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97篇
  免费   2331篇
  国内免费   2418篇
化学   10737篇
晶体学   218篇
力学   878篇
综合类   235篇
数学   1988篇
物理学   5390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165篇
  2022年   303篇
  2021年   389篇
  2020年   441篇
  2019年   513篇
  2018年   452篇
  2017年   458篇
  2016年   658篇
  2015年   700篇
  2014年   907篇
  2013年   1119篇
  2012年   1186篇
  2011年   1357篇
  2010年   1074篇
  2009年   1114篇
  2008年   1206篇
  2007年   1092篇
  2006年   1047篇
  2005年   919篇
  2004年   736篇
  2003年   593篇
  2002年   726篇
  2001年   513篇
  2000年   429篇
  1999年   296篇
  1998年   198篇
  1997年   144篇
  1996年   128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14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4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利用荧光光谱、圆二色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探究了羟丙基-β-环糊精(HPCD)对1-羟基芘(1-OHPyr)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结果表明,291 K下HPCD可使1-OHPyr与BSA的结合常数降低为1.45×10~5L/mol;导致1-OHPyr-BSA体系中BSA的α-螺旋含量恢复,色氨酸(TRP)残基周围微环境的极性变化减弱;致使1-OHPyr及BSA的荧光寿命均延长,且二者的结合距离增大.初步研究结果表明,HPCD与1-OHPyr的包络作用是HPCD影响BSA与1-OHPyr结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2.
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方法制备了亲水性嵌段聚合物聚乙二醇-b-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PEG-b-PDMAEMA),并通过季铵化反应,得到侧链接枝不同单糖分子(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的聚阳离子糖缀物PEG-b-P(DMAEMA-co-DMAEMA-Sac)(Monosaccharide).研究了该聚合物与5,10,15,20-四(对磺酸基苯基)-卟啉(TPPS)在水溶液中的复合自组装行为.研究结果表明,TPPS在该组装体中以J-聚集体形式存在且显示超分子手性特征.手性信号的产生是聚合物侧链糖单元C(4)和C(5)上的羟基与TPPS通过非共价键——氢键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手性信号方向应与糖单元构型有关.通过对比单糖构型发现,具有(4S,5R)构型的糖单元可诱导TPPS产生424 nm正Cotton效应和490 nm负Cotton效应的聚集体,具有(4R,5R)构型的糖单元可诱导TPPS产生424 nm负Cotton效应和490 nm正Cotton效应的聚集体.  相似文献   
993.
建立了直接进样-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水中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方法。水样经离心后取上清液进样,采用BEH C18柱,以水(0.1%甲酸)-乙腈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串联质谱进行检测。实验通过在液相色谱系统中装入一根吸附分配柱,很好地解决了液相色谱系统的干扰问题。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在一定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0~0.9996),回收率为84.3%~102%,相对标准偏差为1.0%~8.7%,方法检出限为0.05~0.5μg/L。方法适用于测定地表水中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残留。  相似文献   
994.
制备了中性红功能化的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中性红通过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EDC)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共价组装到壳聚糖修饰的多壁碳纳米管表面。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电化学方法用于表征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及对H2O2的电催化作用。结果表明:该电极对H2O2有明显的电催化作用。计时电流响应与H2O2的浓度在0.5~80μmol/L范围内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14μmol/L(S/N=3)。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已用于样品分析。  相似文献   
995.
通过异亮氨酸甲酯盐酸盐与4-硝基苯基异硫氰酸酯或4-氰基苯基异硫氰酸酯反应合成2-硫代海因探针1和2.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用系列含阴离子的四正丁基铵盐来评价其阴离子识别能力.加入F-后,1和2的DMF溶液由无色立即变为黄色,而加入Cl-,4HSO-,Br-,3NO-和3 2CH CO-均不变,表明1和2对氟离子显示出良好的识别性能.核磁滴定氢谱揭示了F-与2-硫代海因的氢键作用引发了1和2的识别,结合常数显示1比2对F-更敏感.此外,1作为化学传感器还可以制成试纸检测F-.  相似文献   
996.
