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72篇
化学   37篇
力学   12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9篇
物理学   1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系统研究了30MeV/u^40Ar ^112,124Sn反应中的轻粒子同位素产额比随角度和初始激发能的变化关系,对于两个反应体系,均观察到3He/^4He和^6Ni/^7Li的产额比随角度的增加而增加,^6He/^4He和^8Li/^7Li随角度的增加而减少,统计发射的运动学效应不能完全符合实验结果,各种单同位素产额比与靶核的N/Z比有关,表现出同位旋效应,而由双同位素比提取的核温度几乎没有靶核相关性。  相似文献   
72.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化妆品中9种多环芳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化妆品中9种多环芳烃的分析方法。化妆品中的萘、苯并[a]蒽、、苯并[b]荧蒽、苯并[j]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e]芘、苯并[a]芘、二苯并[a,h]蒽等9种多环芳烃用甲醇超声提取后,用环己烷液-液萃取后浓缩,经硅胶-中性氧化铝柱净化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测定。多环芳烃浓度在0.05~2 mg/L范围内,质量浓度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在低、中、高3个添加水平下,9种多环芳烃化合物的平均回收率为81.6%~100.2%,相对标准偏差为1.3%~5.8%。方法可用于化妆品中多环芳烃的检测。  相似文献   
73.
采用简单的方法原位还原铜(Ⅱ)为铜(Ⅰ),合成了二苯基硫脲铜(Ⅰ)配合物C32H38ClCuN6O2S2,通过IR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其晶体结构。该配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0.957 4(5)nm,b=3.210 7(17)nm,c=1.222 8(7)nm;β=111.877(8)°,V=3.488(3)nm3,Z=4,Dc=1.336 mg/m3,F(000)=1 464,最终结构偏差因子R1=0.047 5,ωR2=0.130 7。基于多种分子间氢键的作用,分子在固相中堆积成三维超分子结构。同时研究了此配合物的光谱性质、热稳定性及电化学行为。  相似文献   
74.
以二苯基硫脲(DPTU)和苯并咪唑(Bim)为原料,Nd(NO3)3.6H2O为催化剂,一步合成了1-[(苯胺基)-(亚苯胺基)]甲基苯并咪唑C20H16N4,其结构用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和IR等分析手段进行确证,该化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晶胞参数:a=0.921 6(10)nm,b=1.021 2(11)nm,c=1.879 6(17)nm,β=111.877(8)°,V=1.659(3)nm3,Z=4,Dc=1.251 g.cm3,F(000)=656,μ(MoKα)=0.077 mm-1,R=0.050 5,ωR=0.130 1。并对其热稳定性和金属离子的识别能力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5.
报道了在新建成的放射性次级束流线上完成的2 0 Na的 β+缓发α粒子发射2 0 Na—→β+   2 0 Ne →16 O +α的在束测量 .通过飞行时间和能损符合的方法实现2 0 Na次级束流的在束鉴别与调制 .在束和停束两个获取时段分别完成对次级束流和β+缓发粒子的记录 .利用脉冲发生器和记数器实现2 0 Na缓发粒子衰变半衰期的测量 .实验测量到2 0 Ne几个低能共振能级的衰变能量分别为 2 69,3 0 9,4 74 ,5 54MeV ,相对强度分别为 1 0 0 ,4 1 5,1 1 0 ,1 5 2 0 .测量到2 0 Na的β+缓发α衰变的半衰期为 (4 59± 7)ms,与现有的核数据基本上吻合 .  相似文献   
76.
核共振荧光(NRF)实验可对光核反应低激发能级进行研究。上海激光电子伽马源(SLEGS)设计、建造了一组由2台大尺寸同轴高纯锗(HPGe,φ80 mm×70 mm)探测器和2台CLOVER HPGe(4×φ50 mm×70 mm)探测器组成的核共振荧光谱仪,大尺寸HPGe探测器获得了大于100%的相对效率和好于0.3%@1 332keV的能量分辨率。谱仪采用Mesytec MDPP-16数字脉冲处理器及MVME获取系统,以读取和记录HPGe前置放大器输出信号的幅度和时间信息。研究了CLOVER HPGe探测器在加和(Add-back)模式和去除(Reduction)模式下的性能提升,结果表明,Add-back重建可以显著提高全能峰效率和峰总比,在1 460 keV能量处,Addback重建后的全能峰效率可以提高21%以上。由于Add-back重建引入了多个晶体之间的耦合,导致探测器能量分辨稍有下降。而Reduction模式可以降低康普顿峰,提高峰总比,并保持和直接(Direct)工作模式同等水平的能量分辨,但是损失了一定的全能峰效率。  相似文献   
77.
报道30MeV/u40Ar+159Tb反应中碎片碎片关联函数的实验结果.利用三体弹道模型从关联函数提取了中等质量碎片发射时间.中等质量碎片的平均发射时间随碎片能量而变化,从低能时的约500fm/c下降至高能时的约100fm/c.中等质量碎片发射时间随束流能量的升高而下降,表明随着束流能量的升高中等质量碎片发射机制逐渐从相继两体衰变向多重碎裂发射过渡.对于40Ar+159Tb反应,此过渡能区在35—45MeV/u之间  相似文献   
78.
利用兰州4π带电粒子探测器阵列测量带电粒子多重性,研究了55MeV/u 40Ar+58,64Ni核反应中He和中等质量碎片的产额与反应系统同位旋的关系,以及这种同位旋效应与反应系统的碰撞参数(即碰撞的激烈程度)、系统的激发能的变化关系,对两个反应系统,观察到带电粒子多重性中He的比分随带电粒子多重性的增加而增大,带电粒子多重性中IMF的比分随带电粒子多重性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两个反应系统虽然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但轻粒子He和中等质量碎片在多重性中的比分有明显的同位旋相关性。  相似文献   
79.
低气压多丝正比室及其在放射性束流实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为在放射性束流线上开展精确的散射和反应实验中,对入射束流的角度和有效数目等进行在线监测而设计制造的低气压多丝正比室.它透射性好,不干扰束流,并方便在真空环境中工作.测量表明,它的位置分辨率约0.5mm.对20—30MeV/u的低Z的放射性束流有着大于90%的位置探测效率,适用于中能次级束实验靶前的束流定位及在线监测,也可用在靶后测量出射带电粒子的角度.  相似文献   
80.
王宏伟  惠辉  荣畋 《声学学报》2022,47(3):364-371
设计并制作了一种高灵敏压电平面水声换能器。该换能器敏感元件是对1-3-2型压电复合材料结构的改进,即在带基底的压电陶瓷小柱阵列间不注入聚合物,并在其上表面直接覆盖金属板,构成“带基底的压电小柱阵列+金属盖板”结构敏感元件(称为“空气填充型”敏感元件)。对“空气填充型”敏感元件的谐振频率进行了理论计算和有限元仿真,与实测结果较吻合。为便于对比性能,同时制作了同尺寸“1-3-2型压电复合材料+金属盖板”结构敏感元件(称为“聚合物填充型”敏感元件)换能器。分别对“空气填充型”和“聚合物填充型”敏感元件换能器的有效机电耦合系数、发送电压响应和接收灵敏度进行有限元仿真和实测,结果均显示,“空气填充型”敏感元件换能器具有较高的接收灵敏度,相较于“聚合物填充型”敏感元件换能器可提高21 dB。该敏感元件换能器能有效提高灵敏度,可为研制高灵敏换能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