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36篇
化学   72篇
晶体学   5篇
力学   13篇
综合类   19篇
数学   38篇
物理学   8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γ-Fe2O3纳米粒子的(湿)固相研磨法制备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聚乙二醇(PEG-400)存在下,于室温下研磨适量FeCl3与NaOH的混合物制备了γ-Fe2O3纳米粒子.所得各样品用XRD,Mossbauer谱,TEM,Tg-DTA和FTIR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研磨后的样品经60℃干燥2h后即可得结晶较差的γ-Fe2O3纳米粉体,经450℃热处理1h后得粒径约为30nm结晶较好的γ-Fe2O3纳米粒子,经500℃热处理1h后得到粒径约为40nm、结晶完好的γ-Fe2O3纳米粒子.  相似文献   
172.
应用商业软件ANSYS CFX 计算了等离子体热通量和液态锂流速对自由流动液态锂温度分布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导向槽中心附近液态锂温度较高,冷却水入口和出口对应位置液态锂温度最低。液态锂出口温度随着等离子体热通量的增大而线性升高,冷却水流速为1.5m·s−1,热通量分别为0.1MW·m−2 和1MW·m−2 时,液态锂在出口处对应的温度分别为255.3°C 和458.6°C。增大液态锂流速,导向槽内液态锂的温度逐渐降低,但温度变化的幅度较小。计算结果对液态锂回路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73.
HdeA是一种定位于细菌周质的分子伴侣,在维持蛋白质稳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往对HdeA的研究主要是在体外条件下进行,限制了人们对HdeA在天然环境下发挥作用机制的理解.细菌外膜囊泡是细菌自发分泌到胞外环境的外膜囊泡,其内容物与周质环境相似.本研究将HdeA富集到细菌外膜囊泡(OMVs)中,通过核磁共振波谱研究HdeA在OMVs中的构象变化.结果表明,HdeA在其原位环境中表现出酸依赖性的构象变化.在低pH条件下HdeA主要通过S15、W16、T17、S27、T32、E36、G54、T57、C66、Q71、F74及D83等残基启动其分子伴侣功能.此外本研究也为原位研究其它周质分子伴侣的功能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4.
光动力疗法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手段已广泛应用于肿瘤的临床治疗。然而其疗效却深受紫外-可见光组织穿透深度的限制。镧系掺杂上转换纳米颗粒可以将近红外光转换为紫外-可见光,被广泛用于与传统光敏剂结合实现更为高效的光动力治疗。近年来,以上转换纳米颗粒和光动力疗法为基础的肿瘤联合治疗研究备受关注,本文重点介绍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5.
利用脉冲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LIBS)结合SEM、EDX和维氏硬度(HV)等分析手段,分析了316L不锈钢在350℃的液态锂中静态腐蚀500h后的腐蚀特性。微观形貌分析表明:样品存在较明显的晶间腐蚀,其腐蚀层厚度约为2.7μm。硬度分析表明:腐蚀后表面硬度值约HV234.72,约是腐蚀前硬度值的0.78倍。LIBS组分分析表明:经液态锂腐蚀后的样品表面Ni、Cr等元素含量相对减少;在被腐蚀区域Li元素含量随激光击打深度的增加而减少,而Ni、Cr等元素含量与之近似呈成正比递增;母材区Li元素的渗透深度约3.5μm,约是焊缝区的0.6倍。  相似文献   
176.
177.
根据[1~2]中提出的离散型固体力学及其变分原理的基础上,本文形成四种类型的元素的边界积分变分定理.当进行断裂分析时,可用它们计算沿裂纹边界法线方向的能量释解率;在有孔洞时,当在孔洞边界存在或不存在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可用它们计算沿孔洞边界法线方向的能量改变量;当进行离散分析时,也可以用来建立离散方程.以便求解待解函数值.并且由本文分析可知,在[3]中提出的J积分形式是不确切的.  相似文献   
178.
Hopfield网络解TSP的改进算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Hopfield网络解施行商问题(TSP)经常出现无效解和局部优化解,本文给出置换矩阵的满足一定条件的元素Vxi作为初始值,以便得到有效解。此外,还利用较大的步长所产生的误差和对当前解必须或等于已有解的要求,使计算结果能从局部优化解达到全局最优解。大量的模拟实例表明,该算法具有迭代次数少,收敛速度快,易获得有效解和全局最优解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9.
采用背散射电子扫描显微镜、电子衍射能谱和X射线衍射等分析方法,研究了浸泡在300~700℃的液态锡(Sn)中24h后的低活化马氏体/铁素体钢CLF-1的腐蚀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在所有测试温度下液态锡对CLF-1钢表面均有不同程度的腐蚀,主要腐蚀机制为化合溶解腐蚀。铬(Cr)以单质形式溶解沉淀,液态锡与铁在CLF-1钢表面反应生成由铁锡化合物构成的腐蚀层。当温度低于500℃时,腐蚀层厚度近似为一常量,约8μm,化学成分为FeSn2。当温度高于500℃时,腐蚀层厚度随温度线性增加,腐蚀层呈双层结构,分别为CLF-1边界处的FeSn层和覆盖在其表面的FeSn2层。  相似文献   
180.
模拟水中白铜B30耐蚀性影响因素的光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动电位伏安法和光电化学方法对模拟水中白铜B30耐蚀性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白铜B30表面膜显示p-型光响应, 光响应来自电极表面的Cu2O层, 在模拟水溶液中表面膜的半导体性质会发生转变, 由p-型转为n-型; 在不同 Cl, SO42-浓度的模拟水溶液中, 电位正向扫描时呈现阳极光电流, 电位负向扫描时随着Cl, SO42-离子浓度的增加, 光响应由p-型向n-型转变, 阳极光电流峰面积与阴极光电流峰面积之比增大, 耐蚀性能降低; 随着温度的升高, 白铜B30的耐蚀性能降低; 在pH=7~9之间, 其耐蚀性能随着pH的升高而提高, 当pH>9时, 其耐蚀性能随着pH的升高呈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