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36篇
  免费   7213篇
  国内免费   14132篇
化学   26512篇
晶体学   1688篇
力学   2949篇
综合类   1551篇
数学   6447篇
物理学   19134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306篇
  2022年   1393篇
  2021年   1312篇
  2020年   1231篇
  2019年   1284篇
  2018年   1234篇
  2017年   1864篇
  2016年   1286篇
  2015年   1994篇
  2014年   2353篇
  2013年   3134篇
  2012年   2977篇
  2011年   3287篇
  2010年   3420篇
  2009年   3473篇
  2008年   3901篇
  2007年   3417篇
  2006年   3445篇
  2005年   2870篇
  2004年   2294篇
  2003年   1531篇
  2002年   1649篇
  2001年   1657篇
  2000年   1868篇
  1999年   1000篇
  1998年   492篇
  1997年   375篇
  1996年   350篇
  1995年   298篇
  1994年   306篇
  1993年   306篇
  1992年   256篇
  1991年   214篇
  1990年   192篇
  1989年   183篇
  1988年   186篇
  1987年   162篇
  1986年   117篇
  1985年   80篇
  1984年   97篇
  1983年   85篇
  1982年   55篇
  1981年   48篇
  1980年   41篇
  1979年   44篇
  1978年   18篇
  1971年   11篇
  1965年   24篇
  1959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在以0.1 mol.L-1氯化钾为支持电解质,pH为2.21的B-R缓冲溶液中辛硫磷于-0.72 V(vs.Ag/AgCl)处产生灵敏的还原峰。当辛硫磷的浓度在4×10-5~8×10-4mol.L-1范围内时,浓度与线性扫描还原峰电流呈线性关系。据此对辛硫磷样品作6次平行测定,测得平均值为3.42%,其RSD为1.7%,回收率为98.6%~103.6%。用线性扫描与循环伏安法探讨了该体系的伏安行为,结果表明,辛硫磷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还原机理为不可逆过程。  相似文献   
992.
粉煤灰与复合添加剂的固相反应过程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煤灰分中主要矿物质之间的反应对灰分特性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在具有温控的小型高温反应器中对粉煤灰和复合添加剂所组成的混合灰样进行了静态煅烧试验,并对煅烧后的灰样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XRD),着重讨论了温度和时间以及复合添加剂量对灰分矿相组成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温度低于1200℃时,灰色中主要是游离态的氧化物和部分新生成的矿物如钙黄长石,硅酸二钙;当温度在1200℃-1300℃时,灰分中的主要矿物是钙黄长石,当温度在1320℃-1350℃时,灰分主要矿物是硅酸二钙,同时存在一定量的硅酸三钙、铝酸三钙、铁铝酸四钙以及硫铝酸钙。随着灰分中氧化钙的含量增加,高碱性矿物含量逐渐增大,同时高温下加热持续时间过长,部分新生成的矿物将发生分解。  相似文献   
993.
研究了苯乙炔在1.5,6和10小时的热聚合过程中温度对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所得结果表明,在150—500°的温度范围内,随着聚合温度的增高,聚合物的分子量都是逐渐降低,表明在高温时聚合物有裂解现象发生。红外光谱显示,400°所得聚合物的光谱吸收峯较之200°聚合物的为小,500°聚合物则出现无明显吸收峯的连续吸收,并且背景升高(“背景效应”)。聚合物的碳氢含量此同样随着聚合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这些结果,以及300°以上聚合物在溶液中显示明显的萤光等,被认为是表明聚苯乙炔在高温时发生结构改变,除裂解成小分子外,可能还有环化、脱氢、芳构化等发生,从而由链状结构变为稠环结构乃至三维共轭结构。 聚合物的电子自旋共振测试表明,聚苯乙炔的自由基浓度随下列顺序递增: 300°聚合物<400°聚合物<500°聚合物。  相似文献   
994.
刘建  谢川 《合成化学》2004,12(1):20-21
以对二甲氨基苯甲酸为原料合成了增感剂N,N-二乙基-对二甲氨基苯甲酰胺,其结构经IR,UV和MS确认。  相似文献   
995.
以NH2SO3H为催化剂, 室温无溶剂条件下, 研磨芳醛、β-酮酸酯和尿素合成了一系列1,2,3,6-四氢嘧啶-2-酮衍生物. 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环境友好、产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996.
The reaction path, the dynamical properties along the reaction path and CVT rate constants are computed by the ab initio MO method, the reaction path Hamiltonian theory and the variational transition state theo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ffect of the electron correlation energy on activation barrier is large, the recrossing and tunneling effects exist in the reaction.  相似文献   
997.
IntroductionThe Mannich react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reacti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C—C bonds in the organicsynthetic chemistry, and this reaction has been widelyused for the synthesis of secondary and tertiary aminederivatives that is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998.
以四乙基溴化铵(TEABr)为模板剂,硅胶为硅源,铝酸钠为铝源,采用水热晶化法合成β沸石.研究了其晶化温度、晶化时间、硅铝比、碱度、水含量等各种因素对晶化过程和产物性质的影响.得出适宜的初始凝胶组成为SiO2和Al2O3的比值在25-60之间,TEABr和SiO2的比值在0.32~0.4之间,OH^-和SiO2的比值在0.2~0.23之间,H2O和SiO2的比值在8.6~18.0之间.通过XRD,ICP,IR,SEM和NH3-TPD方法分别对样品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烷基化反应的结果表明,β分子筛具有较为适宜的孔结构和反应活性.  相似文献   
999.
在QCISD(T)/6-311+G(d,p)//B3LYP/6-311+G(3df,3pd)水平上,对CH3O与ClO双自由基反应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该反应共有三个反应通道,产物分别为HOCI+CH2O,CH2O2+HCl和CH3Cl+O2(1△).不论从动力学角度,还是从热力学角度看,形成产物HOCl+CH2O的通道均是最有利的,因此为主要反应通道,这与实验观察到的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000.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tabilizers and nanoparticle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to prepare stable magnetic fluids. The magnetic nano-size Fe3O4 core with single domain and the average grain size around 8-12 nm were prepared by chemical precipitation method. The O/Fe molar ratio of the particle surface was measured by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The heat effects of stabilizers ad- sorption on nanoparticles were measured by solution calorimetry. The excess amount of oxygen was possibly the result of the hydroxygen form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nanoparticles. The heat effects showed that compounds containing carboxyl groups can be adsorbed chemically on magnetite by forming chemical bonds. The other stabilizers involving NH-groups, such as polyethylene-imine, can be adsorbed physically. The exothermic value is about half of the former ca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