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19篇
  免费   1511篇
  国内免费   1001篇
化学   6527篇
晶体学   80篇
力学   534篇
综合类   46篇
数学   1075篇
物理学   3169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210篇
  2022年   366篇
  2021年   365篇
  2020年   484篇
  2019年   402篇
  2018年   358篇
  2017年   292篇
  2016年   419篇
  2015年   440篇
  2014年   547篇
  2013年   656篇
  2012年   789篇
  2011年   840篇
  2010年   558篇
  2009年   505篇
  2008年   491篇
  2007年   463篇
  2006年   475篇
  2005年   357篇
  2004年   281篇
  2003年   230篇
  2002年   279篇
  2001年   164篇
  2000年   170篇
  1999年   188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136篇
  1996年   142篇
  1995年   118篇
  1994年   107篇
  1993年   77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3篇
  1935年   1篇
  1931年   1篇
  1930年   3篇
  19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72.
碳化硅功率MOSFET是宽禁带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典型代表,具有优异的电气性能。基于低温环境下的应用需求,研究了1200 V碳化硅功率MOSFET在77.7 K至300 K温区的静/动态特性,定性分析了温度对碳化硅功率MOSFET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温度从300 K降低至77.7 K时,阈值电压上升177.24%,漏-源极击穿电压降低32.99%,栅极泄漏电流降低82.51%,导通电阻升高1142.28%,零栅压漏电流降低89.84%(300 K至125 K)。双脉冲测试显示,开通时间增大8.59%,关断时间降低16.86%,开关损耗增加48%。分析发现,碳化硅功率MOSFET较高的界面态密度和较差的沟道迁移率,是导致其在低温下性能劣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3.
采用TM110谐振腔和φ2mm样品管,在17℃室温条件下成功地记录了MMA本体聚合反应过程中增长自由基的ESR谱。当把DMA加入到MMA和BPO中后,立即抽取0.17ml混合液到φ2mm样品管并记谱。以后每隔2分钟记谱一次,波谱从13(5+8)条线逐渐变成9(5+4)条线。我们用阻碍振荡模型和构象重叠模型作了模拟。从全部谱图看,前者似更合理些。ESR实验表明:在聚合过程前期,自由基浓度基本保持不变,但从聚合中期的某一时刻开始,浓度剧增,它正好同步地与本体聚合反应的自加速效应相对应,而且其变化规律和单体转化率相平行。最后,我们用微波功率饱和方法观测到9线谱的协同自旋跳跃所产生的卫线,证明了主导的电子自旋晶格弛豫机理来自电子一核自旋间的偶极偶合角调制。  相似文献   
74.
本文首次利用高场和低场激发下的有效发光中心,设计和制备了随外加电压极性改变而变色的ZoSe:Er3+ MIS发光二极管。这种发光二极管在正向电压激发下得到蓝色发光,而在反向电压激发下得到绿色发光。  相似文献   
75.
新型AGC电路在光纤水听器中的稳幅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相位载波(Phase Generated Carrier,PGC)解调的基础上,分析了新型自动增益控制(Auto Gain Control,AGC)电路与PGC解调相结合的信号处理方式,并进行了MATLAB仿真.理论推导和MATLAB仿真的结果说明新型AGC电路在光纤水听器中能起到稳定输出信号幅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76.
李隆  史彭  田来科  白晋涛  侯洵 《光子学报》2006,35(4):499-503
为了解决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端面泵浦激光晶体引起的热效应问题,激光晶体泵浦端面的热形变必须进行准确的计算.通过对于全固态激光器中激光晶体的工作特点分析,建立了矩形截面激光晶体热分析模型.基于热传导方程,提出了泊松方程的一种新解,并获得了矩形截面激光晶体端面热形变分布的一般解析表达式.同时讨论了半导体激光器偏心泵浦激光晶体给端面热形变带来的影响.与有限元分析方法以及其他数值分析方法相比,解析分析方法不会给计算引入任何的误差.热形变的解析分析为解决激光晶体的热效应问题以及提高激光器的性能提供了理论的依据.  相似文献   
77.
为了分析锥形光纤中光子流的传输特性和空间分布特性,采用了蒙特卡罗算法对其进行了模拟仿真,得到了大量光子经过锥形光纤后的光子分布图.模拟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锥形光纤的大量光子集中在探测器中心,到达探测器某一位置的光子数随着该位置到探测器中心距离的增加而减少,并且在锥形光纤锥度比一定的条件下,改变锥形光纤长度,光强度随着长度的增加而下降,但通过锥形光纤的光子分布是一样的.这些研究结果对锥形光纤的设计和实际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8.
为了给光锥与时间延迟积分电荷耦合器件耦合监控装置提供有效的被测运动条纹,分析了传统推扫成像实验装置的不足之处,设计了电子显示目标滚屏运动装置.采用光学相机对印刷条纹静止成像,并用TDI-CCD数字相机对监视器屏幕上的运动条纹动态成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解决了高分辨率的鉴别率图样无法在监视器或投影仪上精确显示的困难.与传统的实验室模拟装置相比,该方案提高了鉴别率条纹的运动稳定性,减小了条纹运动速率与TDI-CCD扫描行频间的失配误差,不仅能够对耦合过程实施监控,而且还能用于耦合系统的像质评价.  相似文献   
79.
The paper introduces a special system calibration technology in s-parameters measurement of microwave and millimeter wave devices. The 8-term errors module is built by analyzing the signals flowing in the measurement system. Then the calibration technology using non-standard kits is designed on the base. Finally, the experiment using the calibration technology is introduced.  相似文献   
80.
Nanostructures with well-defined shape and highly monodisperse size were fabricated from model stilbazolium-like dyes with specific molecular structural and conformational characteristics. With the help of absorption and fluorescence optical spectroscopy, the correlated spectroscopy (COSY) and two- dimensional nuclear Overhauser effect spectroscopy (2D NOESY) techniques, along with X-ray diffraction (XRD) measurement, distinctively different aggregation processes of the model molecules are demonstrated. For model dye molecule with linear donor–π system–acceptor (D–π–A) structure, strong D–A pair, and planar conformation, specific intermolecular interaction was identified and special crystal structures as well as spectral properties were observed. For model dye molecules bearing nonlinear D–π–A–π–D structure, weak D–A pair but actual amphiphilic characteristics, a special aggregation process was confirmed and a focused size distribution of the produced nanostructures was obtain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