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9篇 |
免费 | 60篇 |
国内免费 | 54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104篇 |
晶体学 | 23篇 |
力学 | 11篇 |
综合类 | 5篇 |
数学 | 13篇 |
物理学 | 7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15篇 |
2020年 | 22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19篇 |
2017年 | 18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10篇 |
2013年 | 15篇 |
2012年 | 11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基因芯片研究蟾酥急性毒性及配伍减毒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蟾酥对大鼠心脏的急性毒性和其组方成麝香保心丸后的配伍减毒机制。通过表达谱芯片检测药物作用后的基因表达差异,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研究并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低剂量蟾酥可以通过干扰离子稳态和肌动蛋白构建影响心脏的收缩,同时还会导致心脏细胞的抗凋亡和脂类代谢等应激反应;高剂量蟾酥除进一步干扰离子稳态和肌动蛋白构建外,还会引发铁离子蓄积,最终可能导致细胞凋亡;且蟾酥对心脏的影响具有剂量依赖性;蟾酥组方成麝香保心丸后,上述的影响均不明显,主要影响到血压调节和心肌修复等作用,体现了中药配伍的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63.
通过定量检测大鼠去势前后肾上腺和前列腺中Cyp17a1基因的表达, 试图从分子水平解释去势手术后大鼠机体内雄性激素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64.
分别通过溶胶-凝胶法和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BaCe0.5Zr0.4Y0.1O3-δ粉体.采用热重-差热分析(TG-DTA),粉末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红外衍射(FT-IR),N2吸附-脱附等方法对所制备的粉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用溶胶-凝胶法在1200 ℃×10 h可以合成纯的BaCe0.5Zr0.4Y0.1O3-δ粉体,合成温度比传统的高温固相反应法降低400 ℃左右;溶胶-凝胶法合成粉体具有多孔结构特征,与固相法合成粉体相比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但致密化试验表明:溶胶-凝胶法合成粉体与固相法合成粉体相比具有较低的烧结活性.溶胶-凝胶法合成粉体颗粒表面残余的有机基团和颗粒内部的大量微孔将在致密化过程中产生空间位阻,从而影响高温下原子的迁移,阻碍材料的致密化过程. 相似文献
65.
糖尿病肾病患者AR基因表达量测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50例正常人和80名糖尿病肾病不同分期的患者进行醛糖还原酶(Aldose Reductase, AR)基因的表达量测定, 提示AR基因有望成为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物以及DN治疗上潜在的药物靶点, 并且利用AR基因对DN的中医诊断进行了分子生物学验证. 相似文献
66.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筛查不同剂量的三聚氰胺干预大鼠肾脏的差异表达基因, 并对筛查的差异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推测三聚氰胺肾毒性的分子作用机制. 结果表明, 高剂量三聚氰胺干预的大鼠肾脏差异表达基因数多于低剂量干预的肾脏差异表达基因, 并且涉及到更多重要的分子功能和代谢途径, 表明三聚氰胺肾毒性具有剂量依赖性, 相比低剂量而言, 高剂量三聚氰胺干预对肾脏的危害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67.
采用自行研制的高时间分辨便携式飞行时间质谱(Portab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P-TOFMS),基于网格布点检测法,在污染和通风自净后的条件下,以高暴露风险的甲苯、二甲苯作为VOCs代表物质,实时、在线监测1394 m2室内空气中的甲苯、二甲苯的浓度分布,并根据高时间分辨数据对污染源进行快速解析.结果表明,1.5h内即可完成室内40个采样点的全部分析工作;污染条件下室内甲苯和二甲苯的最高浓度为2633和223 μg/m3;自然通风24h后,浓度分别降低至113和173 μg/m3;2个模拟污染源及1个背景污染源均被准确识别.P-TOF-MS技术在家居、车间等室内空气VOCs污染源快速识别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8.
分别从中药成分分析、活性筛选和代谢组学三方面对质谱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全面综述.在中药成分分析方面,重点介绍了寡糖异构体的分析方法,以及质谱指纹图谱技术在中药成分分析及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在活性筛选方面,分别介绍了超滤-质谱、细胞膜色谱-质谱、微透析-质谱、亲和色谱-质谱、强度衰减质谱、修饰琼脂糖珠-质谱和直接分析质谱等技术及其应用;在代谢组学研究方面,对中药治疗肝损伤、肾虚、心肌梗死和糖尿病等疾病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上述内容充分反映了质谱技术在中药创新性研究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9.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UPLC-MS)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制川乌单煎液、制川乌与白芍、制川乌与防己共煎液在大鼠肠内菌中的代谢差异。采用SIMCA-P软件,以肠内菌代谢后乌头类生物碱的相对含量为变量进行主成分( PCA)分析。在主成分得分图中,制川乌单煎液与制川乌-白芍、制川乌-防己共煎液均可以明显区分,说明制川乌单煎液与制川乌-白芍、制川乌-防己共煎液的肠内菌生物转化存在显著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载荷图及独立样本t检验,从制川乌-白芍组得到7种差异显著的标志物,从制川乌-防己组得到6种标志物,其中制川乌-白芍组有4种标志物经肠内菌代谢后含量高于制川乌组,而制川乌-防己组有1种化合物含量高于制川乌组,两组中其它标志物含量低于制川乌组。这些标志物可能是制川乌配伍前后药效差异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0.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区分中国人参主产区5个不同产地的45个人参样本, 筛选出差异性皂苷类标志物. 根据人参总皂苷在反相C18色谱柱中的洗脱顺序, 结合串联质谱分析和标准品比对, 在提取的人参总皂苷中鉴定出15种原人参三醇型、 24种原人参二醇型和2种齐墩果酸型共41种皂苷. 对人参总皂苷的HPLC-MS全扫描数据进行了多元统计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结果表明, 所建立的分析模型具有良好的数据描述能力和预测能力. 所有人参样本能够根据产地被区分, 并筛选得到同时区分5个产地的差异性皂苷类组分18种; 能够区分任意2个产地人参样本的差异性组分主要为在人参中含量较高的人参皂苷Rb1, Rg1, Re, Rc, Rd, Ro和m-Rb1等. 分层聚类分析(HCA)结果显示, 黑龙江和吉林两省的样本能够独自聚类, 但是绥化市的样本更接近于吉林省. 初步推断原因为绥化市地理位置较接近吉林省, 两地人参生长环境相似并可能存在种质资源交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