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6篇
  免费   179篇
  国内免费   369篇
化学   613篇
晶体学   34篇
力学   60篇
综合类   33篇
数学   105篇
物理学   46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杨太忠  罗萍  李艳丽  华瑞  尹沛源  许国旺 《色谱》2014,32(2):126-132
胃癌是一种高发的恶性肿瘤,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病因。早期筛查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有效手段,但目前临床上尚缺乏实现胃癌无创筛检的可靠标志物。本研究采用了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拟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分析了20例胃癌患者及40例正常人血清代谢组,以期发现新的潜在代谢标志物。代谢组数据的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胃癌患者与健康人群的血清代谢组存在明显的差异,结合非参数检验进一步筛选并定性出57个差异代谢物。其中二氢胆固醇经验证组样本验证,具有成为胃癌代谢标志物的潜力。本研究在发现胃癌的潜在代谢标志物的同时,也为胃癌患者代谢分型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2.
在离子液体均相体系中合成了一种新型两亲性窄分子量分布的低聚壳聚糖衍生物月桂基-琥珀酰化壳聚糖(LSCOS). 以LSCOS为载体材料, 以牛血清蛋白(BSA)为模板蛋白, 以戊二醛为交联剂, 用油包水(W/O)乳化交联法制备了包载BSA的BSA/LSCOS缓释载药微球.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紫外-可见光谱(UV-Vis)研究了BSA/LSCOS比率和戊二醛/LSCOS比率对微球的形貌结构、 包埋率、 载药率和体外药物释放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离子液体中合成的LSCOS包覆了BSA, 形成的微球粒径约为1 μm, 微球表面随BSA用量的增加变得光滑, 随戊二醛用量的增加变得粗糙. BSA的累积释放率与BSA包载量成正比, 与交联剂添加量成反比, 因此, 可通过控制蛋白质药物的添加比率和交联剂用量来控制蛋白质药物体外释放率.  相似文献   
73.
采用并流共沉淀法在不同焙烧温度下制备K改性Ag-Fe/ZnO-ZrO2催化剂,考察不同焙烧温度对催化剂CO加氢合成低碳混合醇醚反应性能的影响。通过N2物理吸附(N2-adsorption)、X射线衍射(XRD)、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一氧化碳程序升温脱附(CO-TPD)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250 ℃焙烧的催化剂,由于焙烧温度较低,表面尚未形成足够多的活性位,未能达到最佳的催化性能;300 ℃焙烧的催化剂,其CO转化率最高、醇醚选择性较高,醇醚时空产率达到最大值。随着焙烧温度进一步升高,CO转化率逐渐降低,醇选择性先降低后增大,二甲醚(DME)选择性逐渐增大,醇醚时空产率逐渐降低。催化剂性能主要与其比表面积、还原性能、所含银铁复合物分散度及CO吸脱附性能有关,即比表面积较大、易于被还原、银铁复合物分散度较高以及较多的CO吸脱附活性位,有利于催化剂CO加氢转化。催化剂表面活性位对CO的非解离吸附强度降低,有利于醇醚产物的生成;而对CO的解离吸附强度增强,则不利于烃类产物的生成。  相似文献   
74.
合成了3个钌髤配合物,[Ru(bpy)2(SB)](PF6)2、[Ru(bpy)(SB)2](PF6)2和[Ru(SB)3](PF6)2(bpy=2,2′-bipyridine,SB=4,5-diaza-9,9′-spirobifluorene),通过核磁和元素分析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确定。[Ru(bpy)2(SB)](PF6)2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确认了结构。研究了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能。结果表明[Ru(bpy)2(SB)](PF6)2在乙腈中的发桔红光,波长为606 nm,量子产率约为0.001 2。在同样条件下[Ru(bpy)(SB)2](PF6)2和[Ru(SB)3](PF6)2的发光非常微弱甚至几乎没有发光。还研究了这些配合物的电致化学发光性能。随着配体中SB含量的增加,发光的峰电压从1.36 V增加到1.58 V,相对发光强度从731降低到52。  相似文献   
75.
