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90篇
化学   170篇
晶体学   16篇
力学   11篇
综合类   16篇
数学   30篇
物理学   16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91.
金属间化合物Al~3Fe熔体结构的温度变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详细考察了在快速凝固条件下AL~3Fe熔体结构的温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Al~3Fe熔体中存在不同类型的原子基团.原子集团是以各种各样的键对和多面体的形式存在的.利用键对分析技术,计算出了不同温度下的键对类型数和二十面体的两类键取向序参数,分析了Al-Fe合金在快速凝固条件下非晶形成的演化特点。  相似文献   
392.
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研究了Fe3Al的双体分布函数g(r)在快速凝固条件下随温度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Fe3Al在600K时第二峰劈裂,液态金属中已经产生了非晶态;用键对分析技术详细考察了Fe3Al中微观组团的演化特点,液体中的键对数与多面体数与温度的关系都表明Fe3Al在向非晶转转变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393.
纯铝熔体的微观动力学行为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利用反映原子多体相互作用的紧束缚模型及分子动力学计算机模拟技术,研究了液态金属Al的熔体结构与微观动力学行为。计算了纯金属熔体Al在不同温度下的双体分布函数,平均平方位移及速度自相关函数。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得很好,表明紧束缚模型能够描述纯铝熔体中原子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394.
本文根据表面热力学理论和对比态原理,导出了一个金属熔体表面张力的计算公式,通过对五种碱金属熔体高温(400~1500 K)下表面张力数据计算检验,本公式计算精度较高,可供工程计算使用。本方法的优点是使用简便;在计算中只需少数已知参数,如 Pc、 Tc、 Zc即可。  相似文献   
395.
碳化硅(SiC)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不仅禁带宽度较大,还兼具热导率高、饱和电子漂移速率高、抗辐射性能强、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好等优良特性,在高温、高频、高功率电力电子器件和射频器件中有很好的应用潜力。高质量、大尺寸、低成本SiC单晶衬底的制备是实现SiC器件大规模应用的前提。受技术与工艺水平限制,目前SiC单晶衬底供应仍面临缺陷密度高、成品率低和成本高等问题。高温溶液生长(high temperature solution growth, HTSG)法生长SiC单晶具有晶体结晶质量高、易扩径、易实现p型掺杂等独特的优势,有望成为大规模量产SiC单晶的主要方法之一,目前该方法的主流技术模式是顶部籽晶溶液生长(top seeded solution growth, TSSG)法。本文首先回顾总结了TSSG法生长SiC单晶的发展历程,接着介绍和分析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生长过程,然后从晶体生长热力学和动力学两方面总结了该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归纳了该方法的优势,最后分析了TSSG法生长SiC单晶技术在未来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96.
对布谷鸟搜索算法的Lévy飞行机制进行简化,利用混沌算法改进种群初始化,并按适应度值进行排序,参考蛙跳算法对排在末位的若干个鸟巢进行随机变异,提出一种基于混沌算法的改进布谷鸟搜索算法.通过测试函数验证,并与其他算法进行比较,该算法显示出更好的搜索性能和精度,将其应用于水电站经济调度问题,与传统算法相比,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97.
首次提出并制备了一种错流过滤式细胞分离微流控芯片.  相似文献   
398.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B_2-AgMg金属间化合物中Mg原子空位,反位和Al原子空位,反位缺陷对AgMg热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g和Ag反位缺陷由于与周围原子形成典型的共价键而更易于形成.这四种缺陷的出现,破坏了晶体的有序结构,导致了B_2-AgMg金属间化合物的硬度,脆性以及德拜温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399.
Cu3Au合金熔体的中程有序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紧束缚(Tight-binding,简称TB)原子间相互作用势,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Molecular Dynamics,简称MD)的方法研究了Cu3Au合金熔体的微观结构,发现Cu3Au合金体系在高于熔点以上的400K~500K的温度范围内,结构因子上存在预峰,且在此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预峰的强度逐渐降低。当温度超过1764K时,预峰开始消失。通过Lorentzian近似和Scherrer公式,可得预峰所对应的原子团簇尺寸位于1.35nm~1.85nm之间,属于中程有序结构范畴。Bhatia-Thornton(BT)偏结构因子表明,预峰的起源应归咎于体系中存在的化学序与拓扑序。BT形式的双体分布函数也证实,体系中存在着较强的化学序,且团簇中原子间的配位倾向于同类原子的配位。  相似文献   
400.
对国内外金属材料分析方法标准(包括ASTM、JIS、EN和GB)中应用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的现状,从方法所涵盖的测定元素及其测定的含量范围以及谱线重叠和基体效应的校正等几个方面,并以钢铁分析中的应用为例作了评述。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在2012-2016年间先后发布了3个XRF标准方法,分别应用于铸铁、不锈钢、合金钢和低合金钢的分析,测定元素达13项,根据相关钢材的技术规格确定了各元素含量的测定范围。日本工业标准调查会于1997年并于2010年和2013年经修订公布了钢铁XRF分析法JIS标准,可测定各类钢材中主量、次量以及痕量元素达31项,其中镍、铁、钴和测定下限分别延伸至99.5%,50%和60%,从而使此方法有可能扩展应用于镍基、铁镍基和钴基高温合金的分析。我国先后于2007年和2018年由国家标准经主管部门颁布了XRF分析钢铁和高合金钢的两个标准,可测定这2类钢材中的元素为13项和11项,其测定含量范围系根据材料的技术规格确定。关于谱线重叠和基体效应的校正,各标准中在相关部分作了说明,而ASTM有两则独立标准专门论述这两个问题。在此评述对其他金属材料的XRF分析标准也作了介绍(引用文献15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