We present a label‐free biosensor that measures molecular interactions between biomolecules on the surface of a probe bead and substrate over a wide concentration range. This system is capable of detecting target biomolecules with concentrations varying from 10 nM to 0.1 pM , with high selectivity and sensitivity.  相似文献   
997.
Three‐phase foams containing dispersed oils (also called foamed emulsion) are usually encountered in such areas as enhanced oil recovery, food foams, and in foams containing antifoams. The presence of oil causes these complex fluids to exhibit extraordinary properties in contrast to aqueous foams. We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for the first time, the conductive properties of the foamed emulsions and found that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increases monotonically with the volumetric liquid fraction, presenting a linear relationship. Combined with the analysis on the foaming capacity and microstructure of this complex fluid, the conductive mechanism is revealed. In these foamed emulsions, the whole conductive network is comprised of two levels of structural hierarchy, which displays a different mechanism from those of the conventional aqueous foams. The lamella of emulsions is taken as primary electrical channel, whereas the secondary electrical channel occurs in the lamella between two bubbles. This conductive behaviour is attributed to the microstructure properties of the foamed emulsions. We believe that such findings are potentially important fo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fundamentals of these tri‐phase dispersion systems.  相似文献   
998.
黄鹂  戴意飞  王萍亚  周勇  赵巧灵  蒋玲波  罗海军 《色谱》2015,33(10):1097-1103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快速检测水产品中15种碱性合成色素的方法。水产样品经乙腈(含10%(v/v)乙酸)提取,采用C18复合硅胶基质分散管进行样品净化处理。目标物采用C18色谱柱分离,以乙腈和0.1%(v/v)甲酸-5 mmol/L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电喷雾正离子模式检测。结果表明:15种碱性色素的定量限(LOQs, S/N=10)为0.1~100 μg/kg,并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3。在3个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80.60%~107.37%,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33%~6.69%(n=6)。该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度高,适用于日常水产品中15种碱性合成色素的快速筛查。  相似文献   
999.
笪祖林  赵勇  施伟东 《应用化学》2018,35(8):946-955
发展和设计高效、廉价和稳定的光催化剂用于抗生素污染物降解仍然存在巨大的挑战。 本文通过一种便捷的水热方法制备了Bi4V2O11/石墨烯复合材料并用于可见光下抗生素污染物光催化降解。 通过自由基追踪实验,确认了光催化降解过程中活性物质为h+和·OH基团。 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反应机理。 石墨烯的引入可以有效地促进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从而增强光催化活性。 该复合催化剂展现出良好的活性和稳定性。 该方法以石墨烯为载体制备了光催化降解材料,为高性能光催化剂的制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秦皇岛滨海湿地人工种植耐高盐碱蓬修复工程试验,通过分析湿地土壤沉积物及耐高盐碱蓬中不同金属元素的含量与变化,研究了耐高盐碱蓬对金属元素的富集特征。结果显示:湿地沉积物中Fe、Mn、Cr、Pb和Zn的浓度较高,分别为8 210. 94、110. 04、8. 78、8. 25、10. 95 mg/kg,Cd的浓度最低,平均值为0. 022 mg/kg,湿地试验区土壤中同一金属元素变异程度较小,分布较均匀。碱蓬体内重金属含量根据采集地点的不同有差异,但与各站位中土壤的重金属分布特征存在正相关性;其中碱蓬内Fe、Mn、Zn、Cu的平均含量相对较高,且Fe、Mn、Ni、Cu、As、Cd、Pb元素在碱蓬根中的平均含量高于茎叶,而Cr在茎中的平均含量最高,Zn和Mo在叶中的含量最高。碱蓬的根、茎、叶对Cd的富集效果最好,其次为Mo、Cu,对Fe、Mn、Zn、As和Pb的富集效果相对较差,说明碱蓬对沉积物中不同金属元素的富集移出率存在差异。金属元素在碱蓬中的转移系数研究表明,Mo、Zn、Cd和Mn等元素可由根部转移到叶中,而Fe、Ni、Pb、As和Cu等金属元素固定在根部,该研究可为利用碱蓬修复湿地重金属污染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