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7篇
化学   21篇
力学   2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12篇
物理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In situ compatibilization of low density polyehylene (LDPE) (30%) and nylon-6(70%)blends through one-step reactive extrusion using t-BuOOH as an initiator and low molec-ular weight interfacial agents as compatibilizers was studied. The compatibilizer containeda long chain bydrocarbon, double bond and two polar functional groups which was capableof reacting with both LDPE and nylon-6 in the presence of initiator to form a copolymerat the interface of the two polymer phases. The extruded blends exhibited significant en-hancement in their compatibility based on morphological, thermal analysis and mechanicalstudies. The effect of the hydrocarbon chain length and structure of the functional groupof the compatibilizer was also examined. It was found that blends prepared by using thecompatibilizer containing longer hydrocarbon chain and amide group had better mechanicalproperties.  相似文献   
32.
研究了PVK/PNB掺杂中两种聚合物的相互作用,发现PNB比TNF能更有效地与PVK形成电荷转移复合物,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PVK原来的电学性质。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大,该体系逐渐从半导体特性向导体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33.
共轭/非共轭嵌段聚苯撑乙烯(PPV)类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活性中间体直接引发共轭/非共轭单体聚合的新方法合成了3种PPV嵌段共聚物;用核磁共振谱和FTIR光谱确定了共聚物的结构.引入非共轭片段PS缩短了PPV共轭链的长度,改善了聚合物的溶解性和可加工性.荧光光谱结果表明,嵌段聚合物可使发射峰蓝移,发光的量子效率明显提高,进而调节了发光颜色.  相似文献   
34.
一种新型吡啶铱配合物的合成及谱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苯基吡啶(ppy)、三水合氯化铱(IrCl3·H2O)和对乙烯基苯甲酸(VBA)配位,得到铱配位物Ir(ppy)2(VBA),并通过元素分析、FTIR光谱及1H NMR谱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此外还研究了其吸收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结果表明:配合物在400nm和450nm处存在单重态和三重态的吸收峰,在528nm处有较强的金属配合物三重态的磷光发射峰,显示为一种绿色磷光材料.  相似文献   
35.
通过Feldman-Katok引入了FK Li-Yorke混沌和FK Proximal对,并且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证明如果一个拓扑动力系统是FK敏感的,并且含有一个由传递点和周期点组成的FK Proximal对,则它是FK Li-Yorke混沌的.  相似文献   
36.
利用模板法制备大孔SiO2材料,而后借助水热合成法在孔道中生长ZnO纳米线,得到新型纳米复合材料(SiO2/Zn ONWs).采用静电吸附法将酪氨酸酶(TYR)固定在纳米复合载体上,用于L-多巴合成.从扫描电子显微镜中观察到ZnO纳米线在孔道中呈现无规线团形貌,且分布均匀. TYR在SiO2/ZnO NWs上的最大负载量高达162.3 mg·g-1,约是纯大孔SiO2载体3倍,且远高于其他固定化TYR系统.利用固定化TYR进行L-多巴合成,在最优反应条件(35℃、p H 6.0、L-抗坏血酸浓度10 mmol·L-1)下催化1.5 h, L-多巴的产率可达70.2%.固定化TYR展现良好的储存稳定性,储存28 d仍保持78.6%的相对活性,远高于游离状态TYR,并可重复使用,经历10个循环后仍能保持42.1%的L-多巴产率.  相似文献   
37.
阻尼与纵向共振对结构动力稳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导了有阻尼与发生纵向共振时柱状结构的动力稳定计算公式 ,计算了水中平台动力失稳区间 ,探讨了阻尼与纵向共振的影响 ,得出了一些有应用价值的结果  相似文献   
38.
大尺寸TiO2/SiO2大孔材料的制备及光降解性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先以三维骨架聚合物为整体型模板,利用硅酸酯原位溶胶-凝胶过程并结合高温烧结的方法制备出大尺寸大孔径的SiO2载体,然后通过钛酸丁酯溶液浸渍、原位水解、煅烧制备出大尺寸的TiO2/SiO2大孔材料并用SEM、TEM、FTIR、XRD和XPS对其表征,结果表明SiO2载体具有三维连续的超薄层,TiO2以纳米薄层方式均匀地沉积在SiO2的三维超薄层上,形成TiO2/SiO2/TiO2三层夹心结构,层与层界面存在Si-O-Ti键,同时复合结构提高了TiO2由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的转变温度.以甲基橙为目标降解物考察不同条件下制备的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采用复合材料吸入甲基橙溶液的方式,并借助甲醇萃取手段研究光降解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光降解催化活性,当焙烧温度为600℃和TiO2的负载量为54.5wt%时,其活性最大且降解速率常数达到1.78 h-1.  相似文献   
3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