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76篇
  免费   3657篇
  国内免费   3288篇
化学   15320篇
晶体学   313篇
力学   1365篇
综合类   244篇
数学   2655篇
物理学   8324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412篇
  2022年   714篇
  2021年   690篇
  2020年   842篇
  2019年   820篇
  2018年   711篇
  2017年   613篇
  2016年   1016篇
  2015年   1055篇
  2014年   1286篇
  2013年   1657篇
  2012年   1872篇
  2011年   1888篇
  2010年   1462篇
  2009年   1276篇
  2008年   1437篇
  2007年   1351篇
  2006年   1285篇
  2005年   1165篇
  2004年   860篇
  2003年   759篇
  2002年   760篇
  2001年   662篇
  2000年   474篇
  1999年   423篇
  1998年   351篇
  1997年   315篇
  1996年   335篇
  1995年   259篇
  1994年   248篇
  1993年   207篇
  1992年   175篇
  1991年   159篇
  1990年   116篇
  1989年   121篇
  1988年   79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51篇
  1985年   57篇
  1984年   46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2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Recent measurements of charge-dependent azimuthal correlations in high-energy heavy-ion collisions have indicated charge-separation signals perpendicular to the reaction plane, and have been related to the chiral magnetic effect(CME). However, the correlation signal is contaminated with the background caused by the collective motion(flow) of the collision system, and an effective approach is needed to remove the flow background from the correlation. We present a method study with simplified Monte Carlo simulations and a multi-phase transport model,and develop a scheme to reveal the true CME signal via event-shape engineering with the flow vector of the particles of interest.  相似文献   
92.
93.
94.
内孤立波沿缓坡地形传播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杜辉  魏岗  张原铭  徐小辉 《物理学报》2013,62(6):64704-064704
以南中国海东北部海域底部缓坡地形为背景, 在大型重力式分层流水槽中模拟了下凹型内孤立波沿缓坡地形传播过程中的浅化、破碎、分裂等现象, 利用分层染色标识方法和多点组合探头阵列技术对内孤立波沿缓坡地形演化特征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测量. 实验表明: 浅化效应使内孤立波传播速度减小, 对大振幅内孤立波具有抑制作用, 对小振幅波具有放大效应; 浅化效应可导致内孤立波的剪切失稳及破碎, 还可导致大振幅内孤立波的分裂. 利用Miles稳定性理论可定性描述内孤立波沿缓坡地形传播时发生不稳定状态的位置, 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符合. 关键词: 分层流 缓坡地形 内孤立波 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95.
介绍了JCOGIN支撑软件框架层次式、模块化的体系结构及其核心数据结构。这些使得JCOGIN软件框架能够支撑大规模复杂几何的蒙特卡罗(MC)粒子输运并行计算。同时介绍了在JCOGIN支撑软件框架下研发的JMCT程序,并进行了性能测试,在2万处理器核上模拟20亿粒子,并行效率达到70%。  相似文献   
96.
分析了质子照相过程中发射度的增长过程。开展了照相系统设计,针对设计的照相系统,采用理论分析和蒙特卡罗计算的方法,具体分析了各个发射度增长因素的影响程度。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高能质子照相,加速器的引出发射度对系统的色差模糊的影响可以忽略,但对于中能质子照相,加速器的引出发射度不可忽略。可通过提高加速器引出系统的聚焦能力和减小散束器的厚度来减小发射度影响。  相似文献   
97.
燃煤锅炉生成的碳烟不仅会增强火焰辐射、影响燃烧外,还排放到大气环境中带来严重危害。为了进一步了解其生成机理从而更好地对其生成量及特性进行控制,对煤粉燃烧过程中颗粒周围碳烟的分布规律进行定量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自行设计了注射式微量给粉装置,成功实现了0.1 g/h量级给粉率下的连续给粉,并通过改进多元扩散燃烧器和以及结合激光诱导白炽光(Laser Induced Incandescence)技术,首次实现了对单颗粒煤粉燃烧过程中碳烟分布的定量测量,发现对于70μm左右的煤粉颗粒,碳烟分布直径约为1 mm。此外还通过控制气氛,研究了含氧量对碳烟生成的影响,发现随着氧含量的上升,碳烟总浓度下降并且峰值出现更早的规律。  相似文献   
98.
叶片衰老影响木兰科植物聚类的FTI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结合聚类分析技术应用于木兰科植物不同亚族分类,研究了叶片衰老对聚类分析效果的影响。测试了木兰科三个亚族14种植物的幼叶、成叶、老黄叶红外光谱,结果显示三个亚族植物叶片红外光谱差异不大;同种植物叶片不同生长期的红外光谱吸收峰位置基本一致,但一些特征峰的峰强有变化;用1 800~700 cm-1范围二阶导数光谱结合聚类分析,发现成叶二阶导数光谱聚类分析能够正确对样品分类,幼叶和老黄叶二阶导数谱聚类分析效果不如成叶,说明叶片衰老过程化学成分变化影响聚类分析效果,聚类分析时取成叶样品为好。  相似文献   
99.
推导并用实验验证了光强与入射波前在单位像元面积里成近似线性关系,从而得到入射波前经CCD采样后的功率谱密度(PSD)公式.根据该公式,模拟分析了影响CCD采集系统的系统传递函数的各个因素:入射波前、CCD的填充因子及CCD的曝光时间,得出了他们与系统传递函数的定性关系,并且通过实验明确CCD曝光时间对高空间分辨率波前检测不确定度的影响,为高空间分辨率干涉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0.
王洪博  苏燕  陈刚 《中国物理 B》2014,23(1):18103-018103
Successful synthesis of single iron–phthalocyanie(FePc) framework layer on substrate and its transferrable properties open the door for decorating the separately distributed transition metals for exploring the diverse properties. We have studied the effects of chemical modification on two-dimensional FePc organometallic framework with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For simplicity, the non-metal atoms with variant valence electrons are used as prototypes to estimate the effects from chemical modifications with different functional groups. The thermo-stabilities of the non-metal atom decorated complex sheet materials have been estimated by the first-principles constant energy molecular dynamic simulations. Upon the nonmetal atom adsorption, the magnetic moment could be changed from 2 μBto 0, 1, 2, and 3 μBper unit cell for the case of tetra-, penta-, hexa-, and hepta-valent non-metal modifications, respectively, showing interesting promise to tailor its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potential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