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5篇
  免费   726篇
  国内免费   797篇
化学   1262篇
晶体学   56篇
力学   218篇
综合类   102篇
数学   517篇
物理学   1443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62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47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63年   4篇
  1959年   4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51.
 现代食品的加工,既要求确保无污染的加工条件,又必须使加工过程对食品营养成份的破坏降至最低水平.这就对食品加工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新技术渐渐取代了一般的加工技术.物理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原理和方法在各行各业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食品工业也不例外.由于现代食品加工的特殊要求,使许多物理学原理和方法在现代食品加工技术中大显身手.  相似文献   
952.
 给出了储存环光学速调管磁场的测量结果,包括轴向分布、横向分布均匀度以及积分场分布;分析了磁场分布的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计算了积分多极场的大小; 讨论了非零积分场引起的闭轨畸变和对储存环工作点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3.
为定量研究不同煤阶煤的化学结构,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对河曲长焰煤、柳林焦煤及晋城无烟煤进行了化学结构表征。从红外的四个谱段来看,每一谱段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芳香结构中,河曲煤有5个峰位,柳林煤减小为3个峰位,而后至晋城煤又增加到5个峰位。在含氧官能团中,随着煤阶的升高,波数在1 100~1 350 cm^-1的峰面积逐渐减小,峰形变得平缓,这说明煤化作用是富碳、脱氧的过程。在脂肪烃中,谱图中波数在2 952 cm^-1附近的肩峰加宽,说明甲基的含量增加。波数在2 895 cm^-1附近的峰形逐渐变缓,说明次甲基的含量减小。在氢键范围内,随着煤阶的增高,谱图先变缓后变陡,波数在3 400 cm^-1附近变化尤为突出,说明煤中自缔合羟基的含量先减小后增加。并运用Origin7.5软件对所得到的红外谱图进行分峰拟合及归属。结果表明:苯环的取代方式主要以三取代为主,随着煤阶的增高,苯环三、四取代含量下降,二、五取代含量升高;其中苯环三取代的含量由63%降至32%,苯环四取代由17.21%降至12.86%,而苯环二取代则由12.36%增至24.44%,苯环五取代由6.55%增至26.58%。红外归属中,不同煤阶煤灰分的百分含量,与其工业分析中灰分含量有很好地对应。随着煤阶的增高,碳氧单键的比例由37.22%降至27.83%;碳碳双键含量由31.02%升高到36.86%,而后又降至25.42%;碳氧双键含量有微小变化,由13.07%降到13.02%,然后又升至13.81%。脂肪烃中,随着煤化程度的加深,甲基对称伸缩振动占比分别为11.67%, 11.81%和12.92%,甲基反对称伸缩振动占比分别为18.74%, 18.94%, 24.76%,而次甲基的伸缩振动占比分别为17.38%, 12.53%, 11.57%,亚甲基对称伸缩振动占比分别为18.09%, 18.14%和15.43%,亚甲基的反对称伸缩振动占比分别为34.41%, 38.58%和35.32%。亚甲基的对称与反对称的比例都出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甲基的对称与反对称伸缩振动的比例则呈增加趋势;次甲基的含量呈降低趋势。羟基-N氢键存在于河曲煤与柳林煤中,晋城煤无此类氢键;煤阶越低,其百分含量越大。随着煤阶的增高,环状缔合氢键由19.03%降至12.71%,羟基-醚氢键由27.20%降至16.89%;这是由于低煤阶煤中羧酸、羟基等含氧官能团的含量高。自缔合羟基含量先由39.63%减小到34.78%,而后又增加至37.88%;而羟基-π氢键的含量由9.84%上升至27.77%。这些变化揭示了煤化作用是一个富碳、去氢、脱氧、去除杂原子的复杂演化过程;对探索煤大分子结构演化特征及控制机理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54.
