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180篇
化学   295篇
晶体学   5篇
力学   26篇
综合类   15篇
数学   38篇
物理学   19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1.
Vomnoi结构与一些自然结构十分相象,早在17世纪,Descartes就在他的著作中采用了类似Vomnoi结构的图形来表示太阳系及其环境中的物质分布.Vomnoi图(如图1所示)的概念来自于计算几何,设有平面空间点集合A={a1,a2,……an},其中ai=(xi,yi),对于任意一个ai,满足|P-ai|≤min |P-aj|(j=1,2,……,n;j≠i)的点P=(x,y)的轨迹称为点集A的vomnoi图.  相似文献   
212.
提出了对NEA光电阴极的Cs-O层厚度进行在线测试方法,介绍了NEA光电阴极评估系统的结构,随后介绍了在NEA光电阴极制备过程中的光谱响应的变化,得到了响应曲线。通过对响应曲线的在线测试,以获得NEA光电阴极Cs—O层的最佳厚度,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213.
娄文勇  郭强  郁惠蕾  宗敏华 《催化学报》2009,30(12):1276-1280
 采用近平滑假丝酵母细胞用于催化乙酰基三甲基硅烷不对称还原反应, 可高选择性地生成 (R)-1-三甲基硅乙醇. 结果表明, 固定化于海藻酸钙的细胞催化该反应的产物收率比游离细胞的高. 不同辅底物对该反应的影响显著, 以葡萄糖为辅底物时, 反应的初速率较快, 产物收率较高. 该反应的最适条件为: 辅底物 (葡萄糖) 浓度 110 mmol/L, 振荡速度 180 r/min, 缓冲液 pH 值 6.0, 反应温度 30 oC, 底物浓度 20 mmol/L. 在此反应条件下反应的初速率、产物收率和产物的 ee 值分别为 11.4 μmol/h, 96.5% 和 99.9%.  相似文献   
214.
以环氧氯丙烷为桥接, 将具有较强给电子能力的芳叔胺(ATA)结构引入香豆素衍生物C分子中, 通过芳叔胺结构的光化学促进作用加速香豆素基元的光二聚反应. 用紫外(UV)和荧光(FL)光谱等手段对该香豆素衍生物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 芳叔胺结构的引入可有效增强香豆素基元在260-400 nm之间的吸收. 紫外点光源光二聚反应实验表明, 芳叔胺结构的引入使香豆素基元的光响应性能得以大幅增强, 在相同光照条件下, 其在匀速反应区间内对光照时间的依赖性的斜率高达6.47, 光二聚反应程度达到80%时所需光照时间仅为29 s.  相似文献   
215.
申乾宏  黎胜  宗建娟  杨辉 《无机化学学报》2009,25(11):1908-1911
利用沸水处理有机钛前驱体球较为便捷地制备出结晶二氧化钛多孔球,采用XRD、SEM和TEM对二氧化钛球进行表征,并探讨了二氧化钛球锐钛矿纳米晶形成以及形貌变化的机理。结果表明:延长沸水处理时间有利于多孔结构的形成和纳米粒子的晶化,随处理时间的增加,前驱体球表面变得越来越粗糙,二氧化钛结晶度也逐渐增强。其形成机理主要归因于沸水处理过程中有机钛前驱体球原位发生的完全水解和聚合。  相似文献   
216.
以甲烷为前驱体,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 PECVD)技术沉积类富勒烯碳基( FL-C∶H)薄膜于单晶硅基底材料表面。利用高分辨透射电镜( HRTEM)和拉曼光谱仪( Ramman)对薄膜的结构形貌进行表征;通过原位纳米力学测试系统和摩擦磨损试验机分析比较薄膜在不同甲烷流量的情况下的力学特征及摩擦学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碳基薄膜具有类富勒烯纳米结构特征,甲烷流量对类富勒烯碳基薄膜( FL-C∶H)的结构和性能具有较大的影响;薄膜的弹性模量、硬度以及薄膜中的类富勒烯结构随着甲烷流量的增加而减小,但是摩擦系数对甲烷流量的变化不敏感。  相似文献   
217.
