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7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172篇
化学   411篇
晶体学   6篇
力学   32篇
综合类   13篇
数学   80篇
物理学   3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4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Doughnut-shaped ZnO microparticles have been grown through a hydrothermal reaction in citrate solution at 120 degrees C. FESEM reveals that these microparticles consist of regular arranged nanoplates, and there is a concave on the surface of each microparticle. The existence of citrate is vital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complex microparticles. Room temperature photoluminescence measurements show strong UV band emission. The yellow and green emissions related to the structure defects can be barely observed, indicating the high crystalline perfection of these microparticles.  相似文献   
32.
二维解卷积波束形成水下高分辨三维声成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水下三维成像的空间分辨率难以提高,且具有较高旁瓣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二维解卷积波束形成高分辨三维声成像算法,该算法首先完成任意距离切片的平面阵波束形成,近场情况下采用菲涅尔近似实现近场平面阵波束形成,然后通过二维解卷积技术对任意距离切片的二维波束形成结果进行解卷积处理,去除阵列指向性函数的影响,改善波束响应非理想冲击函数所造成波束形成主瓣宽及旁瓣级高的问题。通过计算机仿真分析,新算法可以有效的提高水下三维成像的空间分辨率,抑制旁瓣级,并能够在较宽频带和不同阵列孔径内保持与常规波束形成相当的稳定性。通过试验研究,新方法比常规波束形成实际目标成像分辨率提高一倍,最高旁瓣级下降20 dB,验证了该算法在实际系统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3.
提出一种针对水下稀疏目标的时域压缩合成孔径声呐成像方法(TC-SAS),实现了水声目标高分辨实时成像。通过多子阵的孔径合成,在时域上构造出成像网格格点到有效孔径内逐帧阵列的格林函数,并给出成像区域散射强度到数据域的映射矩阵;然后利用该区域空域稀疏的先验知识,通过正交匹配追踪的稀疏重构方式,解算出成像区域散射系数矩阵,实现了稀疏目标高分辨成像.同时,针对线性调频信号提出数据缩减的方法,通过对观测数据和字典矩阵同时脉压后截取,减小了数据规模;进一步结合二维矩阵数表查表的方法,以空间换时间,实现了区块实时成像。数值仿真以及湖试试验表明,所提算法能分辨出传统的时延求和算法难以分辨的目标,并且在图像清晰度指标上平均提升4.9 dB.改善了合成孔径声呐的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34.
以壳寡糖(COS)为配位体,锌(Ⅱ)离子为配位离子,在均相反应条件下合成了壳寡糖锌(Ⅱ)配合物(COS-Zn),并优化了配合物的合成条件.利用红外光谱法(FT-IR)、差热分析法(DTA)和元素分析(EA)进行结构表征,并对配位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5.
基于信息显著性差异的绿色产业评价指标筛选模型及实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广义的绿色产业内涵,通过信息显著性差异与信息冗余分析定量筛选指标,建立了包括绿色生产指标层、绿色生态环境指标层、绿色消费方式指标层的大连市绿色产业评价指标体系。本文的创新与特色一是通过负载系数大小差异进行信息显著性分析,删除负载系数小、对综合评价结果影响弱的指标。克服了现有研究先进行相关分析剔除冗余指标,再利用负载系数大小差异筛选出反映信息显著性大的指标的弊端。事实上,指标间较高的相关性是计算负载系数的必要前提。因此,利用负载系数筛选指标前是不可进行指标的相关分析降低指标间的相关性的。二是通过结合专家知识经验辨析指标的实际含义,仅对反映信息可能重复的指标使用相关分析,剔除同指标层内相关系数较大的两个指标中反映指标层信息能力相对较弱的指标。克服了仅仅通过相关系数不能准确衡量指标间信息重复程度的弊端。研究结果表明,最终建立的指标体系通过25.68%的指标反映了97.09%的原始信息。通过与同类的指标体系进行对比,对大连市绿色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做了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36.
