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1篇
  免费   831篇
  国内免费   1344篇
化学   2661篇
晶体学   175篇
力学   264篇
综合类   183篇
数学   702篇
物理学   198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184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193篇
  2014年   200篇
  2013年   294篇
  2012年   297篇
  2011年   306篇
  2010年   358篇
  2009年   384篇
  2008年   424篇
  2007年   416篇
  2006年   363篇
  2005年   298篇
  2004年   196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182篇
  2001年   198篇
  2000年   158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5篇
  197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51.
宽线固体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是一种研究半晶高分子相结构的经典方法.本文以半晶聚乙烯的宽线固体1H NMR谱为例,探讨了通过Gaussian/Sinc、Gaussian和Lorentzian函数组合对宽线固体1H NMR谱图进行拟合的方案,并根据半晶聚乙烯的相结构成分对拟合得到的各信号成分进行归属.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各个相结构中分子链运动与信号线型的相关性,以及利用宽线固体1H NMR谱测量半晶高分子结晶度存在的困难.  相似文献   
152.
以多巴胺、钼酸铵、碳酸氢铵为原料,通过一步煅烧法合成一种 MoO2@氮掺杂碳复合物(MoO2@CN),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拉曼光谱(Raman)等对其进行表征。以卡马西平(CBZ)为目标污染物,以过一硫酸氢钾(PMS)为氧化剂,在温度为25 ℃、pH为6.5的条件下,MoO2@CN/PMS在12 min内对CBZ的去除率达99.2%,与商用MoO2相比,其表观速率常数kobs(0.393 min-1)是商用MoO2(0.016 4 min-1)的24.0倍,这主要是由于制备的MoO2@CN比商用MoO2具有更好的电子传输能力以及更大的比表面积。MoO2@CN在 pH为 2.5~10.5时均能有效降解 CBZ,而且对大多数染料、酚类化合物、抗生素等多种污染物均具有良好的降解性能。此外,MoO2@CN/PMS在60 min内对CBZ的总有机碳(TOC)去除率高达74.0%。电子顺磁共振波谱(EPR)和自由基猝灭实验显示MoO2@CN/PMS体系中主要起作用是硫酸根自由基(SO4·-)和羟基自由基(·OH)。更有意思的是,在Fe2+/PMS体系加入MoO2@CN后,其催化降解CBZ的性能显著增强,kobs(1.25 min-1)是单独Fe2+/PMS体系(0.079 7 min-1)的15.7倍,这主要归因于MoO2@CN的引入加快了Fe3+到Fe2+的转变,导致更多·OH的生成。  相似文献   
153.
研究含汞土壤的修复问题,采用热解析和低温等离子体综合技术探究新途径,调整温度、添加剂、时间等因素来判断脱汞效果并探究其不同形态,分析工艺过程废料的内部联系,并对废气处理进行分析实验。结论如下:(1)通过改良技术的BCR连续萃取法,得出研究区汞的形态主要为有机结合态(53%)。之后依次是氧化物结合态(33%)、酸可提取态(8%)、残渣态(6%)。(2)温度对热解析程度影响较大。在500℃以上的热解析条件下,土壤中的汞浓度不足1.5 mg·kg-1。(3)当选用400℃的解析温度时,40 min汞去除总体完成。在低于1 700 mg·kg-1的浓度下,汞去除率随着土壤中的含量的增大而减小。(4)氯化钙对于热解析的促进作用最强,柠檬酸、升华硫也有一定作用,硫化钠对于汞去除形成阻滞。(5)低温等离子体的最佳状态是电源设置电压为22 kV,频率为660 Hz。整个系统的汞去除程度可达近90%。  相似文献   
154.
燃煤锅炉粉煤灰中典型痕量金属元素淋滤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批淋滤实验研究了某电厂2号炉三个静电除尘器下粉煤灰中Cd、Cr、Pb、V的淋滤特性.淋滤液选择pH=4的HCI和pH=10的NaOH溶液,液固比为4:1;批淋滤选取从15分钟到7天的14个时间进行.实验结果显示,在实验条件下,Cr在酸性条件下淋出滤较高,而Pb在碱性条件下淋出滤较高;其中Cr随着淋滤时间的增加,淋出滤有显著增加,且三种粉煤灰中淋出滤大小为LCr3>LCr2>LCr1.  相似文献   
155.
