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509篇 |
免费 | 1345篇 |
国内免费 | 2545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5550篇 |
晶体学 | 350篇 |
力学 | 563篇 |
综合类 | 187篇 |
数学 | 1166篇 |
物理学 | 358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7篇 |
2023年 | 159篇 |
2022年 | 326篇 |
2021年 | 303篇 |
2020年 | 283篇 |
2019年 | 347篇 |
2018年 | 281篇 |
2017年 | 384篇 |
2016年 | 307篇 |
2015年 | 387篇 |
2014年 | 470篇 |
2013年 | 598篇 |
2012年 | 571篇 |
2011年 | 663篇 |
2010年 | 594篇 |
2009年 | 603篇 |
2008年 | 720篇 |
2007年 | 636篇 |
2006年 | 661篇 |
2005年 | 563篇 |
2004年 | 405篇 |
2003年 | 286篇 |
2002年 | 251篇 |
2001年 | 264篇 |
2000年 | 258篇 |
1999年 | 155篇 |
1998年 | 98篇 |
1997年 | 74篇 |
1996年 | 97篇 |
1995年 | 87篇 |
1994年 | 65篇 |
1993年 | 62篇 |
1992年 | 56篇 |
1991年 | 45篇 |
1990年 | 38篇 |
1989年 | 30篇 |
1988年 | 21篇 |
1987年 | 23篇 |
1986年 | 18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14篇 |
1983年 | 12篇 |
1982年 | 14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6篇 |
1971年 | 4篇 |
1960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3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光纤水听器是水声研究领域的关键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显著优势,广泛应用于AUV导航定位、资源勘探、海水警戒等场景.光纤水听器将声信号转化为光信号传播,在接收信号时就需要对光信号进行解调提取出声压信号.总结了几种常用的信号解调算法及关键技术,包括PGC解调法、3×3耦合器解调法和外差解调法;介绍了各种解调算法的基本原理和... 相似文献
992.
采用简单的水热法合成了六角柱形NaErF_(4)和NaErF_(4)@NaYF_(4)核壳上转换发光材料,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荧光光谱(PL)等表征对材料的形貌、结构和上转换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纯NaErF_(4)样品为六角柱形,边长和厚度均为1μm左右,样品表面光滑。随着NaYF_(4)壳层的包覆,六角相NaErF_(4)周围出现了大量的立方相NaYF_(4)纳米颗粒,得到了NaErF_(4)@NaYF_(4)核壳结构。荧光光谱表明,通过在六角柱形NaErF_(4)表面包覆NaYF_(4)壳层,可以有效增强上转换发光强度,其中,位于527,543,663 nm处的3个发射峰分别对应于Er^(3+)的^(2)H_(11/2)→^(4)I_(15/2)、^(4)S_(3/2)→^(4)I_(15/2)和^(4)F_(9/2)→^(4)I1_(5/2)能级跃迁。随着壳层中Y∶F比例的增加,立方相NaYF_(4)的晶体衍射峰逐渐增强;同时,对应的NaErF_(4)@NaYF_(4)样品发射光谱中红绿比(R/G)逐渐增大,发光颜色也从绿色、经黄绿色逐渐向黄色过渡,实现了多色发光。 相似文献
993.
994.
磁共振系统中的发射/接收(transmit/receive,T/R)开关用于收发通路的切换,要求在隔离大功率信号的同时具有较小的插入损耗;另外,在宽带磁共振谱仪中,一般的窄带T/R开关也不再适用.本文基于PIN(positive-intrinsic-negative)二极管设计了工作频率为10~100 MHz的宽带磁共振T/R开关.通过减小电平跳变、优化开关过冲和解决二极管被动导通等问题,获得了插入损耗小于1 dB、大功率信号隔离度大于75 dB、开关时间1 μs的整体性能.用本文设计的宽带T/R开关替代一般探头中的窄带T/R开关,在0.5 T核磁共振(NMR)波谱仪上测得了氢核和氟核两个不同频率的磁共振信号,验证了宽带T/R开关的宽带性能. 相似文献
995.
