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2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166篇
化学   893篇
晶体学   7篇
力学   65篇
综合类   20篇
数学   135篇
物理学   25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1 毫秒
81.
Ru_3(CO)_(12)均相和非均相催化1-庚烯氢甲酰化的研究李忠,张俊忠,李彦旭,阴丽华,王常有(太原工业大学煤化工研究所,太原030024)关键词羰基化,钌催化剂,均相催化,多相催化氢甲酰化反应是工业上重要的均相络合催化反应之一,主要应用钴、铑...  相似文献   
82.
本文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杯芳烃-卟啉模型化合物5及其金属锌的络合物6,用紫外-可见光谱考察了引入对-叔丁基杯[4]芳烃后对卟啉各特征吸收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3.
耐硫催化剂上合成混合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改进制备方法和添加助剂,用浸渍-热分解法制得了具有高活性和高选择性的MoS2-K-C型耐硫低碳混合醇催化剂。在8.0-11.0MPa,290-340℃,6000-12000h^-1,H2 S 浓度为100ppm 左右的条件下,在直流反应器中对催化剂进行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醇得率为0.14-0.47gROH(gcat·h)^-1,选择性为89-98%。同时,考察了操作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1042h的试验,证明催化剂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4.
梁玉  张丽华  张玉奎 《色谱》2020,38(10):1117-1124
蛋白质组学研究在生物学、精准医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研究面临的巨大挑战来自生物样品的复杂性,因此在质谱(MS)鉴定技术不断革新的同时,发展分离技术以降低样品复杂度尤为重要。毛细管电泳(CE)技术具有上样体积小、分离效率高、分离速度快等优势,其与质谱的联用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越来越受到关注。低流速鞘流液和无鞘流液接口的发展及商品化推动了CE-MS技术的发展。目前毛细管区带电泳(CZE)、毛细管等电聚焦(CIEF)、毛细管电色谱(CEC)等分离模式已与质谱联用,其中CZE-MS应用最广泛。目前被广泛采用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策略主要是基于酶解肽段分离鉴定的"自下而上(bottom-up)"策略。首先,CE-MS技术对酶解肽段的检测灵敏度高达1 zmol,已成功应用于单细胞蛋白质组学;其次,毛细管电泳技术与反相液相色谱互补,为疏水性质相近的肽段(尤其是翻译后修饰肽段)的分离鉴定提供了新的途径。基于整体蛋白质分离鉴定的自上而下"top-down"策略可以直接获得更精准、更完整的蛋白质信息。CE技术在蛋白质大分子的分离方面具有分离效率高、回收率高的优势,其与质谱的联用提高了整体蛋白质的鉴定灵敏度和覆盖度。非变性质谱(native MS)是一种在近生理条件下从完整蛋白质复合物水平上进行分析的质谱技术。CE与非变性质谱联用已被尝试用于蛋白质复合体的分离鉴定。该文引用了与CE-MS和蛋白质组学应用相关的93篇文献,综述了以上介绍的CE-MS的研究进展以及在蛋白质组学分析中的应用优势,并总结和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5.
ZSM-5分子筛具有极其均匀的孔道结构、 良好的形状选择性和催化活性及耐水热稳定性, 是一种高效、 绿色的固体催化剂, 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催化裂化、 精细化工和环境保护等领域. 但其单一的微孔结构大大降低了客体分子的流通扩散性, 导致由大分子参与的芳烃烷基化反应受到极大限制. 本文采用NaOH/四丙基氢氧化铵(TPAOH)混合碱处理微孔ZSM-5, 制备了具备高结晶度、 高比表面积的等级孔微孔-介孔ZSM-5中空分子筛材料, 该材料在保持微孔孔道良好水热稳定性和大量活性中心的同时, 还通过介孔的引入进一步促进反应物及产物的扩散, 使间三甲苯苄基化反应的转化率提高了3.8倍. 通过在等级孔微孔-介孔ZSM-5中空材料上负载Fe, 开发出了具有双功能的等级孔微孔-介孔Fe2O3/ZSM-5中空催化剂, 该催化剂在苯的苄基化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 当Fe负载量(质量分数)为6.67%, 反应温度为75 ℃, 反应时间为15 min时, 转化率高达98.3%, 选择性为81.6%, 最终收率达到80.2%.  相似文献   
86.
脑疾病的诊疗、 探索高级脑功能机制和理解意识本源对脑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成像技术在阐明脑科学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迄今, 核磁共振成像、 光学成像和电子显微镜成像技术已为脑科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 取得了突出的进展. 同步辐射X射线显微成像技术具有高分辨率、 快成像速度和高穿透深度等优点, 是一类与已有技术互补的新型脑成像技术. 本文介绍了核磁共振波谱、 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等成像方法在脑成像领域中的应用, 重点阐述了同步辐射X射线成像的优势以及在脑结构成像和功能成像中的应用. 在此基础上, 展望了同步辐射X射线成像应用于脑科学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讨论了该技术在绘制人脑联接图谱中的优势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87.
对浙江某地大量的离子吸附型稀土样品进行了稀土元素(Y,La,Ce,Pr,Nd,Sm,Eu,Gd,Tb,Dy,Ho,Er,Tm,Yb,Lu)的浸提和测定实验,实验对比了氯化铵和硫酸铵溶液对矿石中稀土元素的浸出性能,选择了杂质浸出较少的硫酸铵溶液作为浸出剂,对不同稀土含量的吸附型稀土矿进行了实验,浸出方法稳定,符合工业开采要求。实验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浸出液中稀土元素分量的方法,浸出液经大比例稀释并酸化后测定,精密度较好,能满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评价的质量要求,方法检出限(6σ)0.005~0.26μg/g,单元素测定精密度(n=6,RSD≤6.0%),浸出稀土元素总量测定RSD≤4.0%。实际样品的实验及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8.
郭丽华 《大学化学》2019,34(2):61-64
活性聚合尤其是活性聚合的判据是高分子化学课程中重要的教学内容。本文对活性聚合的判据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并深入分析了每种判据的来源,这些教学内容可作为现有教材的补充,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活性聚合的内涵和外延。  相似文献   
89.
以镍为金属中心、 对二甲苯二磷酸为有机配体, 构筑了一种有机磷酸类Ni-MOF前驱体, 再经过一步碳化, 原位制备出多孔碳包覆Ni2P纳米颗粒的复合材料. 该复合材料保留了前驱体的片状形貌, 比表面积可达202 m2/g, 复合材料中的Ni2P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结晶度, 颗粒均匀且无团聚现象. 在锂离子电池性能测试中, 该Ni2P/C复合结构在缓解材料体积膨胀的同时提高了材料的电子和离子电导率, 进而提高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在0.2 C的电流密度下, 材料首次充、 放电比容量分别为247和226 mA·h·g-1, 库仑效率可达91.7%, 循环200圈后, 库仑效率接近100%.  相似文献   
90.
合成了2-羟基-萘甲醛缩对甲氧基苯甲酰腙,采用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对该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详细研究了该化合物在固态、不同溶剂中和有锌离子存在下的荧光光谱,探讨了溶剂极性和锌离子的存在对其荧光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化合物的固体和溶液都有很强的荧光,溶剂对其荧光性质有较大的影响,其DMF溶液在485nm处发光最强。金属锌离子具有荧光增敏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