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4篇
化学   23篇
综合类   8篇
物理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从N,N’-二烷基酯联咪唑出发,经过还原、氯代、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N,N’-二烷基膦联咪唑.产物经过了红外、核磁共振及质谱表征.反应前体N,N’-二醇联咪唑和N,N’-二烷基氯联咪唑可作为起始物,合成得到一系列联咪唑衍生物.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两种膦酰基离子液体,1-丁基-3-(3-二苯基膦酰基)丙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IMC3P(O)Ph2]PF6)(IL-1)和(3-二苯基膦酰基)-丙基三乙胺六氟磷酸盐([TEAC3P(O)Ph2]PF6)(IL-2),通过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确认了它们的结构,并合成了两种离子液体的稀土铕配合物Eu(IL-1)3(NO3)3和Eu(IL-2)3(NO3)3,对其进行了热稳定性和光谱性质的表征。 热重分析表明,离子液体的热稳定性均高于其稀土配合物,相比之下,离子液体IL-1和Eu(IL-1)3(NO3)3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 从红外光谱中可以看出,形成配合物后,两种离子液体中的P=O吸收峰均向低波数方向移动,同时两种配合物的紫外吸收强度均大于各自游离的离子液体,说明Eu3+和离子液体中的磷酰基发生了配位。 稀土铕配合物Eu(IL-1)3(NO3)3和Eu(IL-2)3(NO3)3的荧光光谱均表现出Eu3+的特征红光,峰形尖锐,单色性好,可作为潜在的红色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一种季磷酸盐功能化离子液体(5-二苯基氧膦基)戊基三苯基膦六氟磷酸盐离子液体([Ph3PC5P(O)Ph2]PF6), 使其与稀土铕离子配位形成离子液体稀土配合物, 并将该配合物掺杂到聚丙烯酸甲酯(PMMA)中制得了聚合物发光薄膜. 热重分析结果表明, 高分子复合膜的热分解温度在330℃以上, 铕配合物的加入能有效增强其热稳定性. 在紫外光照射下, 复合膜能发出强烈铕的特征荧光, 其强度随着铕配合物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强, 在实验条件下未出现荧光猝灭现象. 本研究成果有望拓展季磷盐功能化离子液体和稀土元素在新材料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一种吡嗪铱(Ⅲ)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及光物理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一种铱配合物二(4,4'-二氟-5-甲基-2,3-二苯基吡嗪) (乙酰丙酮)合铱[(MDPPF)2Ir(acac)]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发射光谱对其光物理性质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MDPPF)2Ir(acac)的单晶结构属于三斜晶系, P1空间群,晶胞参数a=1.13984(3) nm, b=1.26718(3) nm, c=1.29541(3) nm, α=93.7181(19)°, β=101.638(2)°, γ=110.853(3)°, V=1.69336(7) nm3; (MDPPF)2Ir(acac)在二氯甲烷溶液中的发射峰为555 nm. 以(MDPPF)2Ir(acac)为客体材料,制备了结构为ITO/NPB(40 nm)/CBP: (MDPPF)2Ir(acac)(20 nm)/TPBi(10 nm)/Alq3 (30 nm)/LiF(1 nm)/Al(100 nm)的一系列不同掺杂浓度器件, 器件的发射峰位于558 nm, 最大亮度达到32700 cd·m-2,最大电流效率44.3 cd·A-1, 最大功率效率20.7 lm·W-1.  相似文献   
15.
探索了在微波条件下合成2,2'-联咪唑的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微波辐射下,可以由铵盐和乙二醛的环化缩合反应快速制备2,2'-联咪唑.在相同的条件下,有机铵盐有比较好的反应活性,而无机铵盐没有活性.微波反应收率可以与传统方法相比较,且与反应时间、微波功率、原料配比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6.
聚苯醚磺酸锂与聚乙二醇共混体系的离子导电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研究影响聚乙二醇(PEG)增塑聚苯醚磺酸锂(SPPOLi)电导率的各种因素,如摩尔比,及PEG分子量等。SPPOLi/PEG具单离子导体的特征,试样最高室温电导可达10^-5S/cm。  相似文献   
17.