研究了在倒置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s)ITO/ZnO/PEI/EML/TAPC/MoO3/Al中引入Polyethylenimine(PEI)修饰层对器件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PEI修饰层的引入可以有效降低ZnO电子注入层的功函数,调控器件的电子注入,改善空穴和电子注入平衡,钝化ZnO表面缺陷态,减少激子猝灭。当PEI浓度为1.0 mg/mL时,倒置白光OLED器件性能达到最佳,其亮度和效率分别为11720 cd·m^-2和16.0 cd·A^-1。本研究为后期倒置结构高性能OLED器件的研发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955.
为从原理上阐述同质材料反射系统的温度特性,并为光学系统设计提供依据。以热变形特征及其计算方法为基础,以光学系统焦点为研究对象,依次介绍单反射镜、共轴多反、离轴反射系统的温度特性,并建立了相应热差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离轴三反系统后焦距随温度的变化情况与对应镜筒的热变形量完全一致,其在较大温差范围内具有良好的成像质量。由温度变化引起的热离焦可被镜筒补偿,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得出在均匀温度场条件下同质材料反射系统无热差的结论。因此,当光学系统尤其是热差效应明显的红外系统采用同质材料反射系统时具有良好的温度适应性。  相似文献   
956.
菠菜部分成分的实验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民间关于菠菜的种种说法作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基础,介绍了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对菠菜的部分成分进行的定性和定量实验,并对相关实验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57.
加兰他敏的半合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兰他敏提取工艺中的主要副产品——力可拉敏的药用价值明显低于加兰他敏, 为提高力可拉敏的利用价值, 在催化剂存在下脱氢制取加兰他敏. 以力可拉敏为原料, 分别考察了反应时间、温度和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得出在9%镧镍稀土合金催化剂存在下, 240 ℃时选择性脱氢, 半合成加兰他敏, 收率达45.9%, 光学纯度为97%. 计算该反应在反应前10 min内的表观活化能为77.25 kJ/mol, 属化学反应控制过程. 产物用HPLC, IR, MS, 1H NMR和13C NMR进行定性及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958.
林宪杰  徐为人  武剑  刘成卜 《化学学报》2007,65(10):930-936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在B3LYP/6-31G*水平上研究了苯甲醛肟与炔丙醇加成反应的微观机制和热力学、动力学行为. 结果表明, 在苯甲醛肟与炔丙醇加成反应过程中, 8个可能反应通道的过渡态中均形成非平面五元环结构, 其中苯甲醛肟的ZE构型特征得到了部分保留, 但主要部分的键长、键角均发生了变化, 电荷也进行了重新分布. 苯甲醛肟以羟基型参与反应的4个反应通道均为吸热反应和热力学非自发过程, 它们均具有较高的反应势垒、较慢的反应速率和较小的平衡常数; 而以离子型参与反应的四个反应通道均为放热反应和热力学自发过程, 它们的反应势垒较低, 反应速度较快, 平衡常数也较大, 故苯甲醛肟应主要以离子型参与反应. 炔丙醇的两种取向对应着加成反应的两种产物, 反应达到平衡后, 3-羟甲基二氢异噁唑为主要产物.  相似文献   
959.
鲫鲤杂交F1幼鱼耗氧率与窒息点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鲫鲤杂交F1幼鱼的耗氧率、窒息点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鲫鲤杂交F1是低窒息点鱼类 ,耗氧量和耗氧率随水中氧含量的下降相应地下降 ,其最高耗氧率出现在 14 :0 0到 16 :0 0之间 ,人工养殖鲫鲤杂交F1时 ,溶氧最好能维持在 5mg/L以上 ;鲫鲤杂交F1对盐度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比重在 1.0 10以下 4 8h未见幼鱼死亡 ;其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 2 0~ 2 5℃ .  相似文献   
960.
无穷维动力系统中惯性流形和吸引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无穷维动力系统近年来的发展概况,系统地介绍了它的理论基础以及有关结果,最后就无穷维动力系统发展趋势和意义作了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