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42篇
  免费   2932篇
  国内免费   5134篇
化学   9700篇
晶体学   585篇
力学   1116篇
综合类   769篇
数学   2310篇
物理学   6928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429篇
  2021年   389篇
  2020年   426篇
  2019年   448篇
  2018年   432篇
  2017年   627篇
  2016年   424篇
  2015年   708篇
  2014年   786篇
  2013年   1050篇
  2012年   985篇
  2011年   1105篇
  2010年   1230篇
  2009年   1316篇
  2008年   1406篇
  2007年   1262篇
  2006年   1257篇
  2005年   1196篇
  2004年   862篇
  2003年   602篇
  2002年   598篇
  2001年   599篇
  2000年   748篇
  1999年   447篇
  1998年   222篇
  1997年   178篇
  1996年   152篇
  1995年   163篇
  1994年   134篇
  1993年   142篇
  1992年   143篇
  1991年   100篇
  1990年   84篇
  1989年   86篇
  1988年   91篇
  1987年   89篇
  1986年   59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59篇
  1983年   57篇
  1982年   36篇
  1981年   32篇
  1980年   41篇
  1979年   20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8篇
  1971年   5篇
  195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高分子物理》是高分子专业本科生教学中的重难点。本文展示了橡胶网络理论的教学过程,介绍一种互动式教学方法。橡胶弹性理论中,通常用仿射变形来描述橡胶交联网的变形,即交联点按与橡胶试样的宏观变形相同的比例移动。但是,人们对于物理交联是否存在仍有争议,于是提出了交联网的相邻网链可以相互横切的幻象网络模型。通过让学生预先对仿射网络和幻象网络模型进行调研,然后进行课堂讲解的方法,让学生更深刻地掌握橡胶网络理论中的难点。这种方法让学生很好地理解知识点,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22.
羟乙基壳聚糖的合成及其与聚乳酸的相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异丙醇为溶剂,碱化壳聚糖与2-氯乙醇反应制备了羟乙基壳聚糖,对产物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分析表征;然后以二甲基亚砜为溶剂,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组成的壳聚糖/聚乳酸和羟乙基壳聚糖/聚乳酸复合膜,对两组分间的相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羟乙基化反应在-OH和-NH2上均有发生,壳聚糖单元糖环上的羟乙基取代度为2.46;改性后,壳聚糖结晶性能和起始热分解温度下降,溶解性能得到改善。复合膜的电镜结果显示,在壳聚糖/聚乳酸复合膜中,相分离现象显著存在,壳聚糖在聚乳酸基体中的分散不均匀,有团聚现象,随着壳聚糖含量增加,两组分间的相分离程度增大,团聚现象更为严重,当壳聚糖含量达到50%时,已难以制备完整的复合膜;与之相反,羟乙基壳聚糖/聚乳酸复合膜中两种组分之间的相容性有所改善,相分离现象不明显,并且,当羟乙基壳聚糖含量从10%增加到50%,复合膜中两种组分之间的相容性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923.
硝基苯酰基硫脲衍生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酰氨基硫脲类化合物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如消炎、抗菌、抗结核、抗癌、杀菌、杀虫及植物生长调节等[1-8],也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9-12].因此,随着新型农药的开发研究,酰氨基硫脲类化合物又成为药物开发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924.
建立了催化氧化荧光法间接测定叶酸的新方法。在pH5.0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Co2+催化KIO4氧化叶酸产生强荧光,以262 nm为激发波长,在445 nm处测定叶酸的氧化产物蝶呤-6-羧酸的荧光强度,研究了反应的适宜条件及动力学参数,并探讨了反应机理。在优化实验条件下,叶酸浓度在1.0×10-8~1.0×10-5mol/L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ΔIF=10.82c(μmol/L)+2.867,相关系数r=0.998 5,方法的检出限为5×10-9mol/L。对5×10-7mol/L叶酸标准溶液进行11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1%。该法使用Co2+为催化剂,大大提高了方法的灵敏度。方法用于蔬菜中叶酸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3%~104%,6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98%~2.1%,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25.
用乳过氧化物酶(LPO)和伴刀豆球蛋白A(Con A)共修饰金电极,首次得到了乳过氧化物酶的直接电化学响应,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乳过氧化物酶对过氧化氢(H2O2)的电催化活性,并研究了一氧化氮(NO)对LPO电催化活性的影响.在Con A的作用下,乳过氧化物酶在循环伏安图中显示1对准可逆的氧化还原峰,表现出薄层电化学行为.在pH 7.4的磷酸缓冲溶液中的表观氧化还原电位为 -190 mV.该共修饰电极对H2O2表现出电催化还原活性,由此构建的传感器对H2O2的检测范围是2.0×10-5 ~4.0×10-3 mol/L.实验发现,微摩尔量级的NO会抑制乳过氧化物酶对H2O2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926.
