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9篇
  免费   572篇
  国内免费   762篇
化学   1450篇
晶体学   97篇
力学   281篇
综合类   83篇
数学   435篇
物理学   1337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7篇
  1963年   5篇
  1960年   4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孙银星  绪广林  侯丙波  敖桂珍 《合成化学》2015,23(12):1175-1177
以马尿酸为原料,与取代苯甲醛经Erlenmeyer环合反应合成了8个噁唑酮类化合物(3a~3h),其结构经1H NMR, FT-IR和HR-MS确证。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结果表明:3f[4,3,5-二甲氧基甲撑基)-2-苯基-4H-5-噁唑酮]抗炎活性最好,其抑制率为50.3%,优于阿司匹林(41.5%)。  相似文献   
992.
合成了一种新的有机非线性光学(NLO)材料1-(芘-1-基)-3-(4-甲氧基苯基)丙烯酮(PMPAK),通过1H NMR、IR、HR-MS和元素分析表征其结构。 以Nd:YAG-Laser System作为光源,激光波长450 nm,脉冲宽度4 ns(FWHM),采用4f相位相干成像技术测定了PMPAK的三阶NLO性质并确定了相关参数:非线性折射率n2=-1.84×10-16 m2/W,非线性吸收系数β=2.53×10-9 m/W,非线性极化率χ(3)=1.137×10-10 esu。  相似文献   
993.
以金属醋酸盐为原料, 尿素为沉淀剂, 采用水热法辅助高温煅烧制备了三维微纳结构富锂锰基层状材料Li1.2Mn0.54Ni0.13Co0.13O2. 通过调整反应溶剂实现了镍钴锰碳酸盐前驱体向球状和纺锤体状的导向性生长. 其中纺锤体状富锂材料在0.1C倍率下首次放电容量接近300 mA·h/g, 在5C大倍率下放电容量能够达到92 mA·h/g, 在0.5C倍率下循环70周容量保留率能够达到85%.  相似文献   
994.
为了制备一种高选择性生产生物航空煤油的加氢异构化/加氢裂化催化剂,分别研究了酸和碱改性对分子筛SAPO-11的结构性质和酸性质的影响.当采用适当的磷酸浓度(0.3 mol·L^(-1),样品X2)时,样品具有良好的结晶度(64%)、外比表面积(204 m^(2)·g^(-1))和介孔体积(0.412 cm^(3)·g^(-1)),且均远高于对比样品.而最佳氢氧化钠浓度(0.5 mol·L^(-1),样品Y4)也显示出样品良好的结晶度、外比表面积和介孔体积(分别为77%、169 m^(2)·g^(-1)、0.416 cm^(3)·g^(-1)).通过XRD、NH3-TPD、SEM和IR对催化剂进行了详细的表征.Py-IR分析结果表明,样品的Bro¨nsted酸位点经过磷酸修饰和碱修饰后转化为Lewis酸位点.采用正十六烷对催化剂的加氢裂化/异构化性能评价表明,磷酸改性和碱改性可以提高正十六烷的转化率和产物的异正比,原因是酸碱处理提供了优化的外比表面积、介孔度和酸性质.对于长链正构烷烃的催化反应而言,增加分子筛的介孔度,也就是增加了分子筛的外比表面积,这减少了传质阻力,有助于增加长链烷烃与活性催化位点接触的频率,从而显著提高了Pt/SAPO-11对正十六烷的加氢异构化/加氢裂化能力,提高了生物航空煤油组分的产率.  相似文献   
995.
碳点作为一种新型碳纳米材料,由于其出色的光学性能、低毒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易修饰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为了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几种用以调控碳点光学性能的方法已被提出,例如杂原子掺杂、半导体量子点掺杂、聚合物钝化和改性以及主-客体构建。其中,杂原子掺杂是通过单原子或多原子引入电子给体或受体改变其相邻碳原子的电子密度来增加荧光强度;半导体量子点也可与碳点进行复合提升电子分离效率而起到荧光增强的效果;就聚合物改性而言,聚合物不仅可以对碳点表面实施钝化和功能化,而且其固态(或固化)薄膜可以提供紧密的空间促进碳点表面的辐射跃迁起到荧光增强的效果。此外,由碳点-染料和多孔材料-碳点构成的两种主要的主-客体结构中,前者不仅对碳点的荧光发射强度有着促进的作用,更使得碳点具备了显著的红/近红外荧光发射性能,后者对固态发光碳点不仅提供了可能性和设计的灵活性,且为打开碳点新的应用领域提供了机会。本文将围绕四种碳点功能化的方法逐步展开讨论,并介绍相应碳点的光学性能、发光机理和潜在应用;论述功能化碳点的研究现状,并展望功能化碳点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96.
