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57篇
化学   123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12篇
综合类   7篇
数学   23篇
物理学   8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以5μm大孔硅胶为基质,CuBr/Bpy为催化体系,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ATRP)技术将甲基丙烯酸月桂酯(LMA)键合到硅胶表面,制得Sil-LMA反相作用色谱固定相。采用元素分析对该固定相进行表征,以芳香族化合物为溶质,甲醇-水为流动相,对该键合相的疏水选择性进行了考察。详细研究了甲醇浓度和温度对溶质保留行为的影响,以胺类、酚类化合物为溶质,评价了其色谱性能,并计算了溶质保留过程的热力学参数。经元素分析测得该填料的接枝量高达2.323 3 mg/m2。实验结果表明,在反相模式下该固定相可基线分离5种胺类化合物和5种酚类化合物。与C18反相柱相比,该合成柱的分离时间缩短且分离效果较好。该固定相具有很好的反相色谱性能,符合反相保留机理。  相似文献   
72.
面对大一学生开设的基础化学实验课是化学类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门实验课。大一是每个新生人生的又一个新起点,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拔节孕穗”关键时期,做好课程思政意义重大。本文主要介绍在面向大一学生开设的“N2及Mg3N2制备”实验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思政育人元素的探索实践,为丰富实验教学思政教育内容,创新实验教学思政教育形式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案例。  相似文献   
73.
以2-丙硫基-4,6-二氯-5-氨基嘧啶为原料,与伯胺类化合物(1)经取代反应制得氨基嘧啶类化合物(2);2经重氮化反应制得三氮唑类化合物(3);3与胺类化合物经亲核取代反应和水解反应合成了26个新型的三唑并[4,5-d]嘧啶类化合物(6a~6z),其结构经1H NMR和ESI-MS表征。大鼠体内抗血小板聚集模型测试结果表明:26个化合物均具有一定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其中,6d,6i和6l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较强,抑制率分别为61.9%,69.3%和71.2%。  相似文献   
74.
为研究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时肝组织恶性变潜能以及吡喹酮对其的抑制作用,取120只小鼠随机分为4个组。第1、2组分别在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6、12周时,以吡喹酮500mg·kg^-1·d^-1治疗2天;第3组为实验对照组,感染后不作任何治疗;第4组为正常对照组。应用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及RT-PCR方法,观察和分析各组小鼠肝组织病理改变及产, c-fos和c-jun mRNA、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病变早期予吡喹酮治疗后肝脏病理损伤减轻,肝组织中产,c-fos、c-jun mRNA以及端粒酶逆转录酶的表达均明显低于实验对照组(p〈0.01)但仍高于正常组(p〈0.01);病变晚期予吡喹酮治疗后,与实验对照组比较,c-jun mRNA、端粒酶逆转录酶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仅c-fos mRNA表达降低(p〈0.05)。吡喹酮早期治疗组肝组织中上述3指标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晚期治疗组。因此血吸虫病时肝硬化组织可存在恶性变潜能,早期吡喹酮治疗可显著降低肝组织这种恶性变潜能。  相似文献   
75.
连续电流是闪电放电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子物理过程,它是指雷暴云局部电荷中心在回击之后沿原通道对地的持续放电过程。在连续电流阶段,原本发光微弱的通道其亮度有时会突然增强,这种现象被称为叠加了M分量,自20世纪连续电流被发现以来,国内外学者进行了许多观测研究。目前主要是利用电磁学和光学的观测手段揭示其放电和发光的宏观特征,利用光谱观测对其通道内部微观的发光信息和物理特性等的研究还很缺乏。如关于连续电流阶段放电通道内的温度特性参数目前鲜有报道,而温度是研究闪电连续电流放电通道物理特性所必需的基本参量,也是预防连续电流引起的雷电灾害事故所关心的参数。依据由无狭缝高速光谱仪观测的一次云对地闪电首次回击后叠加三个M分量的连续电流过程的光谱资料,分析了整个放电过程中光谱的演化特征,计算了连续电流放电过程电流核心通道和外围电晕通道的温度,研究了两者随通道高度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在初始回击阶段,通道的光辐射主要是激发能较高的一次电离的氮离子辐射,在之后连续电流阶段,通道的光辐射则主要是激发能较低的中性氮、氧原子辐射。离子线辐射在回击初期时最强,氢Hα线和红外波段的中性原子线在M1时最强,连续谱在M2时最强。近红外波段的四条线OⅠ 777.4, NⅠ 746.8, 821.6和868.3 nm在整个放电过程都可以被观测到。在连续电流阶段,电流核心通道温度为42 060~43 940 K,比相应回击核心通道温度高6 020~7 900 K;外围电晕通道温度为16 170~20 500 K;通道核心温度和电晕温度均随时间变化不大;通道核心温度随通道上升呈减小趋势,而外围电晕温度随通道上升呈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76.
