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9篇
  免费   234篇
  国内免费   140篇
化学   269篇
晶体学   16篇
力学   62篇
综合类   38篇
数学   101篇
物理学   43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4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4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41.
头发铅含量测定的应用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调查了125例2-5岁儿童铅中毒状况,测定其全血铅含量和头发铅含量,以全血铅含量为标准,应用诊断试验评价方法评价头发铅测定的应用价值。结果表明,该试验的灵敏度可达88.3%,应用串联试验,即同时测定头发中锌、铁、钙含量,可将该试验的特异度提高至81.8%,阳性预测值达69.6%,阴性预测值达78.8%。  相似文献   
42.
D201×4树脂吸附铬(Ⅵ)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铬 (Ⅵ )的化合物都是有毒的 ,它对农作物、微生物和其它生物有很大的危害作用 ,对人体会引起严重毒害 ,已成为公认的致癌物质。国家规定的Ⅱ类排放标准是铬含量必须小于 0 .0 5毫克 /升[1 ] 。目前处理含铬 (Ⅵ )废水的方法有两大类 :一类是把铬 (Ⅵ )还原为铬 (Ⅲ ) ,然后再使铬 (Ⅲ )转化为沉淀除去。另一类是直接处理铬 (Ⅵ )。第一类方法步骤繁琐 ,第二类方法中离子交换法优势明显 ,不仅治理了含铬 (Ⅵ )的废水 ,同时又回收了铬 (Ⅵ ) ,特别适合治理大量的含铬 (Ⅵ )废水 ;也是高分子配位化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2 ,3] 。D2 0 1× 4树…  相似文献   
43.
通过预水解的二氧化钛(TiO2 )溶胶与丙烯酸树脂共混或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了均匀透明的丙烯酸树脂 TiO2 有机 无机杂化材料.考察了TiO2 溶胶制备方法、聚合物中—COOH官能团含量和杂化材料制备方法对杂化材料结构的影响.索氏抽提实验表明聚合物中的羧酸官能团和无机TiO2 相间发生了交联反应,且随着—COOH官能团含量的增加,交联程度增大.小角X射线散射(SAXS)结果发现,杂化材料中TiO2 为疏松的三维网状结构,且在纳米尺度范围内,但这种三维网状结构随着TiO2 溶胶制备中水或酸的用量增加,其致密度增加,尺寸增大.同原位聚合法相比,共混法可制备出更均匀的杂化体系,且TiO2 为单分散.  相似文献   
44.
Fe3+掺杂TiO2光催化降解聚乙烯薄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快速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TiO2光催化剂,并用Fe3+对其掺杂改性,在室温条件下, 用于固相光催化降解聚乙烯(PE)包装薄膜的研究. 对催化剂和薄膜进行了X衍射分析(XRD)、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形貌观察. 结果表明, 60 W紫外光辐射240 h后, PE失重为8.43%, 锐钛矿型纳米TiO2光催化剂使PE失重30.66%;用Fe3+掺杂后,0.5%Fe2O3/TiO2、1.0%Fe2O3/TiO2和2.0%Fe2O3/TiO2分别使PE失重35.91%、20.72%和13.30%. 光催化剂加速了PE的失重,碳链的断裂和光氧化腐蚀,在薄膜表面形成大量的坑洞,降解产物中的小分子量的石蜡含量明显增高. Fe3+掺杂有一个最佳量, 0.5%Fe2O3/TiO2光催化降解PE的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45.
