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84篇
  免费   1717篇
  国内免费   2860篇
化学   5558篇
晶体学   297篇
力学   521篇
综合类   457篇
数学   935篇
物理学   4193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300篇
  2021年   271篇
  2020年   272篇
  2019年   222篇
  2018年   232篇
  2017年   352篇
  2016年   235篇
  2015年   392篇
  2014年   455篇
  2013年   584篇
  2012年   580篇
  2011年   642篇
  2010年   640篇
  2009年   619篇
  2008年   761篇
  2007年   667篇
  2006年   693篇
  2005年   640篇
  2004年   467篇
  2003年   340篇
  2002年   317篇
  2001年   389篇
  2000年   415篇
  1999年   248篇
  1998年   113篇
  1997年   110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32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5篇
  1971年   2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A new compound,[RbHTNR]_∞[HTNR:C_6H(NO_2)_3(OH)O],was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rubidium ni-trate and styphnic acid.The molecular structure was characterized using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elementalanalysis and FTIR spectroscopy.The crystalline is monoclinic with space group P2_1/n and the empirical formulaC_6H_2N_3O_8Rb.The unit cell parameters are:a=0.4525 nm,b=1.0777 nm,c=1.9834 nm,β=90.47(2)°,V=0.96725 nm~3,Z=4,D_c=2.263 g/cm~3,Mr=329.58,F(000)=640,μ(Mo Kα)=5.165 mm~(-1).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mechanism of the complex was studied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thermogravimetry-derivative thermogravimetry(TG-DTG)and FTIR techniques.At the linear rate of 10 ℃/min,the thermaldecomposition of the complex showed three mass reducing processes between 60 and 500 ℃,and finally evolvedRbCN and some gaseous products.  相似文献   
142.
The solid-solid state reactions of o-aminobenzoic acid with Zn(OAc)2.2H2O, Cu(OAc)2 .H2O, Ni(OAc)2.4H2O and Mn(OAc)2.4H2O result in the formation of corresponding complexes M(OAB)2 (M = Zn(Ⅱ), Cu(Ⅱ), Ni(Ⅱ), Mn(IⅡ)). XRD, IR and elemental analysis methods have been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solid products. The activation energies of these reactions, which are calculated from the kinetic data obtained by means of the isothermal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measurement method, have been found to increase in the order: Cu(OAc)2.H2O(37.7 kJ.mol-1)~Mn(OAc)2.4H2O (39.7kJ.mol-1) < Zn(OAc)2.2H2O (56.3 kJ.mol-1) < Ni(OAc)2.4H2O (85.2 kJ.mol-1). The trend is related to their crystal structures.  相似文献   
143.
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制备了壳聚糖(CS)-羧甲基纤维素(CMC)聚合物电解质膜.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其表面形貌.IR分析表明该聚合物薄膜含有COOH,NH 3官能团,具有两性离子的特征.与CS膜或CMC膜相比,该膜能稳定存在于酸碱溶液中.膜特性研究表明CS-CMC聚合物电解质膜具有离子交换和选择性渗透能力,可作为隔膜电解制备高铁酸盐.  相似文献   
144.
为考察不同消解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对不同基质样品(沉积物和大米)Cd同位素组成的影响,该文采用干法灰化法、酸提取法、微波消解法和高温高压密闭消解法等消解方法对水系沉积物(GSD)进行消解处理,比较了不同消解方法对沉积物Cd同位素组成测定的影响.随后使用微波消解法和高温高压密闭消解法对大米标准物质以及实际大米样品进行了消解....  相似文献   
145.
 研究常温下200~1 100 MPa压力范围内石膏的Raman光谱,原位观测了随压力升高,石膏在水中的溶解现象,其过程中伴随着石膏的相变。结果表明:压力小于407 MPa时,石膏的形态无明显变化;随着压力的升高,石膏开始溶解,溶解至一定程度,石膏发生了向半水石膏转化的相变;相变完成后,半水石膏继续溶解至消失。石膏这一溶解相变过程表明在地球内部与压力相应的深部区域内,也可能会发生矿物的溶解相变。  相似文献   
146.
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在pH 5.5的缓冲介质中用酒石酸作为络合剂,使血浆中钾、钠、钙、镁4种阳离子达到很好分离,用咪唑作为背景试剂进行了紫外检测.对电泳分离及紫外检测的各分析条件(包括背景缓冲溶液的pH值,咪唑溶液的浓度及酒石酸溶液的浓度等)作了试验并予以优化,上述4种离子的相互分离在4.5 min内顺利完成.文中给出了K 、Ca 、Mg2 的线性回归方程,其相关系数在0.998 4~0.999 4之间,证明了在各离子的峰面积与其浓度之间呈线性关系,3种离子的检出限(S/N=3)依次为0.20,0.12,0.06 mg·L-1.用迁移时间检测和用峰面积检测所得的RSD值(n=6)依次小于0.76%和2.83%.由于钠离子的吸收峰与系统峰重叠,钠的测定无法进行.回收率试验的结果在95.3%至104.2%.  相似文献   
147.
我们提出了一个在热腔中产生多原子GHZ态的方法来检验量子非定域性。在这个方法中,三个原子被同时送入一个热腔中,它们初始时处于相同的态。这个方法既对腔的衰减不敏感又对热场不敏感,这为检验量子力学的基本方面提供了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8.
全固态高功率连续单横模Nd:YVO4/LBO绿光激光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报道了激光二极管泵浦的高功率连续单横模绿光激光器。考虑到激光晶体因吸收泵浦光而产生的热透镜效应,我们选择低掺杂浓度Nd:YVO4激光晶体,设计了V字型热不灵敏折叠式驻波谐振腔,利用I类非临界相位匹配LBO非线性晶体,当泵浦功率为23 W时,得到7 W单横模532 nm绿光输出功率,光-光转化效率为33%,长期功率稳定性优于1.6%(自由运转3小时)。  相似文献   
149.
套管磨损三维表面形貌恢复及其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DCWT-1000型套管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进行了套管摩擦磨损试验,研究深井、超深井中"冲击-滑动"复合磨损对套管磨损行为的影响,采用三维表面形貌测试仪、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了在不同载荷条件下套管磨损表面的微观结构和表面形貌,在此基础上对套管磨损表面进行了三维恢复并计算套管磨损表面的主要形貌参数,探讨了套管磨损表面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套管的磨损性能与载荷有关;在不同载荷条件下,套管磨损表面的三维形貌具有不同特点,且主要的表面形貌参数与载荷呈现出较好的相关性,证明了三维形貌分析方法能够真实反映套管磨损表面的情况;当冲击载荷和频率不大时,套管的磨损机制以磨粒磨损为主,兼有粘着磨损,随着冲击载荷和频率增加,套管磨损表面出现明显粘着剥落和疲劳剥落迹象,并出现疲劳裂纹扩展和连通,套管的磨损机制向粘着磨损和疲劳磨损转化,磨损趋向严重.  相似文献   
150.
研究具有数据丢失的网络化控制系统的基于观测器的镇定问题。受控对象是由T-S模糊模型描述的非线性时滞系统。把数据丢失过程建模成独立同分布过程。利用模糊Lyapunov函数方法得到了闭环系统随机稳定的充分条件,其基于观测器的反馈控制器可通过求解一组线性矩阵不等式来设计。一个仿真例子说明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