研究了一个三阶半线性微分方程的奇摄动非线性混合边值问题.利用边界层函数法构造了该问题的形式渐近解,并采用微分不等式理论证明了解的存在性,给出了渐近解的误差估计,最后得出了边界层函数指数型衰减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6.
合成并表征了3个配合物NiL (1),Cu2L2 (2)和Zn2L2 (3)(H2L=1,2-双(3,5-二甲基-4-乙氧羰基-吡咯-2-基)苯).单晶衍射结果表明在配合物1中,脱质子配体用4个氮原子与金属NiⅡ配位,中心金属离子为扭曲的平面正方形配位构型.而双核配合物2拥有双螺旋结构,每个配体桥联2个具有平面正方形配位构型的铜中心.推测配合物32的结构类似.此外还研究了配体和配合物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57.
以二氰二胺、硒粉和钨酸钠为前驱体,采用一锅法成功制备出Se掺杂WO3·0.5 H2O/g-C3N4(Se/WCN)催化剂。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 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样品的物相结构、形貌及化学组成进行表征。与原始的 WO3和 g-C3N4相比,Se/WCN 催化剂的起始电位降到了-0.75 V(vs RHE),电流密度高达 70 mA·cm-2,表现出更高的电催化活性。而光照后,Se/WCN 的催化性能进一步提升,起始电位从-0.75 V(vs RHE)降至-0.65 V(vs RHE),电荷转移电阻由371.4 Ω减小到310.0 Ω。  相似文献   
158.
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在内径为0.25 mm的石英毛细管中分别合成了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丁酯,利用正交实验考查了催化剂的用量、停留时间、反应温度和醇酸初始摩尔比对不同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通道尺寸对产品收率影响较大,减小微通道毛细管的管径能显著提高酯的收率。随着催化剂用量的增加,乙酸酯的收率随之增大,在催化剂浓度小于1%时,乙酸丙酯的初始反应速率最大,乙酸乙酯的初始反应速率最小。在毛细管中,醇酸摩尔比、停留时间、催化剂用量分别为3∶1、14.7 min、3 wt%,反应温度分别为55、85、100、100℃时,乙酸酯的收率依次为:74.0、70.1、97.2、92.2%。  相似文献   
159.
本文通过PEG-400辅助室温固相反应制备Ni(OH)2/MWCNTs前驱物,经300℃下热分解得到NiO/MWCNTs复合物。借助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测试对产物的晶型及形貌进行了表征,采用循环伏安及恒流充放电测试手段对所得复合物的电容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针状NiO较均匀地附着于碳纳米管的表面,当MWCNTs的含量为60%时,NiO/MWCNTs复合物电极的放电比容量得以有效改善,0.2A.g-1下的其放电比容量可达949 F.g-1,远高于纯NiO(422 F.g-1)及MWCNTs(201 F.g-1)的放电比容量,显示了二者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60.
柠檬酸溶解废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求废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在柠檬酸溶液中的溶解条件,为废旧电池的进一步回收利用奠定基础。采用单因素与正交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废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在柠檬酸溶液中的溶解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废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在柠檬酸溶液中适宜的溶解条件为:柠檬酸浓度1.0mol.L-1、溶解温度45℃、H2O2加入量5.0%、料液比60g.L-1,在此条件下正极材料LiMn2O4在柠檬酸溶液中的溶解率达到99.56%。对柠檬酸溶解废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的机理进行了探讨,认为在加入H2O2之前,尖晶石LiMn2O4中的Mn3+发生歧化反应生成Mn2+以及MnO2,而Mn4+在溶液中水解生成MnO2。MnO2与柠檬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丙酮二羧酸及Mn2+。加入H2O2之后,H2O2作为还原剂能够将剩余的MnO2全部还原为Mn2+,使正极材料LiMn2O4在柠檬酸溶液中的溶解率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