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1篇
化学   51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3篇
物理学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杨恒权  张高勇  洪昕林  朱银燕 《化学学报》2003,61(11):1786-1791
通过对介孔分子筛HMS和MCM-41表面修饰,将乙二胺基和2,4-戊二酮引入到介 孔分子筛孔道内,制备出乙二胺基和戊二酮官能化介孔分子筛。首次将烯烃环氧化 均相催化剂MoO_2(acac)_2固载到乙二胺基和戊二酮官能化介孔分子筛孔道内,制 备出新型的、易回收、可重复使用的烯烃环氧化多相催化剂。环已烯催化环氧化表 明,该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与均相催化剂MoO_2(acac)_2相当,选择性大于80%。  相似文献   
42.
具有表面活性的新型绿色离子液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离子液体作为一类新型的环境友好的“绿色溶剂”, 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 在很多领域有着诱人的应用前景. 但是具有表面活性的离子液体很少报道. 以不同链长溴代烷烃(C10~C18)与N-甲基-2-吡咯烷酮进行季铵化反应得到一系列具有表面活性的新型离子液体. 这类含有吡咯烷酮基团的离子液体不但具有离子液体的性质, 同时也具有优良的表面活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43.
不同疏水基表面活性剂溶剂化的电子结构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颜肖慈  罗明道  曾晖  张高勇 《化学学报》2004,62(19):1948-1950
用从头算法RHF/6-31G^*和Onsager溶剂模型分别优化了不同疏水端基表面活性剂阴离子溶剂化前后的几何构型,得到气态和溶剂化的总能量、电荷分布、偶极矩、极化能等.比较了它们溶剂化前后的构型变化和电子结构特征.在RHF/6-31G^*平台上探讨了不同疏水端基影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44.
张剑  敬登伟  谢克昌  张高勇 《化学通报》2003,66(12):799-806
综述了DNA在稀溶液中与表面活性剂在分子水平上的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介绍了DNA与表面活性剂的两阶段键合过程以及伴生的DNA由线圈向小球的构象变化及其理论解释。同时阐述了相关的对其微观构象变化的研究方法,如热变性实验、荧光光谱、荧光显微技术、动静态光散射等。对DNA与表面活性剂形成的复合物作为基因转染载体的前景及限制因素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45.
DNA与非离子糖基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敬登伟  张剑  张高勇 《化学学报》2004,62(6):561-566
用动态表面张力法、键合等温线、紫外光谱及荧光光谱等方法研究了不同链长烷基葡萄糖苷(APG)与DNA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APG对DNA键合可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多苷依靠多羟基结构与DNA形成动力学稳定的复合物;第二阶段:随时间延长,单苷由于其较小的空间位阻而与DNA形成能量更低的热力学稳定复合物.由平衡渗析法得到的单苷与DNA相互作用键合等温线显示,APG与DNA键合为一非协同过程.证实了其非离子氢键吸附的本质,同时也支持了DNA对胶束及预胶束的缠绕模型.紫外光谱结果证明了在APG与DNA作用过程中疏水作用的重要性.以溴化乙锭为探针,荧光光谱法研究证明,随APG链长增加,DNA构象缩拢程度加大,但即使是C2APG也仅能使DNA构象部分缩拢,推测DNA仅是部分链段对APG胶束进行包裹,其它链段仍处于伸展状态.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可使DNA构象强烈缩拢的事实相比,证明了静电作用在大分子与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中的主导性.  相似文献   
46.
合成并纯化了三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3)醚磺酸钠AE3SO3 [CnH2n+1(OE)3SO3Na (n=12, 14, 16)].用我们建立的定量结构-性质相关(QSPR)模型预测它们的cmc值,其结果与表面张力测定的实验值相吻合;并用QSPR计算分子中嵌入0~5个EO基团的C12ESO3的cmc值,表明EO具有疏水性.从Klevens经验公式和有机概念图均得出,EO链对AE3SO3疏水性的贡献随烷基链长增加(n=12~16)而逐渐减弱,3个EO基团分别相当于2.4, 2.3, 2.2个CH2的疏水作用.热力学计算表明,在C12SO3中引入第1个EO后,胶束形成的ΔG°mic下降约3 kJ/mol,相当于1个CH2的疏水作用,而第2和第3个EO的引入使ΔG°mic下降约2 kJ/mol,即每个EO基团相当于1/3个CH2的疏水作用;说明随着分子中EO数增加,每个EO基团的疏水性减弱,亲水性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长期被认作是亲水基团的EO也具有一定的疏水性.  相似文献   
47.
有机盐对水/AOT/醇反相微乳体系电导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二(2-乙基己基)琥珀酸酯磺酸钠(AOT)为表面活性剂研究了以正构醇(己醇、庚醇、辛醇、癸醇)为连续相的微乳体系的电导行为, 结果表明只有水/AOT/癸醇体系有水诱导的电导渗滤现象. 研究了有机盐(胆酸钠、水杨酸钠)及温度对电导行为的影响, 发现庚醇、辛醇体系电导率随胆酸钠浓度的增加而减小, 而癸醇体系电导率不受影响; 庚醇、癸醇体系的电导率随水杨酸钠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在5~40 ℃范围内lnσ(电导率的自然对数)与温度成很好的线性关系, 无论有机盐存在与否都没有温度诱导的渗滤现象. 根据Arrhenius-type公式估算了体系的电导活化能.  相似文献   
48.
摘要绿色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C12G 1.46具有混合糖苷组成, 将其分别与十二烷基三氧乙烯磺酸钠C12E3S、 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12TAC、 三硅氧烷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E-6、 聚醚类表面活性剂 TMN-6复配, 在25 ℃下测定它们在0.1 mol/L NaCl溶液中的表面活性, 通过其混合表面层和混合胶束的分子交换能(ε, εm)的计算得出如下结论: (1) C12G1.46的活性高于C12G1和C12G2, 即烷基混合糖苷的活性高于相同烷基的纯糖苷的结论得到了进一步证实. 利用MM2分子力场计算的能量数据可合理地解释这种混合产品活性提高的原因. (2) 在该烷基混合糖苷的二元体系溶液中, 对其表面吸附和胶束化两个过程的顺序问题进行探讨, 一种情况是先建立表面吸附, 再形成胶束(C12G1.46/BE-6 和 C12G1.46/TMN-6 体系); 另一种情况是表面吸附和胶束化同时进行(C12G1.46/C12TAC和C12G1.46/C12E3S体系).  相似文献   
49.
超临界二氧化碳微乳液中的表面活性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在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_2)下形成微乳液的原理和概念,并且按照所应用各种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点对其在SC-CO_2下形成微乳液的能力分别进行比较和归纳,为今后筛选和设计在SC-CO_2下形成微乳液的表面活性剂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50.
模板剂对全硅MCM-41介孔分子筛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别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十六烷基三乙基溴化铵作为模板剂,硅溶胶为硅源,用水热晶化法在碱性(NaOH)介质中合成了MCM-41介孔分子筛样品.通过XRD、N2吸附-脱附、TG-DTA、IR等测试手段对这两种样品进行了对比表征分析.考察了两种不同模板剂对其晶体结构、比表面及孔径大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做模板剂,采用大头基的十六烷基三乙基溴化铵可以合成较大孔径和孔容(分别为4.72 nm和1.14 cm3•g-1)的MCM-41介孔分子筛,而且具有较窄的孔径分布,因此对于合成大孔径的介孔分子筛MCM-41,十六烷基三乙基溴化铵是一种很好的模板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