为2.48×104L·mol-1·cm-1.方法用于维生素C片剂及注射液中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与碘量法对照,两方法所得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40.
过氧化苯甲酰(BPO)是目前小麦加工过程中常用的增白剂,其对面粉的增白机理是在酶的作用下,水解放出活性氧,将面粉中的色素氧化成无色物质,而自身转变为苯甲酸,从而增加面粉的白度。但如果过量使用,苯甲酸可在人体蓄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