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224篇 |
免费 | 615篇 |
国内免费 | 2298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6802篇 |
晶体学 | 30篇 |
力学 | 644篇 |
综合类 | 90篇 |
数学 | 1643篇 |
物理学 | 392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28篇 |
2022年 | 54篇 |
2021年 | 73篇 |
2020年 | 78篇 |
2019年 | 108篇 |
2018年 | 64篇 |
2017年 | 83篇 |
2016年 | 116篇 |
2015年 | 145篇 |
2014年 | 127篇 |
2013年 | 266篇 |
2012年 | 261篇 |
2011年 | 1461篇 |
2010年 | 804篇 |
2009年 | 782篇 |
2008年 | 266篇 |
2007年 | 262篇 |
2006年 | 309篇 |
2005年 | 529篇 |
2004年 | 1361篇 |
2003年 | 873篇 |
2002年 | 805篇 |
2001年 | 665篇 |
2000年 | 288篇 |
1999年 | 290篇 |
1998年 | 296篇 |
1997年 | 216篇 |
1996年 | 155篇 |
1995年 | 154篇 |
1994年 | 114篇 |
1993年 | 436篇 |
1992年 | 476篇 |
1991年 | 303篇 |
1990年 | 315篇 |
1989年 | 304篇 |
1988年 | 90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38篇 |
1985年 | 29篇 |
1984年 | 23篇 |
1983年 | 14篇 |
1982年 | 13篇 |
1979年 | 4篇 |
1977年 | 3篇 |
1962年 | 2篇 |
1938年 | 3篇 |
1937年 | 2篇 |
1931年 | 2篇 |
1893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从等离子体动力学方程出发,采用玻尔兹曼碰撞项,在粒子分布函数偏离麦克斯韦分布甚小的情况下,作三级矩近似得到了等离子体迁移方程组。迁移方程组中忽略时间微分项后,得出了电子-离子等离子体的张量形式迁移系数,以及与磁场方向成平行(∥)、垂直(⊥)和交叉方向的迁移系数。导出的结果和文献[1]采用朗道碰撞项得出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迁移系数和等离子体参数的依赖关系是一致的,但对磁场B和离子电荷Z_i值取定时,个别迁移系数要差一倍。此外,导出的迁移系数形式比文献[1]的要简单些。 相似文献
72.
用量纲分析和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给出常参数放大器型毫米波自由电子激光基模辐射的饱和功率和饱和长度的一套定标定律。 相似文献
73.
黑腔靶中超热电子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在“神光”装置上进行了1.053μm激光与平面靶及一系列柱形黑腔靶相互作用实验。用一台多道滤波—荧光X光能谱仪(FFS)测得各种靶发射的超热X射线谱,由谱推导超热电子温度T_h和超热电子总能量E_h当照射靶单束激光能量E_(tar)为400~670J、脉宽τ=650~1150ps时,发现黑腔内明显存在两群服从Maxwell分布高能电子(T_h=35~45keV;T_(hh)=150~350kev),而且E_(he)占E_(tar)的份额为10%~12%。实验还表明:腔内的E_(he)与非线性过程特征量(SRS)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因此推断出腔内超热电子产生的主要机制是受激Raman散射。在相同照射条件下,黑腔靶产生的超热电子比平面靶严重。 相似文献
74.
本文讨论了n(z,r)=n_0(z)+n_2(z)r~2/r_e~2型复折射率介质中的激光传输问题,给出了激光传输参数(光束半径和波阵面曲率)的演化公式。指出只要存在一定大小的n_(21),在传输过一段特征距离z_c之后,将出现完全光导(即自相似模的传播),而且自相似模是激光体系的特征模式。其传输参数只与n_2有关,而与激光初始参数无关。自相似模必定是高斯球面波,而不是高斯平面波。 相似文献
75.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用于分子吸收分析测定稀土氧化物中铝和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代替紫外-可见光度计测定元素的分子络合物的分子吸收。作为初步尝试,测定了稀土氧化物中的铝和硅,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6.
77.
78.
79.
80.
有监督主成分回归法在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运用有监督主成分回归法建立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模型的原理和方法.利用该方法先进行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建模的波长信息选择,达到降低光谱数据维数的目的,然后建立数学模型,并用其分析预测集样品.文中以66个小麦样品为实验材料,随机选择其中40个样品建立小麦样品中蛋白质含量的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模型,首先优选出4个波长点:4 632,4 636,5 994,5 997 cm-1,利用这4个波长点处光谱信息建立主成分回归模型预测26个样品的蛋白质含量,其结果与凯氏定氮法分析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991,平均相对误差为1.5%.该方法从大量光谱数据中筛选出最重要的部分波长信息,实现了"少而精"的波长点选择,对建立抗共线性信息干扰的光谱定量分析模型,同时对指导专用近红外分析仪器设计中波长点的选择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