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56篇
  免费   2466篇
  国内免费   5114篇
化学   10525篇
晶体学   555篇
力学   1010篇
综合类   676篇
数学   2059篇
物理学   6511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465篇
  2021年   451篇
  2020年   450篇
  2019年   403篇
  2018年   397篇
  2017年   646篇
  2016年   450篇
  2015年   639篇
  2014年   797篇
  2013年   1069篇
  2012年   1085篇
  2011年   1118篇
  2010年   1094篇
  2009年   1208篇
  2008年   1415篇
  2007年   1279篇
  2006年   1184篇
  2005年   1084篇
  2004年   906篇
  2003年   622篇
  2002年   659篇
  2001年   563篇
  2000年   675篇
  1999年   481篇
  1998年   234篇
  1997年   185篇
  1996年   167篇
  1995年   157篇
  1994年   151篇
  1993年   158篇
  1992年   139篇
  1991年   98篇
  1990年   94篇
  1989年   124篇
  1988年   96篇
  1987年   77篇
  1986年   55篇
  1985年   41篇
  1984年   50篇
  1983年   37篇
  1982年   35篇
  1981年   32篇
  1980年   27篇
  1979年   18篇
  1978年   6篇
  1974年   7篇
  1965年   20篇
  1964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基于苯胺与亚硝酸盐的重氮化反应及反应产物与甲萘酚的显色,借助流动分析技术,实现了海水中苯胺含量的分析测定。体系以30.9g/L的NaCl做载液、人工海水配制标准样品,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苯胺浓度在0.01~1.0mg/L范围内与相对峰高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ΔH(mV)=200.53ρ+1.0728(n=8,ρ为苯胺浓度mg/L),相关系数R2=0.9982。方法的检出限(3σ)为0.005mg/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8%(n=11)。考察了共存离子、不同盐度样品对分析测定的影响。用于实际海水样品的分析,回收率为95.8%~106.6%。  相似文献   
992.
TiO_2/Mn-ZSM-5复合催化剂的光催化-臭氧耦合降解乙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了Mn-ZSM-5系列催化剂,并利用浸渍法制备了TiO2/Mn-ZSM-5系列复合催化剂.通过Uv-Vis、BET、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臭氧存在下乙醛的降解性能.结果表明:臭氧能显著促进乙醛的光催化降解,在所制备的催化剂中TiO2/Mn-ZSM-5(1:2)对乙醛降解具有最好的活性,这归功于这种复合催化剂对臭氧和乙醛的吸附和催化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993.
对乌梅浸膏挥发性物质的固相微萃取条件进行了研究。运用正交实验设计,比较了不同萃取头、平衡温度及采样时间对分析结果的影响,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的分析监控,结合信息量最大原则,确定了固相微萃取的最佳条件:萃取纤维头为聚二甲基硅氧烷,平衡温度为70℃,采样时间45 min。通过GC-MS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共鉴定出38种成分,主要挥发性成分依次为糠醛(24.88%)、2-甲基-3-羟基苯甲醛(13.57%)和5-甲基糠醛(10.16%)。  相似文献   
994.
采用自行设计、组装的毛细管电泳光导纤维发光二极管诱导荧光检测装置,建立了一种直接测定免疫球蛋白G(IgG)的方法。以蓝色发光二极管(LED)为荧光检测器的激发光源,荧光素异硫氰酸酯(FITC)为柱前衍生试剂,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以20 mmol/L硼砂缓冲溶液(pH9.2)为背景电解液进行分离检测。通过对衍生反应条件和电泳分离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在该条件下,IgG的线性范围为4.5×10-8~1.2×10-6g/L,检出限为2.0×10-8g/L。该方法简单、高效、选择性好,无需前处理,可用于人血清中IgG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995.
