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26篇
  免费   983篇
  国内免费   1433篇
化学   3070篇
晶体学   203篇
力学   391篇
综合类   228篇
数学   594篇
物理学   215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155篇
  2021年   153篇
  2020年   162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219篇
  2016年   168篇
  2015年   227篇
  2014年   281篇
  2013年   341篇
  2012年   332篇
  2011年   343篇
  2010年   316篇
  2009年   394篇
  2008年   411篇
  2007年   355篇
  2006年   342篇
  2005年   344篇
  2004年   257篇
  2003年   191篇
  2002年   191篇
  2001年   223篇
  2000年   213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9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抗癌药物柔红霉素的光谱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现场光谱电化学技术,结合循环伏安和红外光谱等手段,研究了柔红霉素的电极过程,并提出了可能的还原机理.结果表明,柔红霉素的还原途径与其浓度存在一定的联系:稀溶液的还原经历一ECE过程--得到两个电子还原为柔红霉氢醌后,发生化学反应脱去7位上的糖基侧链,得到的7-去氧柔红霉醌继续被还原,生成的自由基中间体可发生歧化反应或通过分子间缔合而稳定;当溶液浓度较大时,柔红霉素分子在得到一电子生成半醌自由基中间体后,以其双分子缔合物的形式稳定存在.  相似文献   
62.
半苞紫菊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光苞紫菊(NotoserispsilolepisShih)全草中分离到三个新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和化学降解将它们的结构分别鉴定为4,6-二对羟基苯乙酰基-D-葡萄糖、3,6-二对羟基苯乙酰基-D-葡萄糖和6-对羟基苯乙酰基-D-葡萄糖。此外,还分离出7个倍半萜内酯和2个香豆素化合物,其结构分别为scorzoside,austricin,lactusideB,jacquilenin,crepidiasideA,crepidiasideB,notoserolideA,6,7-二羟基香豆素和野莴苣甙。  相似文献   
63.
 采用反气相色谱法测定了苯乙烯 氧乙烯 苯乙烯三嵌段聚合物 (PS PEO PS)的色散成分的表面能 (γsd) ,研究探讨了温度及嵌段聚合物链段结构组成对γsd 的影响 ,并确定了γsd 与温度的数学关系式。研究结果表明 :在 70℃~ 12 0℃范围内 ,PS PEO PS的表面能较低 ;随着PS PEO PS表面组成中氧乙烯 (EO)成分的增加 ,色散成分的γsd 增大 ,且对温度的变化极其敏感 :随温度的升高 ,γsd 急剧地呈线性下降。  相似文献   
64.
酪氨酸、脯氨酸和组氨酸的示波极谱连续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提出了用示波极谱法连续测定酪氨酸 ( Tyr)、脯氨酸 ( Pro)、组氨酸( His) 3种氨基酸的新方法。在 p H9.2硼酸缓冲溶液中 ,上述 3种氨基酸与镍发生配位反应 ,用示波极谱仪进行单扫描时 ,出现 3组灵敏度和分辨率均很高的二阶导数波谱 ,峰电位分别为 :Tyr - 1 .0 4 V,Pro - 1 .2 0 V,His - 1 .34V。酪氨酸、脯氨酸、组氨酸的峰电流与浓度分别在 2 .0× 1 0 -5~ 3.0× 1 0 -4 mol/L,3.2× 1 0 -6~ 2 .2× 1 0 -4 mol/L,4.0× 1 0 -5~ 2 .5× 1 0 -4 mol/L的范围内呈线性关系。该法已用于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中酪氨酸、脯氨酸、组氨酸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65.
那格列奈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抗糖尿病新药那格列标的全合成及工艺改进。  相似文献   
66.
Cu-Ni-Zn三元脂肪醇胺化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长链烷基二甲基叔胺是一类重要的有机中间体,目前其主要的制备工艺是由脂肪醇和二甲胺在脱氢-加氢类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胺化反应.改进脂肪醇胺化催化剂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其选择性.对以Cu和Ni为活性组分,以碳酸钙为载体的催化剂体系中加入Zn助催化剂组分对催化剂选择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相同Cu/Ni比的条件下,Zn在Cu-Ni催化剂体系中的一个主要作用是能够阻碍氧化态镍的还原,而催化剂的选择性与催化剂中镍的还原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7.
MCM-49分子筛的合成及其对烷基化反应的催化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The MCM 49 zeolite was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using an organic mixture solution (OMS) yielded from hydrogenation of caprolactam as the template instead of the pure hexamethyleneimine (HMI). The OMS contains HMI (76 0%~84 0%), caprolactam (1 0%~10 0%), water, and a few by products. So the synthesis cost of the MCM 49 zeolite decreases obviously. The MCM 49 zeolite synthesized using OMS as the template shows similar crystallinity and purity to that synthesized using pure HMI in conventional process. From the results of NH 3 TPD, N 2 adsorption isotherm, and DTA, it is evident that the MCM 49 zeolite possesses three kinds of acidic centers with different strength, and has a high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good thermostability. Furthermore, the MCM 49 zeolite shows good catalytic behavior for the alkylation of benzene with dilute ethylene to ethylbenzene.  相似文献   
68.
钴基催化剂在Fischer-Tropsch合成烃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F2T 合成中催化剂的选择是关键。本文对近十几年来钴基催化剂在F2T 合成烃中的催化性能进行了评述, 重点讨论了负载型钴基催化剂制备过程中载体、钴源、助剂和制备方法等因素对催化剂活性、选择性控制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69.
丝素膜修饰电极pH电荷选择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丝素膜的带电特性,其等电点在pH4.5附近,利用丝系膜在等电点前后的两性荷电特性和电荷之间的静电作用,研制了丝素膜修饰石墨电极,多巴胺在膜中的表观扩散系数为2.65×10^-7cm^2/s,其电极反应异相电子转移速率常数为8.9×10^-6cm/s,电极用于神经递质类化合物体系的测定中,验证了此修饰电极的pH电荷选择效应。  相似文献   
70.
Among various conducting polymers, polyaniline (PANI) is a unique and promising candidate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s because it is not only highly stable in air and in some solvents, but also exhibits dramatic changes in its electronic structure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in protoactivate state1,2,3. The carbon nanotubes (CNTs) have been proven to possess exotic properties, such as high mechanical strength, flexibility and electric conductivity. The study of carbon-based nanostructures and 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