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5篇
  免费   331篇
  国内免费   250篇
化学   419篇
晶体学   15篇
力学   86篇
综合类   62篇
数学   320篇
物理学   4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7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4篇
  1973年   3篇
  196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用理论和粒子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强流薄环形相对论电子束在低磁场导引下,在均匀波导,无箔二极管,以及锥形波导和渐减磁场位形条件下的传输过程,研究了束包络的波动和如何减少波动的问题。分析表明:在无箔二极管中一个适当渐增的磁场位形可以有效地抑制束电子的径向运动,从而减少电子在波导中的波动幅度;电子束在锥形波导和渐减磁场位形中运动,不会增加束电子的波动。因此适当的磁场位形可以降低微波器件对导引磁场的要求,有利于实现永磁包装微波器件。  相似文献   
102.
用不同能量的Ar+和H+轰击WO3表面,观察到W4f峰的位移和加宽。通过谱分解处理得到相应于W4f电子的W6+,W4+和W03个不同的双峰。用表面产生氧缺陷的机理解释了还原过程。UPS谱显示出氧缺陷的存在增加了靠近费密能级处的态密度。H2O的吸附结果说明WO3表面的活性与W5+<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03.
朱福祖 《中国科学A辑》1986,29(7):690-700
本文应用不可分的(indecomposable)与不可分解的(non-decomposable)正定二次型的关系证明了Z上的17,19和23元不可分解的正定么模二次型的存在,并给出了它们的明确结构,这是Erds和柯召于1938年提出而迄今尚未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4.
舒级  张健 《数学进展》2007,36(4):453-458
本文讨论出现在吸引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中的一类带调和势的阻尼非线性Schr dinger方程.对照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物理性质,证明了阻尼参数存在一个门槛值,即当阻尼参数大于该门槛值时,初值问题的解整体存在;当阻尼参数小于该门槛值时,其初值问题的解将在有限时间内坍塌.  相似文献   
105.
106.
球壳激光窗口附加相移的分析和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球壳激光窗口附加相移产生的原因 :窗口本身光路长度不等、窗口材料的热和弹光效应引起的折射率和应变分布不均。用差分法计算了光波阵面附加相移的分布 ,结果表明 ,窗口参数的选择对光束位相分布影响较大。考虑热和弹光效应 ,依据远场光斑中心峰值的大小 ,得到较佳的窗口参数 ,减小了附加相移对光束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7.
从位错和能量的观点出发,分析了畸变原子和普通原子间的能量差别,结果表明:位错原子的电动势比普通原子的电动势高出大约2.1V,溶解速率是普通原子的1017倍。提出了金属裸表面溶解的模型。理论计算得到了裸体表面溶解电流和位错密度的关系。利用自行设计制作的快速划破装置测试了不同应力应变状态下321不锈钢单晶体在3.5%MgCl2水溶液中裸体表面溶解电流。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08.
Hexagram-like CoS-MoS2 composites were prepared on indium tin oxide (ITO) conductive glasses via cyclic voltammetry electrodeposition using Co(NO3)2 and (NH4)2MoS2 as precursors and tested for application in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HER). The structure of CoS-MoS2 composites was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XR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um (XPS). Electr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s indicate that CoS-MoS2 composites exhibit more excellent catalytic activity and stability than MoS2. Compared with pure MoS2, the hexagram-like CoS-MoS2 composites with increased specific surface area improved the density of exposed active sites, and the Co binding S edges in CoS-MoS2 composites promote the number of highly catalytic edge sites and decreased the binding energy △G H. Moreover,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ubstrates on the CoS-MoS2 composites were also investigated. Our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is highly active hydrogen evolution catalyst can 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al electrochemical hydrogen production systems.  相似文献   
109.
After screening with 0.1% esculoside and 0.03% FeCl3, we identified from rotten wood a fungal isolate HML0366 that produces high amount of β-glucosidase. Phenotypic and rDNA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sequence analyses indicated that the isolate belongs to Aspergillus oryzae. The β-glucosidase produced by HML0366 had an activity of 128 U/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alysis also demonstrated a high transglycosylation activity of the crude enzyme. The β-glucosidase was stable between pH 4–10 at 60 °C. A gentiobiose yield of 30.86 g/L was achieved within 72 h of the enzymatic reaction at pH 5 and 55 °C using 50% glucose as the substrate. For the first time, we report here the isolation of an A. oryzae strain producing β-glucosidase with high hydrolytic activities. The crude enzyme has a high transglycosylation activity, which enables the enzymatic synthesis of gentiooligosaccharides.  相似文献   
110.
采用半经典动力学方法模拟了π堆积的胸腺嘧啶体系最低激发态的光物理失活过程.设置激光脉冲仅作用于一个胸腺嘧啶分子T,另一胸腺嘧啶分子T’保持基态.模拟发现由于T与T’之间存在π堆积相互作用,导致电荷转移,形成T带负电荷、T’带正电符的激基复合物.由于相邻分子的空间效应阻碍了激发的T分子到达圆锥相交所必需的强烈扭曲,激基复合物的寿命比单体增长.当分子间距离缩短至0.3 nm后,T分子C5—C6键扭曲程度最大,此时发生电荷重组,两个胸腺嘧啶分子均恢复电中性.电荷重组诱导T’分子发生畸变,并在C5’—C6’扭曲最大时避免相交,体系衰减至基态,T和T’分子均恢复平面构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