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97篇
  免费   4134篇
  国内免费   3120篇
化学   16364篇
晶体学   374篇
力学   1389篇
综合类   197篇
数学   2294篇
物理学   8733篇
  2024年   100篇
  2023年   567篇
  2022年   1054篇
  2021年   997篇
  2020年   1125篇
  2019年   1123篇
  2018年   939篇
  2017年   866篇
  2016年   1158篇
  2015年   1281篇
  2014年   1388篇
  2013年   1711篇
  2012年   2094篇
  2011年   1995篇
  2010年   1335篇
  2009年   1413篇
  2008年   1534篇
  2007年   1305篇
  2006年   1183篇
  2005年   1008篇
  2004年   730篇
  2003年   582篇
  2002年   541篇
  2001年   472篇
  2000年   389篇
  1999年   373篇
  1998年   280篇
  1997年   268篇
  1996年   247篇
  1995年   219篇
  1994年   170篇
  1993年   167篇
  1992年   136篇
  1991年   111篇
  1990年   95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57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41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34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5篇
  1975年   5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正切平方势阱中线性与非线性光学折射率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鹏  罗诗裕  陈立冰 《光子学报》2007,36(7):1253-1256
利用正切平方势把电子的Schrodinger方程化为了超几何方程,并用超几何函数严格求解了电子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利用量子力学中的密度矩阵算符理论导出了正切平方势阱中的线性与三阶非线性光学折射率的解析表达式计算了该系统中的线性与非线性光学折射率变化的大小,讨论了影响折射率变化因素文章以典型的GaAs/AlGaAs势阱为例作了数值计算,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势阱的形状和入射光强对光学折射率的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2.
增量PID算法在某风洞压力控制中的应用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风洞高度模拟控制系统的构成和控制原理,根据控制特点选取了增量PID控制算法控制补气调节阀开度,针对直接采用增量PID控制算法对风洞总压控制效果不太理想的问题,分析了影响控制效果的原因,提出了采用超前调节的解决措施,并进行了系统调试。调试结果表明:总压控制精度和稳定过渡时间都有明显改善,为风洞总压控制的改进提供了方法。也为类似大惯性、大滞后特性系统的精确、稳定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3.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衰老相关疾病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神经系统功能的退行性改变居于衰老相关疾病的首位,其机制尚不明了.该文旨在通过核磁共振磷谱(~(31)P NMR)检测不同月龄大鼠脑组织中小分子物质的改变,明确能量相关的含磷化合物随大鼠年龄增长的变化,从而揭示脑组织中年龄相关代谢物的变化规律.该研究萃取了不同年龄(幼年、中年及老年)Sprague-Dawley(SD)大鼠脑组织中的小分子物质,进行了~(31)P NMR检测分析.结果显示:老年大鼠脑组织中能量代谢相关物质——磷酸肌酸的含量显著升高,而磷脂酰胆碱及磷酸肌醇含量显著降低,并且出现了磷酸化葡萄糖.这一发现有助于理解衰老相关的脑结构和功能下调,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4.
立足于成功研制的紫外-可见光谱水质检测多参数测量系统,针对紫外-可见光谱水质多参数原位实时检测在精度、灵敏度、稳定性等方面的实际需要,开展了基于二维重组和动态窗格的水质检测紫外-可见光谱去噪算法的研究,以此提高紫外-可见光谱水质检测的测量精度。光谱法水质检测系统通常使用工业级低成本光谱仪,其输出光谱包含明显的非平稳噪声。传统去噪法难以在滤除噪声的同时保留谱线细节。而且,原位实时水质检测条件下,被测水样可能快速变化,传统去噪法中常用的多次采样求均值法将产生额外的测量误差。引入的去噪算法通过对水样光谱进行等间隙连续采样,将光谱数据张成由光谱轴和时间轴构成的二维矩阵,经过二维小波变换后,设置一个可变宽度的窗格在系数矩阵中水平滑动,使用窗格内的小波系数计算得到动态去噪阈值,并随窗格滑动构建去噪阈值向量,由此进行光谱去噪。其中,窗格宽度由相邻区域的噪声方差变化率决定,变化率较高的区域缩小窗格宽度,反之则扩大宽度。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去噪算法不仅能有效去除光谱中的非平稳噪声,而且能保留光谱的细节信息,有助于提高仪器的测量精度。与此同时,由于该算法并未使用时域平均,样本的快速变化对去噪性能的影响较小,适合在线或原位水质检测的水样本环境。  相似文献   
115.