金属离子的光催化去除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刘守新  孙承林 《化学通报》2004,67(12):898-903
利用光催化剂表面的光生电子或空穴等活性物种,通过还原或氧化反应去除水相中的金属离子,是与环境保护、贵金属回收或金属担载催化剂制备相关的重要过程。笔者结合半导体的结构特征,综述了利用光催化还原反应或氧化反应,对铬、汞、铜、镍、银及铂、钯等贵金属和锰、铀等的光催化去除效果,介绍了该技术在处理金属离子混合体系实现金属分离过程的应用。结合有关实验数据,对一些可能反应机制进行了探讨。对与环境保护及其它相关工艺过程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997.
掺杂Ce的TiO_2纳米粒子的光致光及其光催化活性   总被引:26,自引:6,他引:26  
采用sol-gel法制备了纯的和掺杂不同量Ce的TiO_2纳米粒子,并利用XRD, TEM,BET,XPS和PL光谱对样品进行表征,主要考察焙烧温度和含量对掺杂Ce的 TiO_2纳米粒子性质以及光催化降解苯酚活性的影响,并探讨了Ce的掺杂对TiO_2相 变的作用机制以及PL光谱与光催化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掺杂的Ce~(4+)没有进 入到TiO_2晶格中,而是以小团簇的CeO_2化学态均匀地弥散在TiO_2纳米粒子中, 这可能导致了Ce的掺杂对TiO_2的相变有很大的抑制作用;Ce的掺杂没有引起新的 光致发光现象,而适量Ce的掺杂能够降低TiO_2纳米粒子PL光谱的强度,这是因为 掺杂的Ce~(4+)易于捕获光生电子而生成Ce~(3+);600℃处理的掺杂Ce的TiO_2纳米 粒子表现出较高的光催化活性,这说明600℃是比较合适的焙烧温度,而掺杂不同 量的Ce的TiO_2样品的光催化活性顺序是:3 mol%>4 mol%>2 mol%>5 mol%>1 mol%>0 mol%,这与它们的PL光谱强度的顺序是相反的,即PL光谱强度越低,其 光催化活性越高,这说明PL光谱与其光催化活性间有着必然的联系,这是因为掺杂 剂Ce~(4+)能够捕获光生电子,在光致发光过程中使PL光谱强度下降,而在光催化 反应过程中使有机污染物加快氧化。  相似文献   
998.
改性壳聚糖的制备及其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用对羟基苯甲醛、水杨醛和香草醛对壳聚糖进行了修饰.探讨了产物对微量Hg2+,Pb2+,Au3+,Cu2+,Ag+,Cr3+,Cd2+,Ni2+和Zn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改性后的壳聚糖具有不易流失、易再生的特点,并且对离子的去除率较高,尤其对Hg2+,Pb2+和Au3+,去除率更高.  相似文献   
999.
LB技术在纳米粒子组装中的应用;LB技术; 组装; 纳米粒子  相似文献   
1000.
应用固相萃取和气相色谱技术建立了河水和海水中36种常用农药(7种有机氯、11种有机磷、8种拟除虫菊酯、4种酰胺、2种苯胺和4种唑类杂环)的分析方法.采用Oasis HLB柱为水样富集萃取柱,考察了洗脱溶剂、上样体积、pH值和离子强度等因素对萃取效果的影响,采用无水硫酸钠和NH2柱进行除水和净化.目标农药在0.9 ~2 600 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以PCB103为内标物,2,4,5,6-四氯间二甲苯、环氟菌胺和氟丙菊酯为替代物,实际河水、海水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62% ~124%、64% ~132%,相对标准偏差(n=3)分别为0.2% ~9.6%、0.1% ~12.2%;方法检出限为0.10 ~1.0 ng/L.方法快速、灵敏、准确,已成功应用于福建九龙江入海口表层水样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