发声过程中声带组织振动的黏膜波测量对于声带组织力学特性和病理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多普勒激光测振(Laser Doppler Vibrometer,LDV)和电声门图时间同步方法,对声带上表面的振动过程进行了重建,并基于该结果估计了黏膜波传播速度。通过离体犬喉发声实验,激光测振方法能够得到与高速光学方法相一致的黏膜波速度估计,并且能够重建不同时刻的声带上表面形态,证明了该方法应用于声带上表面振动特性研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然而,由于单点测振的局限和时间同步的要求,稳态发声是保证该方法测量准确性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37.
H2CO和NO2反应机理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在UB3LYP/ 6-311++G(d,p)并包含零点能水平上计算得到了H2CO和NO2反应的势能面.在势能面上找到了由H2CO和NO2反应生成HCO和trans-HONO的两条反应通道.直接H迁移反应通道的势垒只有90.54 kJ*mol-1,是主要的反应通道,其TST速率是7.9 cm3*mol-1*s-1,与文献值相符;另一条通道是H2CO异构化为trans-HCOH,然后C位H迁移,最后生成的HOC分子异构化为HCO,这条通道反应势垒高达348.03 kJ*mol-1,是一条次要反应通道.  相似文献   
38.
寡糖对甲基苯甲酸酯手性固定相在高效液相色谱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葡萄糖、麦芽糖、纤维二糖、棉子糖、乳糖的对甲基苯甲酸酯经过3异氰酸丙基三乙氧基硅烷键合到硅胶上作为高效液相色谱的手性固定相,以V(正己烷):V(异丙醇)=90:10为流动相,对16种外消旋体化合物进行了拆分.结果表明,D(+)葡萄糖对甲基苯甲酸酯、麦芽糖对甲基苯甲酸酯、纤维二糖对甲基苯甲酸酯、棉子糖对甲基苯甲酸酯和乳糖对甲基苯甲酸酯手性分离柱分别分开了8、6、10、4、5对外消旋体化合物,并且这些手性固定相之间还具有好的手性识别互补性。在高效液相色谱中寡糖有望成为一类新型的手性固定相.  相似文献   
39.
路政应急管理中资源布局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颖  池宏  贾传亮 《运筹与管理》2006,15(5):108-111
本文根据道路灾害事故的发生特点,对城市路桥养护系统的运行模式和资源的合理调用机理进行分析,考虑到事发地点潜在的资源需求概率,建立资源布局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本模型中资源布局方案的调度决策基础是在灾害事故的资源需求不发生变化的条件下,使得每个救助点的资源同时部分地为辖区内现有事故和潜在事故服务,而现有事故的剩余需求由其他救助点派出资源来满足.该模型的目标是解决城市中因同一时间段内发生两起灾害事故而造成路桥破坏导致的救助资源短缺问题,同时避免资源的闲置浪费.最后,通过算例证明,本方法较通常方法对城市总的资源配置量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40.
The treatment of oilfield wastewater with high crude oil content and complex composition is a problem requiring considerable attention.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remove crude oil contained in wastewater, in this work, rice straw, as an oil-absorbing material, was modified and used as a sorbent for crude oil. Rice straw was modified with alkali and cetyltrimethylammonium chloride (CTAC) by simple substitution reaction.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modified rice straw for oil was evaluated. The results illustrate that the adsorption rate of rice straw for crude oil was increased from 0.83 to 8.49 g/g, with the optimal conditions of 18% NaOH reacted for 90 min at 50 °C and 2% CTAC reacted for 60 min at 20 °C. The proposed modification method could be used for different materials to enhance the adsorption rate. The results of the contact angle test show that the modified straw changed from hydrophilic to hydrophobic, which may be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improvement in the oil absorption rate. Finally, the surface structure of rice straw was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XR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and N2 adsorption–desorption isotherms, which further confirmed the hydrophobicity of the modified rice stra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