周杰  姚颖莉  邵根富  沈晓燕  刘鹏 《物理学报》2016,65(14):140501-140501
针对室外无线信道视距(line of sight,LOS)/非视距(non-line of sight,NLOS)传输环境下的车到车(vehicular-to-vehicular,V2V)通信系统,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标准街道散射的统计信道模型,其移动发射机(mobile transmitter,MT)与移动接收机(mobile receiver,MR)处于运动状态,街道两旁分布的散射体固定.由几何模型出发又引入了一种随机的参考信道模型,其散射体有无穷多个,均以平行于街道两侧的散射条纹形式均匀分布在三维(three dimensional,3D)空间的一个二维(two dimensional,2D)矩形内部.在室外街道通信环境下,模型推导了散射信道中发射角(angle of departure,AOD)以及到达角(angle of arrival,AOA)的概率密度函数(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s,PDFs)解析式;研究了多普勒功率谱密度(power spectral density,PSD)及其时间自相关函数(autocorrelation function,ACF);分析了模型多普勒参数以及街道散射体等因素对V2V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与城市、农村的测量信道对比分析,表明本模型仿真的统计特性符合理论与实际,拓宽了室外V2V无线通信信道建模的研究.为评估室外V2V通信系统的传输特性、仿真无线通信系统提供了有力的研究工具.  相似文献   
116.
We suggest that the fusion reaction ^16O+^14N may be a new way to produce ^26Al in interstellar medium. Adopting different mixing modes, we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n the production of ^26Al in explosive oxygen burning and find that the result is extremely sensitive to mixing mechanisms. In some cases, we obtain an encouraging result, for example, the greatest final abundance of ^26Al reaches 7.779×10^-6, which means that the explosive oxygen burning may be a new origin of ^26 Al.  相似文献   
117.
提出了一种新的运动目标检测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提取目标轮廓。应用一种图像差分技术得到运动目标的初始轮廓线。使用了动态轮廓线使其收敛到目标轮廓。提出了一种新的目标轮廓特征级融合方法,求解两类模式图像的收敛动态轮廓线控制点向量差的范数平方极小化。这种方法不需要图像配准降低了融合的计算复杂度,有效提高了可见光图像中目标轮廓提取的精度。对比检测实验证实了算法的有效性。设计了一种基于Newmark方法的动态轮廓线快速迭代算法,将该方法和方法作了比较,对比实验表明这种方法的时间复杂度降低了22%。  相似文献   
118.
High-density, magnetically soft Fe cluster-assembled films were obtained at room temperature by an energetic cluster deposition. Size-monodispersed Fe clusters with the mean cluster size d = 9, 13 and 16 nm were produced using a plasma-gas-condensation technique. Ionized clusters in cluster beam were accelerated electrically and deposited onto the substrate together with neutral clusters from the same cluster source. The morphology, microstructure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the cluster-assembled films have been studied by an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superconducting quantum interference device magnetometer. By increasing the impact energy of the ionized clusters up to 0.6 eV/atom, the Fe cluster-assembled film has a packing fraction of 0.86±0.03, and reveals a soft magnetic behavior. In addition, it is found that oxidization of the cluster-assembled films is remarkably suppressed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density of the films.  相似文献   
119.
硅单粒子位移损伤多尺度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唐杜  贺朝会  臧航  李永宏  熊涔  张晋新  张鹏  谭鹏康 《物理学报》2016,65(8):84209-084209
本文结合分子动力学方法和动力学蒙特卡罗方法, 研究了单个粒子入射硅引起的位移损伤缺陷的产生和演化过程; 基于Shockley-Read-Hall理论计算了单个粒子入射引起的位移损伤缺陷导致的泄漏电流增加及其演化过程, 比较了缺陷退火因子与泄漏电流退火因子之间的差异, 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值进行了对比. 结果表明, 计算泄漏电流时, 仅考虑一种缺陷的情况下缺陷退火因子与泄漏电流退火因子相同, 考虑两种缺陷类型情况下二者在数值上有所区别, 但缺陷退火因子仍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泄漏电流的退火行为. 分子动力学模拟中采用Stillinger-Weber势函数和Tersoff势函数时缺陷退火因子和泄漏电流退火因子与实验结果一致, 基于Stillinger-Weber势函数的计算结果与实验值更为接近.  相似文献   
120.
ABSTRACT

In this work, a coarse-grained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method that belongs to the class of dissipative particle dynamics scheme with implicit solvent was used to indicate that adsorption of nanoparticles (NPs) inside a lipid membrane tube and pressure difference across the membrane, e.g. osmotic pressure, cooperatively induce membrane tube pearling. We demonstrate that NP adsorption and aggregation initiate the shape transformation of the lipid tube, and pressure difference provides a driving force for pearling transition. Depending on the dynamic coupling of tube shape transition and NP aggregation in the interior of the tube, different shape transitions via four kinds of pearling pathways are recognised, including pearls on a string (i.e. vesicles are interconnected via either a chain or double-chain of NPs) and tube-to-vesicle transition that is dominated kinetically either by NP-membrane attraction or by pressure difference. Considering the fact that biological membranes are semipermeable and many proteins interact with the membranes, these findings not only provide a mechanism of membrane tube pearling but also demonstrate the importance of osmotic pressure and protein–membrane interaction for many cell activities related to shape transitions of biomembra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