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7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244篇
化学   431篇
晶体学   8篇
力学   85篇
综合类   277篇
数学   515篇
物理学   46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59年   11篇
  1958年   8篇
  1957年   17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4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在假设由同一颗粒发射的π介子为相干发射的条件下, 给出了颗粒发射源模型的2π及3π关联函数, 发射源的混沌性随颗粒数目的增加而增大. 此外, 对颗粒相干发射源及部分相干高斯源的归一化纯3π关联进行比较, 发现当2π关联的混沌性参量小于0.8时, 两种发射源的归一化纯3π关联值在小Q3区域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992.
不可逆过程可以从几种不同的角度来研究.第一是唯象的即热力学的讨论,由此能够导出不稳定性判据,给出定义远离平衡态的非常明确的条件.第二是研究在什么条件下会导致不稳定性以及在不稳定条件下物质有哪些性质.实际上,这是关于分歧点的研究,是一个很普遍的数学理率问题.它可以用于远离平衡的失稳现象.第三,在下一个层次中要研究非平衡过程中涨落的作用.分歧和涨落有很密切的联系,涨落能够改变分歧的类型.前面所列举的都是宏观理论,最后我们还应当发展微观理论,也就是讨论不可逆过程的动力学起源问题. 下面我们分别对这几个问题作扼要介绍. …  相似文献   
993.
碳阳离子、碳阴离子、自由基以及卡宾这些活性中间体在有机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有机化学提供了极好的研究内容。在物理有机化学广泛开展的六十年代,活性中间体的研究更为活跃。但是由于这些中间体在游离状态下的活性太高,因此在和许多底物反应时不显示差别,而在要求高选择性或特异性的合成化学中不能作为使用物质。野依良治等有效地利用了金属元素的特性,既能提高活性中间体的稳定性,又能控制其反应性。例如,以碳-金属σ键结合的最简单的有机金属化合物R一M(1),可以得到烷基自由基,烷基阴离子,有时也可得到烷基阳离子的金属络合物,且能利用它们有目的地进行有机反应: R一M帐~we~)R一M十《-)R.。M(一)R M- 1 由于这些络合物合成起来比较简单,又具有能保存等优点,所以是有机合成中的优良试剂。  相似文献   
994.
研究废弃巴旦木壳对模拟废水中Pb、Cu和Cd的去除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吸附剂投加量、吸附时间和pH值3因素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Pb、Cu和Cd分别在最佳吸附吸附剂投加量0.4 g,吸附时间49.38 min,pH值为9.96;吸附剂投加量0.4 g,吸附时间49.91 min,pH值为10.13;吸附剂投加量0.4 g、吸附时间49.83 min、pH值为10.42的条件下,去除率分别为87.42%、73.49%和85.11%。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对Pb、Cu和Cd模拟混合试样吸附后的溶液测定的曲线进行拟合回归,计算得出吸附剂对Pb、Cu和Cd的去除率分别为83.2%、66.0%和83.3%。用PLS对吸附后的模拟废水样品进行计算分析,并间接得出巴旦木壳对Pb、Cd和Cu的去除率和建立Pb、Cd、Cu三组分同时测定的多元校正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95.
通过市售酚醛树脂(PR)和四乙烯五胺经由氨化反应制备四乙烯五胺官能化酚醛树脂(TEPA-PR),并应用于催化Knoevenagel缩合反应.通过傅里叶转移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光谱(XRD)和元素分析(EA)表征TEPA-PR结构.TEPA-PR可高效催化芳香醛的Knoevenagel缩合反应,具有产率高,底物适用性广的优势.此外,该反应可在不同极性溶剂中进行.该新型树脂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可循环使用性,使用5次后其催化活性没有显着降低.  相似文献   
996.
本文研究修正的Picard算子在Orlicz空间内指数加权逼近的收敛性和逼近性质.通过建立Orlicz空间内指数加权逼近的相关引理,利用H?lder不等式,Korovkin定理,凸函数的Jensen不等式, Minkowski不等式及相关分析技巧得出该算子在Orlicz空间中指数加权逼近的正定理及相关性质.  相似文献   
997.