为提高反演效率,提出一种快速估计浅海海底表层声速的方法。根据噪声能流理论,垂直阵接收的海洋环境噪声数据能够用于无源提取海底反射损失,反射损失曲线中具有明显的临界角效应,从而接估计海底表层声速。以射线模型为基础,推导了噪声提取的反射损失与理论值之间的差异,并讨论实际阵列波束形成在不同角度和频率下的性能。考虑到非等声速环境下声线会发生弯曲,需对角度进行修正以提高方法的广泛适用性。不同频率的临界角与有效深度之间存在对应关系,黄海某海区数据处理结果表明,在临界角不变的有效深度内,海底表层可以视为等声速层,该海区海底表层0.5 m内声速估计结果为1547 m/s,与有源反演结果相近。 相似文献
996.
997.
对未燃烧的可燃混合气体进行DBD放电,放电后会产生大量的活性粒子,这些活性粒子可以辅助气体燃烧,达到提高燃料燃烧利用率等目的。以DBD激励氩气、甲烷、空气产生的自由基(CH基和OH基)等强化燃烧的关键活性粒子为探索对象,研究DBD放电激励甲烷对滑动弧火焰的影响。为此,采用自主设计的DBD-滑动弧双模式等离子体激励器,利用同轴介质阻挡放电结构对氩气、甲烷、空气混合气进行放电激励,将激励后的氩气、甲烷、空气混合气通入滑动弧端进行点火。固定氩气流量不变,调整空气流量为4.76 L·min-1,并加入甲烷0.5 L·min-1,保证进气通道内氩气与空气-甲烷的气体体积流量比达到Ar∶(CH4+Air)=1∶30,其中空气、甲烷这两种气体达到了化学燃烧当量比φ=1,氩气、甲烷、甲烷混合气体能实现均匀而稳定的放电并燃烧。DBD段放电电压在15~20 kV范围变化,放电频率在6~10 kHz范围变化,滑动弧段的电压和频率分别保持4 kV与10 kHz恒定,通过改变DBD段放电电压和放电频率,用高速光纤光谱仪检测滑动弧火焰中自由基种类及其光谱强度,分析放电参数激励甲烷对火焰中自由基(CH基和OH基)的影响。结果表明,DBD段放电电压及放电频率的增加可以促进火焰内部的偶联反应发生,可有效提升甲烷滑动弧火焰内部的活性粒子含量,其中OH基团、CH基团在燃烧链式化学反应进程中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甲烷经过DBD激励后,随放电电压和频率的增加,火焰中OH基、CH基等主要活性粒子都随之增加。DBD放电后,活性粒子的光谱强度增大,特征谱线比单模式更加明显;甲烷经过DBD激励后,火焰组成发生了变化,滑动弧段出口处甲烷燃烧反应更加充分,火焰温度越高越容易产生OH基。与单模式滑动弧相比,双模式放电可有效促进火焰内部的链式化学反应进程,促进燃料燃烧。 相似文献
998.
We generalize the formalism proposed by Dalibard, Dupont-Roc, and Cohen-Tannoudji (the DDC formalism) in the fourth order for two atoms in interaction with scalar fields in vacuum to a thermal bath at finite temperature T, and then calculate the interatomic interaction energy of two ground-state atoms separately in terms of the contributions of thermal fluctuations and the radiation reaction of the atoms and analyze in detail the thermal corrections to the van der Waals and Casimir–Polder interactions. We discover a particular region, i.e. $\sqrt[4]{{\lambda }^{3}\beta }\ll L\ll \lambda $ with L, β and λ denoting the interatomic separation, the wavelength of thermal photons and the transition wavelength of the atoms respectively, where the thermal corrections remarkably render the van der Waals force, which is usually attractive, repulsive, leading to an interesting crossover phenomenon of the interatomic interaction from attractive to repulsive as the temperature increases. We also find that the thermal corrections cause significant changes to the Casimir–Polder force when the temperature is sufficiently high, resulting in an attractive force proportional to TL−3 in the λ ≪ β ≪ L region, and a force that can be either attractive or repulsive and even vanishing in the β ≪ λ ≪ L region depending on the interatomic separation. 相似文献
999.
实现了Nd^3+掺杂的氟化物玻璃的光纤激光输出。首次研究了不同输出耦合下的激光输出特性。并获得了激光输出渴谱随泵浦功率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