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96篇
  免费   1275篇
  国内免费   1547篇
化学   4112篇
晶体学   268篇
力学   440篇
综合类   314篇
数学   862篇
物理学   3022篇
  2025年   20篇
  2024年   115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227篇
  2021年   251篇
  2020年   253篇
  2019年   225篇
  2018年   213篇
  2017年   281篇
  2016年   195篇
  2015年   289篇
  2014年   337篇
  2013年   449篇
  2012年   466篇
  2011年   486篇
  2010年   457篇
  2009年   459篇
  2008年   549篇
  2007年   518篇
  2006年   491篇
  2005年   430篇
  2004年   393篇
  2003年   227篇
  2002年   272篇
  2001年   252篇
  2000年   307篇
  1999年   149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6篇
  1959年   2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提出了定常的磁流体动力学方程的一种Galerkin-Petrov最小二乘混合元法,并导出Galerkin-Petrov最小二乘混合元解的存在性和误差估计.通过引入Galerkin-Petrov最小二乘混合有限元方法使得该方法的混合元空间之间的组合无需满足离散的Babuska-Brezzi稳定性条件,从而使得它们的混合有限元空间可以任意选取,并得到误差估计最优阶.  相似文献   
992.
用改进的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PrOy-ZrO2固溶体. 采用XRD, Raman和TEM等技术对纳米PrOy-ZrO2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改进的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的PrOy-ZrO2固溶体于650 ℃焙烧后晶粒大小在5~10 nm之间; 于950 ℃焙烧(Pr>16%)后晶粒大小在20 nm左右. Pr能有效地使ZrO2稳定在四方或立方晶相. 随Pr含量的增加, PrOy-ZrO2固溶体的物相结构从单斜相逐步向四方和立方相转变. XRD和Raman得到的物相结构的差别表明, PrOy-ZrO2固溶体表层和体相结构存在不一致性, 随Pr含量增加, 体相逐步按照m→t→c的物相转变, 表层按照m→t→t\"的物相转变. 表层更易生成低对称性和无序结构.  相似文献   
993.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 Ce(NO3)3和Mn(NO3)2为前驱体, 通过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晶粒小于5 nm的高比表面积MnOx-CeO2催化剂, 并考察了催化剂的CO氧化反应性能. 采用XRD、Raman光谱、TPR和N2气吸附脱附等手段对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晶粒大小和物相组成进行了表征. 当Mn摩尔分数≤34%时,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在160~170 m2/g之间; 当锰含量进一步提高后,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呈下降趋势. 当Mn摩尔分数≤34%时, XRD只检测到CeO2物相, 而Raman光谱则检测到α-Mn2O3的存在. 催化剂上表现出较好的CO氧化活性, 这主要归因于高比表面积. 随着锰含量的增加, 催化剂的轻化频率(TOF)下降, 表明高分散、小晶粒的氧化锰物种是催化剂的活性物种. H2-TPR结果表明, 催化剂的CO氧化活性还与催化剂中高价锰物种有关. 焙烧温度升高使催化剂的晶粒增大、比表面积减小, 同时催化剂中锰的平均价态降低, 导致CO氧化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994.
二芳基乙烯类光致变色材料的合成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千福  范曲立  黄维 《有机化学》2007,26(2):175-187
由于具有多种潜在的应用价值, 光致变色化合物作为高级功能材料的研究在国内外广受关注. 在众多的有机光致变色化合物中, 二芳基乙烯特别是二噻吩乙烯, 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优良的耐疲劳度而成为这类化合物的杰出代表. 近年来, 有关二芳基乙烯类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各种合成及性能方面的报道已涉及到信息存储、分子开关、逻辑电路、液晶显示、磁性材料等众多领域. 主要是从有机合成的角度, 对这类材料的合成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概括, 对各种合成方法分别加以介绍和分析, 对其发展趋势予以探索和展望.  相似文献   
995.
4-乙酰基-2-硝基苯甲醛的简便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飞燕  李伯刚  刘燕  罗应刚 《有机化学》2007,27(11):1441-1443
从4-乙酰基-2-硝基甲苯出发, 经溴化、羟化、氧化以88.5%的总收率制备得到4-乙酰基-2-硝基苯甲醛.  相似文献   
996.
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乙醇介质中研究了合成的4种对位取代四苯基钴卟啉对过亚硝酸根分解的催化作用. 首次发现钴卟啉可以催化ONOO分解, 且对位带吸电子基团的钴卟啉比对位带供电子基团的钴卟啉催化活性高. TPPCoCl, T(p-CH3)PPCoCl, T(p-OCH3)PPCoCl和T(p-Cl)PPCoCl在乙醇中的kcat分别为1.69×102, 1.52×102, 1.43×102和1.20×103 mol-1•L•s-1. 动力学曲线和时间分辨谱证明这些钴卟啉是通过形成中间体催化过亚硝酸根分解的.  相似文献   
997.
丛日敏  罗运军  靳玉娟 《化学学报》2007,65(21):2479-2483
为了研究温度对聚酰胺-胺(PAMAM)树形分子的模板法制备硫化镉(CdS)量子点的影响, 以4.5代(G4.5, 64个甲酯端基)PAMAM树形分子为模板, 在-10~30 ℃的温度范围内制备了分散良好的CdS量子点.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了CdS量子点的形貌、尺寸; 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光致发光光谱(PL)表征了CdS量子点的光学性能. 发现在相同条件下, 制备温度从-10 ℃升高到30 ℃, CdS量子点粒径从1.8 nm增大到3.4 nm, 其中在10 ℃时制备的量子点的尺寸分布最窄; CdS量子点的吸收和发射光谱均随温度增大而红移, 其中10 ℃时制备的量子点的室温光致发光效率最高. 这表明制备温度决定了树形分子的配位基团与Cd2+的分离速度, 并影响了CdS量子点的成核和生长过程, 从而最终决定了CdS量子点的尺寸及尺寸分布、光致发光颜色和发光效率.  相似文献   
998.
对甲基苯基三甲硅基醚;二氯二苯砜;二(氯甲酰基苯氧基)二苯砜;合成  相似文献   
999.
在三氟化硼乙醚(BFEE)-聚乙二醇(分子量400,PEG 400)混合电解质溶液中,1,8-亚乙基萘直接阳极氧化聚合可以获得自支撑聚(1,8-亚乙基萘)膜.单体在三氟化硼乙醚+10% PEG 400中的起始氧化电位为0.95 V versus SCE,远低于单体在0.1 mol·L-1四氟化硼四丁基胺-乙腈溶液中的起始氧化电位(1.38 V versus SCE).同时 PEG 400的加入可以有效改善单体在三氟化硼乙醚中的溶解性.UV-Vis,FTIR和1H-NMR确定了1,8-亚乙基萘在4,5位聚合,荧光光谱表明固态及可溶聚(1,8-亚乙基萘)膜是蓝色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1000.
羟基取代烷基苯磺酸盐界面扩张粘弹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2-羟基-3,5-二癸基苯磺酸钠(C10C10OHphSO3Na)表面和正癸烷-水界面上的扩张粘弹性质, 考察了平衡时间对界面性质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羟基取代烷基苯磺酸钠具有十分特异的界面性质, 其扩张模量比一般表面活性剂大一个数量级, 达到平衡的时间较长, 形成的界面膜弹性较大. 界面张力弛豫测定结果表明, 平衡时界面上存在特征时间长达103 s的慢过程. 上述实验结果可能是由于羟基间形成氢键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