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007篇
  免费   9133篇
  国内免费   18138篇
化学   35680篇
晶体学   2087篇
力学   3489篇
综合类   1820篇
数学   7726篇
物理学   23476篇
  2024年   95篇
  2023年   416篇
  2022年   1713篇
  2021年   1720篇
  2020年   1635篇
  2019年   1618篇
  2018年   1530篇
  2017年   2372篇
  2016年   1655篇
  2015年   2435篇
  2014年   3017篇
  2013年   3876篇
  2012年   3766篇
  2011年   4130篇
  2010年   4283篇
  2009年   4450篇
  2008年   4965篇
  2007年   4567篇
  2006年   4354篇
  2005年   3744篇
  2004年   2895篇
  2003年   1991篇
  2002年   2035篇
  2001年   2096篇
  2000年   2245篇
  1999年   1221篇
  1998年   668篇
  1997年   478篇
  1996年   435篇
  1995年   455篇
  1994年   424篇
  1993年   431篇
  1992年   387篇
  1991年   265篇
  1990年   282篇
  1989年   292篇
  1988年   189篇
  1987年   188篇
  1986年   140篇
  1985年   117篇
  1984年   132篇
  1983年   90篇
  1982年   79篇
  1981年   89篇
  1980年   58篇
  1979年   78篇
  1978年   26篇
  1977年   21篇
  1965年   19篇
  1959年   2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81.
The complex Cu2(μ-dppb)2(μ-Cl)2 has been synthesized from the reaction of CuCl, dppb and (n-Bu)4NCl. The crystal belongs to the triclinic with space group P1. The unit cell parameters are: a=9.939(4)?, b=10.083(6)?, c=14.104(5)?, α=76.46(3)°, β=71.02(2)°, γ=70.87(5)°. The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reveals that it has a bi-ring structure with a symmetry center at the middle of two Copper atoms. The outer ring is a 14-membered ring of Cu-dppb-Cu-dppb, and the inner ring is a 4-membered ring composed of two Cl- and two Cu(Ⅰ). Investigation of third-order optical nonlinearity shows that it exhibits considerable nonlinear absorptive and self-defocusing effect with α2=1.75×10-13m·W-1 and n2=3.19×10-18m2·W-1. CCDC: 193113.  相似文献   
982.
Waugh-型镍钼杂多酸的量子化学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半经验INDO法,完成了Waugh-型镍钼杂多酸(NH44)6〔NIMO9O32〕·6H2O的量子化学计算,得到146个成键轨道和78个反键轨道,轨道能级,电荷和键序等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表明杂多酸分子中端氧和Ni都可能为化学活性中心,各原子轨道在分子轨道中都占有一定比例,其HOMO和LUMO能级皆为负值,其体系具有进一步接受电子的能力。这些结论与实验事实一致。  相似文献   
983.
Knoevenagel缩合反应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边延江  秦英  肖立伟  李记太 《有机化学》2006,26(9):1165-1172
综述了近年来Knoevenagel缩合反应研究的新进展, 包括微波、超声波、固相合成、离子液体等新技术新试剂在该反应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84.
GC-MS法测定粮谷及油料中55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明泰  牟峻  吴剑  李爱军  周晓 《分析试验室》2006,25(11):110-117
采用ASE-300快速溶剂萃取仪提取样品中农药残留量,提取液经二氯甲烷液-液分配、凝胶色谱柱(GPC)净化,固相萃取柱(活性炭)再净化,浓缩定容后,用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测定,外标法定量.采用选择离子检测进行阳性确证.选择玉米、糙米、大豆、花生为实验样品、敌敌畏等55种农药添加水平在0.5~2.00 mg/kg时,该方法回收率为68%~117%;精密度为4.04%~11.76%;方法测定低限为0.005~0.100 mg/kg,各项指标均满足有关要求.  相似文献   
985.
Fluorous-phase chemistry is currently a topic of considerable interest1-6. Since fluoroustriphasic reactions were first described by the Curran and co-workers7, this triphasicsystem has been widely used for detagging7,8 and phase-vanishing reactions9-11. …  相似文献   
986.
为了探索生物基乙二醇中的1,2-丁二醇(1,2-BDO)作为共聚单体对生物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结晶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本文合成了生物基PET均聚物和不同1,2-BDO共聚单元摩尔分数的系列生物基PET共聚物(共聚单体摩尔分数分别为2.0%、2.7%和5.6%),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力学测试等技术手段研究了其结晶行为和力学性能。 结果表明,随着1,2-BDO共聚单元摩尔分数的增加,PET共聚物的熔融温度、结晶速率及结晶度均明显降低,表明1,2-BDO共聚单体的引入破坏了PET分子链的规整性,阻碍了PET链段的结晶。 PET材料的拉伸强度随着1,2-BDO共聚单元摩尔分数的增加而降低,而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略有升高。  相似文献   
987.
MCM-41-HY复合分子筛的合成及其在深度加氢脱硫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包覆型MCM-41-HY复合分子筛.采用XRD、N2气吸附和SEM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MCM-41-HY复合分子筛和MCM-41与H型Y沸石(HY)的机械混合物明显不同,在复合分子筛MCM-41-HY中,中孔相MCM-41附晶生长在HY沸石上,将HY包覆起来.以二苯并噻吩为模型化合物,考察了该材料担载NiMo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结果表明,MCM-41-HY复合分子筛与MCM-41和HY的机械混合物担载NiMo催化剂的加氢脱硫(HDS)活性相当,但MCM-41-HY复合分子筛担载NiMo催化剂的裂化活性较低.其裂化活性不同的原因在于其载体孔道结构和酸性位的分布不同.  相似文献   
988.
王亚军  沈宗旋  李斌  张雅文 《中国化学》2006,24(9):1196-1199
以脯氨酸为催化剂,实现了甲基酮与a-酮酸酯间的不对称Aldol反应,以43%-93%的产率和最高达81%的ee得到多种a-羟基酸酯。空间效应看来是影响反应活性和选择性的一个重要因素。丙酮表现出比丁酮高的反应活性,而在某些情况下 丁酮则呈现更高的对映选择性。  相似文献   
989.
用DCC/DMAP合成N-苄氧羰基氨基酸薄荷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前荣  顾承志  尹浩  张毅 《有机化学》2005,25(11):1416-1419
以乙腈为溶剂, 用DCC/DMAP偶合法合成了5个N-苄氧羰基氨基酸薄荷酯, 产率90%~94%. 起始原料氨基酸包括: 甘氨酸, DL-蛋氨酸, β-丙氨酸, L-缬氨酸和L-脯氨酸. 给出了目标产物的氢谱、碳谱、红外光谱、质谱、高分辨质谱和元素分析数据.  相似文献   
990.
一种新的液晶高分子——丁酸壳聚糖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甲壳素几乎不溶于任何溶剂,由于其脱乙酰化产物壳聚糖含自由氨基,能被酸质子化而溶解,所以壳聚糖的应用领域远多于甲壳素.但是壳聚糖也仅能溶于酸性介质中,并不能溶于纯水和普通有机溶剂,因而人们对甲壳素或壳聚糖进行各种化学改性[1,2],寻求溶解性更好尤其能溶于水的衍生物,以扩大其应用范围.本文按文献[2~4]方法合成了O-丁酰化壳聚糖(简称丁酸壳聚糖),首次报道它具有溶致液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