提出基于混合束模型的相对生物学效应(RBE)加权剂量鲁棒优化方法,用于减少碳离子束射程和摆位偏差对生物剂量分布的影响。建立概率组合鲁棒优化模型,利用二次型目标函数表达式,分别制定针对物理吸收剂量和RBE加权剂量的碳离子束治疗计划,并基于共轭梯度优化算法求解出各自最优的权重解,使得靶区和危及器官(OAR)实际剂量分布在射程和摆位偏差组合情况下尽量满足剂量要求。采用C型靶模型测试鲁棒优化方法的有效性。与基于计划靶区(PTV)的常规优化方法相比,针对物理吸收剂量的鲁棒优化计划临床靶区(CTV)的$ \Delta {D}_{95{\text{%}} } $减少10.00 cGy,OAR的$ \Delta {D}_{5{\text{%}} } $$ \Delta {D}_{\mathrm{m}\mathrm{a}\mathrm{x}} $分别减少21.50和35.97 cGy,计划的鲁棒性得到了很好的提升。针对RBE加权剂量的鲁棒优化计划CTV的$ \Delta {D}_{95{\text{%}} } $降低14.00 cGy(RBE),OAR的$ \Delta {D}_{5{\text{%}} } $$ \Delta {D}_{\mathrm{m}\mathrm{a}\mathrm{x}} $分别减少19.00和26.28 cGy(RBE),说明该方法不仅减少了CTV的生物剂量变化,也减少了OAR的生物剂量热点。该结果证明了基于混合束模型的RBE加权剂量鲁棒优化方法在有效提高碳离子放疗计划鲁棒性的同时使OAR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77.
The influences of polarization and p-region doping concentration on the photocurrent response of Al0.4Ga0.6N/Al0.4Ga0.6N/Al0.65Ga0.35N p–i–n avalanche photodetector are studied in a wide range of reverse bias voltages.The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hotocurrent under high inverse bias voltage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polarization effect,but increases rapidly with the increase of effective doping concentration in p-type region.These phenomena a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calculations of the intensity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electric field.A high p-region doping concentration in the p–i–n avalanche photodetector is shown to be important for the efficient compensation for the detrimental polarization-induced electrostatic field.  相似文献   
78.
基于药效团模型和前期的研究结果, 设计合成了一类全新结构类型的芳基、芳甲基及哌嗪基脒类化合物, 通过1H NMR, HRMS对化合物结构进行了确证, 并完成了初步的体外药理活性评价. 结果表明, 这些化合物均显示出不同程度的5-HT和NE重摄取抑制活性, 其中化合物4b的活性最好, 化合物4a和8a在整体动物抗抑郁药效学实验中表现出明确的抗抑郁活性.  相似文献   
79.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花生中的黄曲霉毒素B_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四极杆质谱联用系统(HPLC-MS/MS),在多反应离子检测方式(MRM)下,对花生中的黄曲霉毒素B1进行检测.对花生中黄曲霉毒素B1的提取、净化、液相分离及串联质谱等相关检测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用V(甲醇):V(水)=6:4提取,OASIS HLB SPE小柱净化,定容过滤.采用V(甲醇):V(水)(含体积分数0.1%甲酸)=7:3为流动相,前级离子313.0,二级离子241.1、269.1,ESI正离子方式检测,在3.3 min出峰.结果表明,在ESI正离子模式下,黄曲霉毒素B1在其线性定量范围0.1~50μg/kg内,相关系数达到0.9999,检出限为0.03μg/kg,最低定量限为0.1μg/kg.低、中、高浓度添加回收率范围为93%~105%.  相似文献   
80.
杨静  王川  张茹 《理论物理通讯》2010,(11):829-834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two quantum secure direct communication (QSDC) protocols with authentication. The authentication key expansion method is introduced to improve the life of the keys with security. In the first scheme, the third party, called Trent is introduced to authenticate the users that participate in the communication. He sends the polarized photons in blocks to authenticate communication parties Alice and Bob using the authentication keys. In the communication process, polarized single photons are used to serve as the carriers, which transmit the secret messages directly. The second QSDC process with authentication between two parties is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