一种嘧啶铱(Ⅲ)配合物的结构及光电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合成了一种铱配合物(DFPPM=2-(2,4-二氟苯基)嘧啶,acac=乙酰丙酮),利用 X 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发射光谱对其光物理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DFPPM)2 Ir(acac)的单晶结构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14.444 4(7)nm,b=18.047 9(10)nm,c=19.220 0(9)nm,α=113.115(5)°;,β=90.453(4)°;,γ=90.989(4)°;,V=4 607.0(4)nm3。(DFPPM)2 Ir(acac)在二氯甲烷溶液中的发射峰为 496 nm。以(DFPPM)2 Ir(acac)为客体材料,制备了结构为ITO/NPB(40 nm)/CBP:(DFPPM)2Ir(acac)(质量分数10%,30 nm)/TPBi(15 nm)/Alq3(50 nm)/Mg:Ag(150 nm,10:1)/Ag(10 nm)的器件,器件的发射峰位于494 nm,最大亮度达到21 400 cd/m2,最大电流效率为12.0 cd/A,最大功率效率为 5.4 lm/W。  相似文献   
18.
用微波辐射法,合成了5个含有机膦氧基团的离子液体:1-丙基-3-(3-二苯基氧膦基)丙基咪唑双(三氟甲基磺酰基)亚胺盐([PImC3P(O)Ph2][Tf2N])、1-己基-3-(3-二苯基氧膦基)丙基咪唑双(三氟甲基磺酰基)亚胺盐([HImC3P(O)Ph2][Tf2N])、1-丙基-3-(3-苯基乙氧基氧膦基)丙基咪唑双(三氟甲基磺酰基)亚胺盐([PImC3P(O)Ph(OEt)][Tf2N])、1-己基-3-(3-苯基乙氧基氧膦基)丙基咪唑双(三氟甲基磺酰基)亚胺盐([HImC3P(O)Ph(OEt)][Tf2N])和(3-苯基乙氧基氧膦基)丙基三乙胺双(三氟甲基磺酰基)亚胺盐([TENC3P(O)Ph(OEt)][Tf2N])。 用31P NMR、1H NMR、13C NMR、MS及FT-I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研究了这类离子液体对稀土Nd(III)的萃取性能。 结果表明,这类功能化离子液体可作为单一组分萃取稀土而无需加入有机稀释剂,离子液体结构对萃取效率影响很大,相同条件下季铵盐型结构的离子液体[TENC3P(O)Ph(OEt)][Tf2N]对稀土Nd(Ⅲ)的萃取效率最高。 稀土溶液pH值对萃取效率影响显著,近中性条件下(pH=6.63),对稀土Nd(Ⅲ)的萃取率最高。 用pH=1.00的盐酸溶液可以较好的从离子液体相反萃Nd(Ⅲ),反萃率可达94%。  相似文献   
19.
设计了色胺酰胺化的一锅法合成方法. 由色胺盐酸盐现场与碱中和释放出的游离色胺, 与羧酸的活化酯反应, 得到酰胺. 考察了不同的碱、色胺盐酸盐与碱的比率及反应时间对酰胺化反应产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添加三乙胺或氢氧化钠等碱的条件下, 通过一锅法反应, 可以提高合成目标化合物的产率. 该合成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 产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20.
针对肿瘤组织低pH值的生理微环境特点,设计并制备了pH响应的双载药胶束.将药物分子阿霉素与氧化葡聚糖通过pH敏感的亚胺键相结合,合成阿霉素-氧化葡聚糖前药分子.该前药分子在水溶液中能够自组装形成胶束,可包封其他疏水性药物如紫杉醇,实现多种药物的协同治疗.用红外光谱、透射电镜和动态光散射等对该双载药胶束进行了表征,并模拟人体生理环境进行了药物体外释放行为的研究.结果表明,阿霉素和紫杉醇在载药胶束内均能够持续释放,且降低环境pH值均能加快药物释放的速度.由于肿瘤组织的pH值比正常组织要低,该双载药胶束的这种低pH值触发式药物释放行为对于肿瘤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