本文探讨了增强内耳磁共振三维快速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3D-FLAIR)特征对突发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SNHL)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以89例单耳SNHL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3D-FLAIR检查并统计相关资料,且在完整周期治疗后均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在完成随访的87例患者中,预后良好64例,预后不良23例。预后良好患者的纯音测听阈平均值(PTA)、水成像扫描膜迷路结构异常占比均显著低于预后不良患者,而两组患者3D-FLAIR扫描结果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PTA、3D-FLAIR扫描信号是影响SNHL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TA、3D-FLAIR及二者联合对患者预后均有较好的预测价值(P<0.05)。联合检测的AUC显著大于PTA和3D-FLAIR,约登指数高于PTA和3D-FLAIR。表明3D-FLAIR对于SNHL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效能,但仍需联合其他有效的检测方式进一步提升判断SNHL患者预后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8.
通过分子模拟研究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的相互作用,可以缩短优化时间,为选取合适的功能单体以及模板分子/功能单体比例提供依据.本研究以山奈酚为模板分子,通过分子模拟优化实验条件,确定以甲基丙烯酸(MAA)为最优的功能单体,山奈酚/MAA最佳比例为1∶4 (w/w).此外,以二苄基三硫代碳酸酯(DBTTC)为可逆加成-链断裂转移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实现了仅需优化引发剂和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试剂即可制得性能优异的山奈酚分子印迹整体柱.此整体柱对山奈酚和相似物槲皮素的分离度为1.52,相对标准偏差为1.8%.实验结果表明,分子模拟计算简化了实验步骤,以DBTTC为RAFT试剂得到了具有更好形态和结构的分子印迹整体柱.  相似文献   
999.
为提高LiFePO_4敏感薄膜元件的灵敏度,以铂(Pt)作为掺杂元素,用水热法一步合成出LiFe_(0.98)Pt_(0.02)PO_4粉末;利用旋涂法将其固定在锡掺杂玻璃光波导表面,制备了LiFe_(0.98)Pt_(0.02)PO_4薄膜/锡掺杂玻璃光波导元件。将敏感薄膜在不同温度下热处理,通过比较各个敏感薄膜元件对苯类挥发性有机气体的响应讨论薄膜处理温度对LiFe_(0.98)Pt_(0.02)PO_4薄膜元件光学特性及气敏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450℃下处理的薄膜因具有光学透明性好、折射率高、光传播损失小等特点对苯类气体显出较大的响应,能够检测出浓度为1×10~(-7)~1×10~(-3)V/V_0的二甲苯气体。当气体浓度小于1×10~(-6)V/V_0时,其他苯类气体不会对二甲苯的检测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建立药桑叶中黄酮类物质的薄层鉴别及HPLC法测定其含量的方法,并对黄酮类物质进行抗氧化活性筛选。甲醇为溶剂超声提取桑叶中的黄酮类物质,以乙酸乙酯:水:甲酸:甲苯(17∶2∶2∶0.8)为展开剂于高效硅胶G板上展开,Al Cl3为显色剂,365 nm下检视。以二苯代苦味肼自由基(DPPH)溶剂显色,筛选抗氧化活性。采用PMC pack ODS色谱柱,以乙腈-0.01 mol·L-1醋酸铵溶液(p H=4.8)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50 nm,流速1.0 m L·min-1。桑叶中的芦丁、异槲皮苷及紫云英苷在紫外灯下出现明显斑点,薄层-生物自显影实验发现芦丁和异槲皮苷在紫色背景下呈淡黄色斑点,证明二者具有抗氧化活性。3种成分在35 min内均达到完全分离,芦丁、异槲皮苷和紫云英苷的平均回收率及含量分别为95.6%(0.85~1.14 mg·g-1)、97.4%(0.66~0.85mg·g-1)及96.2%(0.09~0.29mg·g-1)(RSD3%)。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药桑叶中黄酮类物质的薄层色谱鉴别及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