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207篇
化学   360篇
晶体学   11篇
力学   34篇
综合类   20篇
数学   64篇
物理学   38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选取硝化甘油(NG)和氧化铝(Al_2O_3)分别作为推进剂中的含能增塑剂和燃料表面的模型,研究了含硝酸酯类增塑剂与推进剂中燃烧剂表面的微观作用机理.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和全电子双数值基组研究了NG在α-Al_2O_3(0001)和γ-Al_2O_3(110)表面的吸附作用.计算结果表明,NG可以在α-Al_2O_3(0001)和γ-Al_2O_3(110)表面发生强烈化学吸附;吸附导致相应的O—NO_2键被明显拉长并断裂,无能垒自发产生NO_2自由基,该解离过程放出大量的热,吸附能高达约175.7 kJ/mol;NG在完全羟基化的α-Al_2O_3(0001)和γ-Al_2O_3(110)表面上的吸附明显减弱,从强烈的化学吸附转变成以氢键作用为主的物理吸附,吸附能只有约50.0 kJ/mol;而在部分羟基化的α-Al_2O_3(0001)和γ-Al_2O_3(110)表面上可以同时发生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且两种机制并不存在明显的协同或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72.
大理岩动态拉伸强度及弹性模量的SHPB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伟  谢和平  王启智 《实验力学》2005,20(2):200-206
提出了获取脆性材料动态拉伸强度及弹性模量的实验步骤及相关记录数据的分析方法。利用直径为100mm的分离式Hopkinson压杆径向冲击巴西圆盘和平台巴西圆盘试样,测试了大理岩在高应变率加载下的动态力学性能。应力波加载下动态劈裂拉伸圆盘在试样中心产生了约45/s的拉伸应变率。分析了实验的有效性并考虑了试样两个端面应力波波形差异的影响以提高实验结果的精度。结果表明准静态下的公式可适用于动态劈裂拉伸实验;大理岩的动态拉伸强度及弹性模量比静态时有明显的增加。  相似文献   
73.
在离子液体{[bmin]BF4}中,以咪唑-1-基乙酸盐酸盐为原料,通过缩合和水解反应合成了新药唑来膦酸钠,总收率60.0%,纯度99.8%,其结构经1HNMR和IR表征。[bmin]BF4可回收套用。  相似文献   
74.
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胶囊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李伟  路福绥  郭雯婷  李慧 《应用化学》2010,27(12):1381-1385
以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壁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胶囊,研究了三聚氰胺与甲醛的质量比、芯壁比、乳化剂、搅拌速度与时间、pH值、温度等因素对微胶囊形成的影响,对制备的微胶囊进行了表征,测定了甲维盐微胶囊化前后的光解率。结果表明,三聚氰胺与甲醛质量比为1∶2、芯材与壁材质量比为3∶2、以质量分数1%羟乙基纤维素(HEC)为乳化剂、在1000r/min搅拌速度下、pH=5.0和50℃保温2h可制备出形貌较好、平均粒径4.4μm的甲维盐微胶囊。红外光谱分析证明,甲维盐已完全被包覆在微胶囊中。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缓释性能良好。光解实验表明,微胶囊化可有效降低甲维盐原药的光解。  相似文献   
75.
聚合物分散剂对氟铃脲水悬浮剂流变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控制应力流变仪研究了聚合物分散剂苯乙烯丙烯酸无规共聚物(MOTAS)用量、分子量及氟铃脲质量分数等对氟铃脲水悬浮剂流变性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以聚合物MOTAS为分散剂制备的氟铃脲水悬浮剂的流变行为符合Herschel-Bulkley模型。 在固定氟铃脲质量分数为20%时,当分散剂质量分数≤3.0%时,流动行为指数n≤1.0,悬浮体系表现为假塑性流体,当分散剂质量分数≥3.5%时,流动行为指数n≥1.0,悬浮体系具有胀塑性流体特征。 氟铃脲水悬浮剂的流变参数屈服值τH与分散剂MOTAS和氟铃脲的加入量有关。 分散剂MOTAS质量分数≤2.5%时,分散剂在氟铃脲颗粒界面吸附很少,裸露的氟铃脲颗粒界面间相互搭接,具有较大的屈服值τH;当分散剂加入质量分数为3.0%时,分散剂可在氟铃脲颗粒界面形成饱和吸附,若再增加分散剂用量,多余分散剂在悬浮的氟铃脲颗粒间形成搭接,使其屈服值τH增大。 在MOTAS分散剂的分子量在10 000~30 000范围内时,MOTAS分子量愈大,所制得的氟铃脲水悬浮剂的表观粘度和屈服值τH愈小,流变行为指数n虽略有增加,但均小于1,没有改变“剪切变稀”的假塑性特征。  相似文献   
76.
刘霞  李伟  范小娜  糜志远 《光谱实验室》2011,28(5):2643-2645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普卢利沙星胶囊含量的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0.01mol.L-1盐酸溶液为溶剂,测定波长为280nm。在10—100μg.mL-1浓度范围内,主峰面积与相应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重复测定峰面积平均值为1215.9(n=6),相对标准偏差为0.7%。平均回收率为99.77%(n=9),相对标准偏差为0.26%。该方法准确简便、重复性好,可作为普卢利沙星胶囊含量测定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7.
李伟 《中国科学:数学》2014,44(3):211-220
代数周(Chow)形式和代数结式是代数几何的基本概念,同时还是消去理论的强大工具.一个自然的想法是在微分代数几何中发展相应的周形式和结式理论.但是由于微分结构的复杂性,在本文的研究工作之前,微分结式只有部分结果,而微分周形式与稀疏微分结式理论一直没有得到发展.本文的主要结果包括:第一,发展一般(generic)情形的微分相交理论,作为应用,证明一般情形的微分维数猜想.第二,初步建立微分周形式理论.对不可约微分代数簇定义微分周形式并证明其基本性质,特别地,给出微分周形式的Poisson分解公式,引入微分代数簇的主微分次数这一不变量并证明一类微分代数闭链的周簇和周坐标的存在性.作为应用,首次严格定义微分结式,证明其基本性质.第三,初步建立稀疏微分结式理论.引入Laurent微分本性系统的概念,定义稀疏微分结式,证明其基本性质,特别地,引入微分环面簇的概念,给出稀疏微分结式阶数和次数界的估计,并基于此给出计算稀疏微分结式的单指数时间算法.  相似文献   
78.
研究了Gauss(高斯)白噪声激励下具有分数阶导数阻尼的非线性随机动力系统的非平稳响应.应用等价线性化方法将非线性系统转化为等价的线性系统,之后采用随机平均法获得系统响应满足的FPK(Fokker-Planck-Kolmogorov)方程,其中分数阶导数近似为一个周期函数.使用Galerkin方法求解FPK方程进而得到系统的近似非平稳响应.数值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9.
以0.1mol.L-1高氯酸为滴定液,结晶紫为指示剂,用非水滴定法测定普卢利沙星。重复测定普卢利沙星含量平均值为99.4%(n=6),相对标准偏差为0.1%。该方法准确简便、重复性好,可作为普卢利沙星含量测定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0.
平面应变条件下孔洞化不稳定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考虑平面应变条件下,由一类推广的幂次neo—Hookean材料组成的内部分布温度场的圆柱体在轴向和径向载荷作用下的孔洞化不稳定性问题,研究中发现当材料参数满足一定的条件时,存在着一个载荷临界值,当外加载荷大于该临界值时,圆柱体中心将出现一个圆柱形的孔洞,即发生了孔洞化不稳定性现象并详细讨论了温度和材料参数对孔洞化极限载荷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