建立了用于琥珀酸去甲文拉法辛中琥珀酸含量测定的高效离子抑制色谱和高效离子交换色谱方法。离子抑制色谱法采用Rezex ROA-organic Acid H+(8%)色谱柱,以2.50×10-3mol/L硫酸溶液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流速为0.5 mL/min,进样10 μ L,检测波长为210 nm,琥珀酸的含量按峰面积外标法计算;离子交换色谱法采用IonPac® AS11-HC色谱柱,以氢氧化钾为淋洗液等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进样10 μ L,带DIONEX AERS® 500 4-mm抑制器的电导检测器检测,琥珀酸含量按峰面积外标法计算。两种方法对3批琥珀酸去甲文拉法辛中琥珀酸质量分数的测定结果分别为:28.8%、28.9%、28.9%和28.2%、28.6%、28.6%。离子抑制色谱法和离子交换色谱法在琥珀酸去甲文拉法辛中琥珀酸的含量测定结果上没有明显不同,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相似文献   
218.
Fmoc or Boc mono-substituted cyclo(L-Lys-L-Lys)s were synthesized via the reaction of lysine cyclic dipeptide with Fmoc N-hydroxysuccinimide este(Fmoc-OSu) and di-tert-butyl dicarbonate[(Boc)2O], respectively. The resulted mono-substituted cyclo(L-Lys-L-Lys)s(2-4) by means of test tube inversion method served as organogelators enabled to form stable thermo-reversible organogels in alcoholic, substituted benzene and chlorinated solvents, with the minimum gelation concentration(MGC) in a range of 1%-4%(mass fraction). The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observations reveal that these gelators self-assembled into 3D nanofiber, nanoribbon or nanotube network structures. The rheological measurement exhibited that the storage modulus of gels is higher than the loss one, and the complex viscosity is reduced linearly with the increasing of scanning frequency. The fluorescence spectrum of compound 2 in 1,2-dichloroethane and benzene demonstrates that the emission peak of Fmoc at 320 nm has red-shifted and the intensity decreases gradually, while the intensity of the emission peak at 460 nm substantially enhances as a function of concentration, indicating the existence of π-π sta- cking interactions and the formation of J-type aggregates. Meanwhile, compound 4 self-assembled into nanotubes via the stacking of multiple bilayer membranes. Fmoc and Boc disubstituted cyclo(L-Lys-L-Lys)(3) holds the relatively lower MGC values, showing the stronger gelation ability in most selected organic solvents due to the presence of both Fmoc and Boc groups.  相似文献   
219.
以骨架Co 为内核, 通过水热合成在其表面包覆HZSM-5 分子筛膜, 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骨架Co@HZSM-5 催化剂. 采用元素分析、氮物理吸附、粉末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氨脱附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 在气相费托合成反应中, 骨架Co@HZSM-5 核壳催化剂显示了比物理混合的骨架Co-HZSM-5催化剂更好的催化裂解作用, 故C5-C11汽油段产物选择性高. 通过改变水热时间, 对分子筛膜厚进行了调节, 发现适当的分子筛膜厚在保证催化剂具有较高活性的前提下, 使长链费托合成产物完全裂解, 高选择性地得到汽油段产物. 提高反应温度有利于费托合成反应的进行以及分子筛上裂解效率的提高, 但产物分布向短链烃方向移动. 在水热4天制备的骨架Co@HZSM-5核壳催化剂上及反应温度为250 ℃时, 得到了最佳反应结果, 汽油段产物选择性达79%, 说明费托合成活性中心与催化裂解酸中心之间形成了良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20.
以氯丁橡胶(CR)为基体材料, 将新型反式-1,4-丁二烯-异戊二烯共聚橡胶(TBIR)引入传统CR减振基体中, 探讨TBIR在减振材料中的应用前景. 研究发现, 随着TBIR用量的增加, CR/TBIR混炼胶的强度及模量明显提升; CR/TBIR硫化胶的拉伸强度、 撕裂强度、 压缩永久变形、 动静刚度比及耐疲劳性能均得到改善, 特别是一级疲劳寿命提高了50%~400%(未填充体系)及40%~180%(填充体系), 六级疲劳寿命提高了60%~500%(未填充体系)及30%~120%(填充体系). 与未填充CR/TBIR硫化胶相比, 填充CR/TBIR硫化胶由于炭黑补强作用及填料-聚合物相互作用的引入, 屈挠疲劳寿命、 撕裂强度及拉伸性能均显著提高. 与填充CR硫化胶相比, 填充CR/TBIR质量比为90/10的并用胶能够在保持硫化胶的损耗因子基本不变的基础上, 实现综合性能的平衡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