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3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6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31.
用生态坐标方法(GCM)[1]a考虑集体3态与非集体粒子空穴对(ph)l+耦合模型计算了铅(208)3集体态的电四极知Q[3-]、电八极约化跃迁几率B(E3)和跃迁密度ρtr3-随核的径向距离r的变化曲线. 结果是:Q[3-]=-0.098eb1),B(E3)=38w.u.2). 计算中没有像通常那样假设一个有效核子电荷而是在GCM框架下考虑核心激发进行微观计算, 其结果与实验符合, 说明GCM能够对核元激发的耦合作微观研究.  相似文献   
32.
本文导出了在强相互作用情况下的量子系统的主方程,并讨论了它得以成立的条件.  相似文献   
33.
本文进一步讨论了运用生成坐标方法研究原子核集体运动的问题,并以统一的方式具体研究了球形核和变形核的多极激发以及正常核和超导核的对激发。  相似文献   
34.
徐躬耦 《中国物理 C》1984,8(2):207-214
为了保持由生成坐标方法所导出的等效的集体运动哈密顿量的对称性, 必须在一开始缜密地考虑变分所用态函数的变换性质. 因此生成坐标的变换性质将完全由它所表述的集体算子的变换性质来确定. 与空间移动相联系的伽利略变换的不变性的存在, 则要求质心运动内部运动彼此独立.  相似文献   
35.
本文对量子混沌研究中的几个疑难问题进行了讨论,着眼于量子体系状态的整体性质,从量子正则变换不变性质的破坏来阐明量子混沌运动的发生,指出量子混沌与经典混沌间存在着明确的对应. Puzzles in studies of quantum chaos are discussed. From the view of global properties of quantum states, it is clarified that quantum chaos originates from the break-down of invariant properties of quantum canonical transformations. There edest precise correspondences between quantum and claedcal chads.  相似文献   
36.
李兴华  杨亚天  徐躬耦 《物理学报》2009,58(11):7466-7472
把坐标平均值随时间的变化和在宏观条件下与经典解相同的量子态定义为类经典态,并求解了一维谐振子和无限深方势阱的类经典态,有助于从波动力学角度理解量子到经典过度的问题. 关键词: 量子经典对应 类经典态 谐振子 无限深方势阱  相似文献   
37.
从同一扩展Skyrme力出发,用自洽半经典方法确定球形核基态密度分布ρ_n和ρ_p,用Sum rule方法计算强度函数矩m_(-1)~λ,m_1~λ和m_3~λ,从而具体计算了isovector巨单极,巨偶极和巨四极共振的平均激发能量,以及isoscalar巨单极和巨四极共振的宽度,部分结果同实验事实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38.
本文运用玻色子-费密子复合表示对双能级成对力模型中随先辈数增大而发生的从超流态到正常态的相变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讨论了经某些可观测的相特征变化来判定相变的问题.  相似文献   
39.
本文用相干态方法给出了费米子系统k能级Lipkin模型的玻色子表示, 这个方法不仅适用于和Sp(2k)群相应的Lipkin模型, 也适用于和其它半单李群相应的可解模型. 本文特别指出了模(Norm)算子是相应的动力学群和它的最大稳定子群的Casimir算子的函数.  相似文献   
40.
任中洲  徐躬耦 《物理学报》1991,40(8):1229-1235
基于中子滴线附近核结合能的数据分析,11Li,14Be和17B等可看作是核芯-中子-中子组成的三体系统。假定核芯-中子和中子-中子间作用势为弱吸引指数势,不足以形成核芯-中子和中子-中子束缚态。本文的研究表明,核芯-中子-中子三体系统可形成弱束缚态。6He,11Li,14Be和17Be核的异常大核半径正是由于外层中子的弱束缚所致。 关键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