建立了食品中脂肪酸单氯丙醇单酯与双酯含量的测定方法。称取0.1 g的油脂样品,加入内标后,转入氨基固相萃取柱,先以6.0 mL正己烷洗脱脂肪酸单氯丙醇双酯(MCPD双酯),再以6.0 mL正己烷-乙酸乙酯混合溶剂洗脱脂肪酸单氯丙醇单酯(MCPD单酯),分别收集洗脱液并浓缩至近干,残余物经甲醇钠水解和苯基硼酸(PBA)衍生后,供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MCPD单酯、MCPD双酯的检出限在83~142μg/kg(均以MCPD计)之间,线性范围为25~500μg/L(R2>0.9990)。以花生油和婴幼儿奶粉脂肪提取物为基质,在250~1000μg/kg范围内进行3种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实验,MCPD单酯与双酯的回收率在86.5%~104.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4%~13.2%(n=6)。此外,本方法成功应用于市售食用植物油和婴幼儿奶粉中MCPD单、双酯的污染调查。  相似文献   
76.
本文合成了3个新钌(Ⅱ)配合物,[Ru(bpy)2(SB)](PF62、[Ru(bpy)(SB)2](PF62和[Ru(SB)3](PF62(bpy=2,2’-bipyridine,SB=4,5-diaza-9,9’-spirobifluorene),通过核磁和元素分析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确定。[Ru(bpy)2(SB)](PF62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确认了结构。研究了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能。结果表明[Ru(bpy)2(SB)](PF62在乙腈中的发桔红光,波长为606nm,量子产率约为0.0012。在同样条件下[Ru(bpy)(SB)2](PF62和[Ru(SB)3](PF62的发光非常微弱甚至几乎没有发光。还研究了这些配合物的电致化学发光性能。随着配体中SB含量的增加,发光的峰电压从1.36V增加到1.58V,相对发光强度从731降低到52。  相似文献   
77.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CuO/TiO2负载型催化剂,并将其用于CO2加氢制甲醇反应。重点考察了铜的负载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对其物化性能和催化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结果发现,随着铜负载量的增加,催化剂中金属铜的比表面先增加后减小,当铜的负载量为10%(质量百分数)时达到最大值。催化剂的表面碱性位数量随铜含量的增加持续减小,中等碱位和强碱位的强度下降。当铜的负载量不高于10%时,CO2的转化率与铜的比表面积呈线性关系。甲醇选择性与催化剂的表面碱位性质有关,过强的碱性位会降低甲醇选择性。  相似文献   
78.
载体对负载型TiO2催化剂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以活性碳(AC)和镁铝尖晶石(MA)为载体,采用真空吸附水解法制备了负载型光催化剂TiO2/AC和TiO2/MA,并采用TiO2溶胶负载法制备了活性碳负载催化剂TiO2(C)/AC.以氯仿为探针分子研究了其在催化剂上的吸附及光催化降解反应性能.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制备方法、TiO2负载量与载体的吸附性能对光催化活性有明显的影响.通过优化制备条件,TiO2/AC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可提高到纳米TiO2的2.5倍.氯仿在AC上的饱和吸附量较高,但吸附强度较弱;在纳米TiO2上的吸附情况则正好相反.氯仿在AC和TiO2上吸附性质的差异有利于吸附在TiO2/AC上的氯仿分子从活性碳载体向TiO2光催化活性中心迁移.镁铝尖晶石载体对光催化反应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与其基本上不吸附氯仿分子有关.与TiO2胶体负载法相比,真空吸附水解法是一种较好的负载型TiO2光催化剂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79.
制备参数对Au/Fe2O3催化剂水煤气变换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华金铭  郑起  林性贻  魏可镁 《催化学报》2003,24(12):957-963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Au/Fe2O3催化剂,并系统地考察了制备参数对其催化WGS性能的影响.通过BET,XRD,XRF,H2-TPR和HRTEM等表征手段,初步考察了Au/Fe2O3催化剂具有高催化活性的原因.结果表明,金负载量、沉淀剂种类、沉淀方式、沉淀pH值、焙烧气氛和焙烧温度对Au/Fe2O3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均具有较大的影响.Au/Fe2O3催化剂的低温高活性是纳米Au与Fe3O4协同作用的结果;Au/Fe2O3催化剂的高温活性是由于活性相Fe3O4起主要作用的结果.纳米Au粒子的烧结会降低其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80.
Pt/Au双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Poly (N-vinyl-2-pyrrolidone)-protected Pt/Au bimetallic nanoparticles were obtained by reducing the mixture of HAuCl4 and H2PtCl6 with sodium borohydride. UV-vis spectra, transmission electronic microscopy and X-my diffraction reveal that the prepared bimetallic nanoparticles are of alloy struc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