建立了尿样中甲基膦酸单乙酯(EMPA)、甲基膦酸单异丙酯(IMPA)、甲基膦酸频哪基酯(PMPA)3种神经性毒剂代谢产物的HPLC/Q-TOFMS/MS检测方法。以StrataSi-1型固相萃取小柱对尿样中的3种神经性毒剂代谢产物进行分离,HPLC/Q-TOFESIMS/MS进行测定,内标法定量。该方法对EMPA、IMPA、PMPA的线性范围均为5~320μg/L,相关系数均不低于0.9974;EMPA、IMPA、PMPA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57%、98%、81%;检出限(S/N≥3)均为0.1μg/L,定量下限(S/N≥10)均为1μg/L。并将该方法应用于禁化武组织(OPCW)首次生物医学样品分析演练未知尿样的检测,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27.
建立了同时检测红细胞混悬液中沙丁胺醇(SA)与普萘洛尔(PR)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用于红细胞膜2β受体-配体结合实验研究。药物与红细胞悬液保温反应1 h后,以1 500 r/min离心5 min,将试样中游离SA和PR与含大分子的受体-药物复合物的红细胞分离,以Hypersil C18柱为分析柱,10 m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含0.2%三乙胺,pH 5.1)-甲醇(体积比17∶83)为流动相;于激发波长284 nm,发射波长323nm处检测。SA在4.0~48.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8 9;PR在2.0~12.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8。SA与PR的RSD分别为0.85%、0.79%;检出限分别为0.18、0.30μg/L。测定结果表明,SA的非特异结合和特异结合量均随着SA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大。该方法可以用于药物和受体相互作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928.
研制了单壁碳纳米管(SWCNTs)修饰玻碳电极。用交流阻抗谱法(EIS)和扫描电镜(SEM)研究了电极膜性能,应用循环伏安法(CV)、计时库仑法(CC)、计时电流法(CA)研究了蒿甲醚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SWCNTs修饰电极对蒿甲醚的还原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其还原反应为双电子过程,电极反应的扩散系数及速率常数分别为6·67×10-4cm2·s-1及8·54×10-2mol·L-1·s-1。在优化实验条件下,还原峰的峰电位位于-0·85V,其峰电流与蒿甲醚浓度在6·71×10-7~2·45×10-4mol·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检出限达4·02×10-7mol·L-1,相对标准偏差(n=10)为4·2%,可用于蒿甲醚样品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929.
UPLC-MS/MS对卷烟烟气中4种烟草特有亚硝胺的快速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卷烟主流烟气中烟草特有亚硝胺的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UPLC-MS/MS)测定方法。在标准吸烟条件下,采用剑桥滤片收集卷烟烟气粒相物,用醋酸铵缓冲液提取粒相物,经固相萃取净化后,以电喷雾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方式,实现了烟气中N-亚硝基降烟碱、4-甲基亚硝基吡啶基丁酮、N-亚硝基新烟草碱和N-亚硝基假木贼碱的基线分离和快速测定。4种烟草特有亚硝胺在0~400μg/L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8,定量下限为0.08~0.15μg/L,加标回收率为72%~104%,相对标准偏差为3.8%~9.7%。该方法灵敏、快速、准确,适用于卷烟烟气中烟草特有亚硝胺的测定。  相似文献   
930.
亚甲基丁二酸、邻菲啰啉(phen)和硝酸铜在甲醇-水中反应合成了一种由亚甲基丁二酸根(IA)桥联的新颖双U形四核铜配合物[Cu4(IA)2(phen)4(H2O)4](NO3)4(H2O)6(1),其结构经UV,IR,元素分析和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征。1属三斜晶系,Pī空间群,晶胞参数a=1.2262(3)nm,b=1.282 4(3)nm,c=1.3551(3)nm,α=63.236(2)°,β=75.555(2),°γ=73.126(2)°,Z=2,F(000)=844,R=0.059 6,wR=0.166 2。IA通过8个羧基O将两个U形双核亚单元联接成具有一个对称中心的双U形四核结构,其中每个U型亚单元包含晶体学上不对称的两个Cu(Ⅱ)离子。每个Cu(Ⅱ)离子均处于畸变的四方锥配位环境,除与IA和phen的O,N配位形成锥底平面外,Cu(Ⅱ)还与水配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