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60篇
化学   102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数学   11篇
物理学   5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66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高压下Al0.77Mn0.19Yb0.04合金准晶T相的形成及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静高压(4.2GPa)熔态(1300℃)淬火(10~2℃/S)方法,对含稀土的铝锰合金Al_(0.77)Mn_(0.10)Yb_(0.04)进行了研究。首次发现了准晶T相的形成。利用选区透射电子衍射技术,对合金中准晶态的结构对称性进行了观察和分析。根据X射线和电子衍射对其衍射峰进行了指标化。使用扫描电镜和能谱技术进行了成份分析。  相似文献   
32.
零除数问题     
在高等数学里每提到一个分数(或分式)时,常在它的后面附加一句分母不等零的说明.这件事对于研究高等数学的人来说,差不多是只要写出一个分数(或分式)以后,很自然地就会这样作的.但这件事--为什么分母不能是零呢?--对于没有学过高等数学和虽学过它而概念不够清楚的人,或是完全不知道,或是不知道它的究竟;因此,在中等学校和小学里,这个问题在教学上时常引起不正确或甚至完全错误的概念和结果.因此,我认为现在说明这个问题,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33.
通过采用碳酸镧(铈、镨)为前驱体,经氟化、高温焙烧、机械湿磨的方法得到稀土抛光粉,研究了不同掺镨量对稀土抛光粉的物相结构、表面形貌、粒度、密度、抛蚀量的影响。通过XRD分析得出结论:La2O3,Pr6O11固溶于CeO2的晶格结构中,并且出现了新的物相LaOF;随镨掺量的增大,LaOF的衍射峰强度不断增加,晶化程度不断增加;CeO2的XRD特征峰向左偏移,晶胞参数变大,晶面间距变大。通过粒度分析得出结论:随镨掺量的增加,抛光粉的中位粒径出现了先减小后增大的规律性变化。通过抛蚀量测试得出结论:随镨掺量的增加,抛光粉的抛蚀量出现了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掺镨稀土抛光在镨含量为4.8%时,具有最小的中位粒径、较好的表面形貌和最大的抛蚀量。  相似文献   
34.
为了改善流动法测定催化剂活性的实验,采用浸渍-煅烧法和共沉淀.煅烧法分别制备了CuO—ZnO/Al2O3和CuO—ZnO—NiO/Al2O3催化剂,并与传统的ZnO/Al2O3进行了比较。发现采用浸渍一煅烧法制备的CuO—ZnO—NiO/Al2O3催化剂的低温催化活性最高。实验表明,采用新型CuO.ZnO—NiO/Al2O3催化剂可将甲醇分解的实验温度降低100%,且实验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5.
邻苯二甲酸钙的热分解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热重和示差扫描量热分析法研究了-水合邻苯二甲酸钙的热分解过程。其热分解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在160~260℃脱水生成无水盐; 在460~780℃分解生成CaCO~3.C; 在780~900℃生成CaO和CO。用粉未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色-质联用分析法表征了各阶段热分解产物的组成和结构。讨论了热分解产物的自由基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36.
本文采用流变相反应法合成了具有很强红色发光的α-噻吩羧酸锌铕复合物,测定了样品的粉末X-射线衍射数据,热重曲线,紫外、红外光谱、激发和发射光谱,讨论了硫杂环和锌对铕离子特征发射的影响。α-噻吩羧酸锌铕复合物中锌能增加铕离子的特征发射强度,硫杂环能增强铕离子发光的效率。  相似文献   
37.
用流变相反应法合成了水杨酸镧和掺杂Tb3 的水杨酸镧 ,通过元素分析 ,TG ,DTA ,X射线粉末衍射及红外光谱分析确定了水杨酸镧的组成、晶体结构和羧酸根与金属离子的配位方式 ,测定了掺杂Tb3 的水杨酸镧的激发和发射光谱 ,并对其发光特性进行了讨论。X射线粉末衍射表明该化合物为具有层状结构的单斜晶系 ,晶胞参数为 :a =2 1 6 0 1 0 ,b =1 3 80 1 5 ,c =3 81 0 3 ,β=97 1 1° ,V =1 1 2 7 2 3 ,Z =2 ,ρcal =1 6 2 1g·cm-3 ,ρexp =1 6 5 3g·cm-3 。掺杂Tb3 的水杨酸镧固体样品在紫外光激发下可观测到很强的三价铽离子的绿色发光 ,其中5D4→ 7F5的跃迁发射最强。  相似文献   
38.
本文研究了费米气体在调制缺陷的一维环形光晶格中的超流特性.在流体动力学模型和两模近似下,整个系统的动力学性质可以等效为单摆模型的哈密顿量,从而得到系统发生超流相变的临界条件ρc .系统在BEC-BCS整个渡越区中,临界原子数密度将使得系统存在缺陷导致阻尼的正常态之外的另一种状态,即平面波连续穿过缺陷的超流态.系统的超流特性依赖于缺陷的强度、类型以及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并且由于缺陷与原子间相互作用的耦合,系统在BCS端更容易维持超流态。  相似文献   
39.
采用动电位极化、循环伏安、交流阻抗和扫描电镜等技术研究了钽在四乙基氯化铵(TEA)乙醇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在循环伏安曲线的扫描初期,电极表面因存在一薄层氧化物膜而使得电流密度缓慢增 加.后来钝化膜因受到氯离子的攻击而被击穿,即点蚀.扫描电镜图很好地显示出蚀孔的生长过程.点蚀电位随着TEA浓度的增加而下降,随着水含量的增加而上升.在所研究的温度范围内,电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为36 kJ/mol.所有电极电位下的交流阻抗图谱都包含两个时间常数,钝化膜电阻和电荷传递电阻均随电极电位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40.
丙烯氨氧化Mo-Bi-Fe-P/海泡石负载型催化剂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