建立了胶束电动色谱-电喷雾电离质谱联用法同时测定乙肝解毒胶囊中的小檗碱、巴马汀、药根碱、黄芩苷、大黄素5种药效成分含量的分析方法。使用未涂层石英毛细管,以30 mmol/L月桂酸-70mmol/L氨水溶液(含20%乙腈,pH10.0)为缓冲液、70%异丙醇(含3 mmol/L乙酸)为鞘液。结果表明,在18 min内各组分达到基线分离,小檗碱、巴马汀、药根碱、黄芩苷、大黄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2~20、0.05~15、0.05~10、2.0~500、0.02~15 mg/L,检出限分别为0.007、0.02、0.02、0.60、0.006 mg/L。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5%~104%,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3.9%。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已成功用于乙肝解毒胶囊中小檗碱、巴马汀、药根碱、黄芩苷、大黄素含量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996.
硼原子的硼酸盐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多样,其中,有一些硼酸盐具有特殊的性能,如:2ZnO·3B_2O_3·3.5H_2O、2CaO·3B_2O_3·5H_2O可用作阻燃材料~([1]),β-BaB_2O_4(β-BBO)~([2])、Ba_2Be_2B_2O_7~([3])、BaAl_2 B_2O7_~([4])等因其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质,被广泛用作非线性光学材料.因此,进行硼酸盐的合成及性质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7.
建立了烤鳗中苯胺灵、嘧菌酯、氨苯乙酯、氟酮唑草、丙蝇驱、唑螨酯6种农药残留的同时检测方法.烤鳗样品采用乙腈、中性氧化铝超声基体分散吸附、涡旋混合提取,Florisil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浓缩,以乙腈-乙酸铵缓冲液为流动相进行色谱分离,串联质谱检测.结果表明,6种化合物在0.5 ~1 00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的检出限为0.03 ~2.3 μg/kg,定量下限为0.09 ~7.7 μg/kg,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5% ~10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6% ~15%,满足当前进出口残留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998.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发酵茶叶中的黄曲霉毒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了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测定发酵茶叶中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的方法.用CH2Q2提取黄曲霉毒素,提取液经浓缩后,用LC-CN固相萃取小柱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在浓度范围20~200μg/L(B1、G1),15~120μg/L(B2、G2)内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黄曲霉毒素的回收率为81.4%~92.3%,相对标准偏差RSD 1.6%~4.2%.检出限为0.32μg/kg(B1、G1),0.18μg/kg(B2、G2)(S/N=3).  相似文献   
999.
糖尿病大鼠微量元素与动脉血栓形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糖尿病大鼠微量元素的含量变化及其与动脉血栓形成的关系,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出糖尿病大鼠模型,三氯化铁(FeCl3)造颈总动脉血栓后,测定血糖、胰岛素(INS)、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血栓素B2(TXB2)、内皮素(ET1)以及全血微量元素镁、锌含量。结果表明,①与正常对照组比,糖尿病大鼠的血糖、TXB2、ET1和锌的含量、ρ(TXB2)/ρ(6-K-PGF1α)、(T/P)比值及血栓质量增加(P〈0.05),INS含量降低(P〈0.001),镁和6-K-PGF1α含量无改变(P〉0.05);②糖尿病组的TXB2与糖、锌(P=0.001)、胰岛素正相关(P=0.003),ET1仅与锌正相关(P=0.096),6-K-PGF1α与镁、锌无相关关系。提示:①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功能受损,血液处于T/P失衡的高凝状态,更易形成动脉血栓;②糖和锌代谢紊乱在T/P失衡和内皮功能损伤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以1,6-二溴己烷为桥连试剂, 2-(1-羟基萘基)-5,10,15,20-四苯基卟啉及其Cu(Ⅱ), Ni(Ⅱ), Zn(Ⅱ)配合物为原料, 合成了4个新型β,β-桥连双卟啉. 以1,3-二苯基异苯并呋喃(DPBF)为猝灭剂, 测试了双卟啉及其Ni(Ⅱ), Zn(Ⅱ)配合物在光照条件下产生单线态氧的能力, 并研究了4个双卟啉化合物在光照和无光照条件下对pBR322质粒DNA的切割能力(用凝胶电泳)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的光敏抑菌活性. 结果表明, 新型双卟啉光敏剂具有较好光敏活性, 产生的活性氧能有效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