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6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153篇
化学   328篇
晶体学   26篇
力学   35篇
综合类   14篇
数学   134篇
物理学   35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N-烷基壳聚糖玻璃化转变温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法和热释电流(TSC)法研究了N-烷基壳聚糖的玻璃化转变行为. DSC法中采用二次扫描以消除溶剂和热历史的影响, 并利用物理老化方法来增强N-烷基壳聚糖在DSC曲线上的玻璃化转变区域的热焓吸热峰, 以克服DSC法的不灵敏性. 两种研究方法的结果一致表明, 三种N-烷基壳聚糖的玻璃化转变均发生在110~150 ℃温区内;取代的柔性烷基越大, 玻璃化转变温度(Tg)越低;但N-甲基壳聚糖例外, 其Tg略高于壳聚糖, 空间阻碍在这里起决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2.
己内酰胺在苯甲酸和6-氨基己酸存在下的聚合反应,实验结果表明苯甲酸具有引发 单体聚合、酸解大分子链和酰化大分子的氨基的作用。反应的开始为催化引发单体生成大分子链而不是苯甲酸与单体的加成。随着大分子的增多,酸解和酰化也同时发生。在反应半小时后酸解的影响逐渐显著,到3—4小时以后,酸解影响超过缩聚使聚合物分子量下降羧基含量增加。到反应7—8小时后,聚合物生成量及分子量已达恒定而酰化仍继续进行。到反应达到平衡时,仍然有游离的苯甲酸,聚合物中仍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说明酸解、酰化与缩聚都是可逆反应。 在不用苯甲酸的己内酰胺与水的聚合实验中,聚合物虽在常压通氮的情况下在250°,270°或300°加热6小时分子量仍能稳定在一定数值而不升高,即加热15小时(250°)变化也很小。氨基与羧基不再进行缩聚,可能系由于反应系统粘稠,水分子不易扩散除去,大分子不易移动接触,功能基又受本身分子链的空间阻碍,使反应不易继续进行,维持在一定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23.
通过以二氧化硅粒子作为模板和金纳米粒子为表面晶种的方法制备了壳厚度可控的镍空心球。采用TEM﹑XRD对二氧化硅/镍复合球和镍空心球进行了表征和研究。结果表明镍纳米壳是由似针状的面心立方的镍纳米粒子构成的,碱溶液处理过程不影响镍纳米壳的形貌。高温处理显示镍空心球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24.
维生素D是一种对于维持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的脂溶性维生素,25-羟基维生素D是其在人体内循环和存储的主要形式。食品中维生素D和25-羟基维生素D前处理的通常采用碱皂化、有机溶剂提取、固相萃取或者半制备色谱净化;其测定方法多为放射免疫法和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凭借高灵敏度和高准确度,目前在食品中维生素D和25-羟基维生素D测定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二维液相色谱和超高效超临界流体色谱由于其强大的分离能力,在食品中维生素D和25-羟基维生素D的分析中表现出强大的潜力。该文综述了近年来食品中维生素D和25-羟基维生素D的检测方法及二者在动物食品和植物食品中的含量分布研究,以期为建立适合不同食物样品的测定方法,指导居民合理膳食,进行膳食摄入量评估等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测定杀虫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燕  李树伟  曾铭  张姝  谢永红 《分析化学》2006,34(9):1358-1358
1引言 研究了钙黄绿素(Calcein)与酚藏花红(PF)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现象,并且将其作为探针用来测定杀虫单,扩大了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应用领域。该方法准确、简便,灵敏度高,检出限低,同时能消除仪器噪音影响,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6.
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发酵液中赤霉素GA4,GA7的方法。探讨了流动相缓冲盐与甲醇的比例、缓冲盐pH、温度、流速等对两种赤霉素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Kromasil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下,以V(甲醇):V(pH3.0,0.05 mol/L KH2PO4)=60:40为流动相,柱温3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28nm,进样量20μL,分离度良好。GA4,GA7标准品质量浓度分别在0.1~8.0 mg/mL,0.1~3.0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Y4=1.58878+7.06978X4,Y7=0.48281+7.12931X7;GA4,GA7检出限分别为19.6,14.3μg/mL,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8.8%,99.9%,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5%,0.34%。  相似文献   
27.
研究了酚羟基对木质素在固液界面上形成的吸附层致密程度的影响及作用机理.通过对碱木质素(AL)进行乙酰化处理制备了酚羟基含量显著减少的乙酰化木质素(ACAL).借助耗散型石英晶体微天平(QCM-D)研究了溶液环境中AL和ACAL所形成的单层吸附膜致密程度的差异,结合紫外-可见光光谱仪(UV)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AL和ACAL分别与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AC)交替自组装所形成的多层吸附膜的致密程度在干燥状态下的差异.结果都表明,酚羟基的存在会使木质素吸附层致密程度降低.分析认为,酚羟基的存在不利于木质素中的芳香环形成共面结构,酚羟基含量降低后会引起芳香环间的共面性增强,促进形成致密的π-π堆积,从而使得木质素吸附层致密程度增大.  相似文献   
28.
以硝酸亚铈(Ce(NO33·6H2O)和正硅酸四乙酯(C8H20O4Si)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系列具有大比表面积的xCeO2-(1-x)SiO2(x = 0,0.25,0.50,0.75,1)复合氧化物载体,然后浸渍活性组分Ni制得用于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的Ni催化剂。运用N2物理吸附-脱附、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镜、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氢程序升温还原、氨程序升温脱附和热重等手段对所得催化剂的组织结构、还原性、表面酸性和积炭行为等进行了表征;同时考察了催化剂的组成、焙烧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对催化剂在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中催化性能的影响。表征结果表明,该系列Ni/CeO2-SiO2催化剂具有大比表面积,CeO2晶粒较小,NiO的分散性好且易被还原,表面酸性弱,不容易积炭。当Ce/Si摩尔比为1:1,活性组分Ni的质量分数为10%,焙烧温度为700℃时,所制备的Ni/CeO2-SiO2催化剂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最高的CH4转化率(~84%)和对产物CO及H2的选择性(>87%)。  相似文献   
29.
以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在“湿法炼铜”生产实际中的应用复习教学为例,针对学生能力的薄弱点,围绕核心反应搜集丰富的素材,引导学生模拟体会具体反应应用于生产实际时需考虑的问题,以问题解决为线索,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30.
仇永红  王春  刘晓娟 《化学教育》2020,41(19):20-24
化学概念不仅是基础知识的组成部分,还承载着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功能。以初中化学教学“认识溶液”为例,根据学情和教学内容整合了丰富的实验、媒体、社会等素材,从宏观到微观,从证据到推理,从科学精神到社会责任,促进了学生学科思维和意识的协同发展,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