为掌握新型微乳化柴油的抑爆性能和机理,开展了-10#柴油、普通微乳化柴油和新型微乳化柴油抛撒和云雾爆炸实验。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柴油样品云雾爆炸火球的表面最高温度时的平均温度、高温(高于1 273.15 K)持续时间、火球最大截面积、火球辐射度等特征参数进行定量计算并评估其爆炸威力,又运用液体燃料抛撒和成像系统,研究柴油样品在激波及其高速气流作用下的抛撒雾化现象及其抑爆机理。结果表明:新型微乳化柴油的抛撒云雾径向扩展半径和云雾爆炸火球特征参数均明显小于-10#柴油、普通微乳化柴油,如在含水质量分数为5%的乳化柴油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0.2%和0.4%的高分子聚合物防雾剂,形成的新型微乳化柴油的火球表面最高平均温度比-10#柴油分别低296.90和336.90 K,高温持续时间比-10#柴油分别少94和234 ms;火球最大截面积也分别只有-10#柴油的60.10%、53.53%;新型微乳化柴油的爆炸威力最小,抑爆性能最好,其次是普通微乳化柴油和-10#柴油;微乳化柴油的水分质量分数在15%以下时,多增加10%的水与添加0.2%防雾剂的抑爆效果相当;新型微乳化柴油抑爆性能较好的主要原因是柴油中添加防雾剂使其液滴黏弹性增大,在高速气流剪切作用不易破碎、雾化,液滴分散效果差。  相似文献   
46.
张点  安晨翔  张军  张建德  钟辉煌 《强激光与粒子束》2021,33(9):093002-1-093002-5
为了实现回旋速调管放大器的快速设计,基于经典的回旋管的稳态单模非线性理论方法,开展了回旋速调管放大器的束波作用效率的理论模拟研究。由于单模理论无法匹配回旋速调管放大器的输入腔、中间腔两端的突变边界条件,所以输入腔与中间腔都只能采用给定场法进行求解。回旋速调管的输出腔的功率输出端通常采用缓变结构,这种腔体可以采用单模自洽理论进行求解。对两腔毫米波回旋速调管放大器进行了理论模拟,并与商业粒子模拟软件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数值理论模拟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7.
旋转双棱镜光束指向控制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旋转双棱镜系统通过两棱镜的共轴独立旋转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可用于调整光束或视轴指向。与传统的两轴、三轴式光电平台相比,基于旋转双棱镜设计的光束或视轴调整装置具有精度高、结构紧凑、动态性能好等优点,已成为传统光电平台的有益补充。本文分析了双棱镜系统的光束指向调整机制;介绍了国内外相关基础研究的热点问题,主要涉及光束转向机制、光束扫描模式、棱镜回转控制以及棱镜引起的光束变形、成像色差、成像畸变的研究。文中描述了该项技术的应用进展,给出了利用该项技术开发的典型产品以及该项技术在激光光束指向调整和目标搜索、识别与跟踪成像方面的应用。最后,探讨了旋转棱镜在扫描模式、光束质量、成像色差与畸变、回转控制等方面面临的技术难题,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8.
滕蛟  蔡建旺  熊小涛  赖武彦  朱逢吾 《物理学报》2002,51(12):2849-2853
采用一种新的种子层材料:(Ni081Fe019)1-xCrx,通过改变种子层中Cr原子的含量,使得在其上生长的NiFeFeMn双层膜的织构和晶粒尺寸产生极大的差异,系统研究了NiFeFeMn双层膜中FeMn晶粒尺寸和织构对交换偏置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FeMn的γ相(111)织构较好的前提下,交换偏置场的大小与织构的差异没有关系;FeMn的晶粒尺寸对交换偏置场有很大影响,较小的反铁磁层晶粒对交换偏置场有利,过大的反铁磁层晶粒不利于交换偏置场.将(Ni081Fe019)05Cr05与传统的种子层材料Ta进 关键词: 交换偏置 晶粒尺寸 织构 种子层  相似文献   
49.
大气二氧化硫检测反应室的光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适应检测大气中低浓度二氧化硫的需要,提出两个物理模型来定量分析反应室的横截面半径和内壁吸光率对反应室信噪特征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存在一个最佳的半径,为反应室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0.
基于VO2薄膜非致冷红外探测器光电响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VO2薄膜是非致冷微测辐射热红外探测器热敏电阻材料.研究中应用微电子工艺制备了VO2溅射薄膜红外探测器,在296K的环境中测试了该探测器在不同的直流偏置、光调制频率下对873K标准黑体源8—12μm红外辐射的光电响应以及器件的噪声电压,在10和30Hz的调制频率下其响应率分别大于17kV/W和接近10kV/W.该探测器实现了探测率D大于1.0×108cm (Hz)1/2/W,热时间常量为0.011s的8—12μm非致冷 关键词: 非致冷测辐射热探测器 红外探测器 二氧化钒 薄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