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126篇
化学   258篇
晶体学   18篇
力学   22篇
综合类   5篇
数学   51篇
物理学   18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在水热条件下,利用邻菲哕啉衍生物2-(2-羧基苯基)-1H-咪唑并[4,5-f][1,10]邻菲啰啉(HL)和Pb(NO3)2反应合成了一个配合物[PbL2]n(1),并用红外、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晶胞参数a=1.345 9(9) nm,b=0.709 4(5) nm,c=3.265 5(2) nm,β=99.6260(10)°,V=3.074 0(4) nm3,Z=4,C40H22N804Pb,Mr=885.85,Dc=1.914 g·cm-3,μ(Mo Kα)=5.551 mm-1,F(000)=1 728,GOOF=1.038,R=0.027 0,wR=0.058 1,其中5 067个可观测点(I>2σ(I)).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为二维层状结构.此外,对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和发光性质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2.
为提高全血血红蛋白浓度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首先对原始全血透射光谱数据分别进行均值中心化、标准化、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多元散射校正(MSC)以及Savitzky-Golay(SG)卷积平滑结合MSC的预处理操作,最终选择预处理效果最好的SG-MSC方法作为数据预处理方法,其最大相关系数达到0.944 1。对SG平滑的平滑窗口宽度进行讨论,找出平滑效果最好的窗口宽度为27。数据预处理消除了全血吸收光谱的基线失真,提高了全血吸收光谱数据的信噪比。将190个样本(190个血红蛋白浓度对应的透射光谱数据)分为具有相近血红蛋白浓度分布的校正集和测试集,其中校正集为143个样本(对应血红蛋白浓度分布为10.6~17.3 g·dL-1),测试集为47个样本(对应血红蛋白浓度分布为10.3~17.3 g·dL-1),确保建立模型的适用性。对校正集数据预处理后利用蒙特卡洛无信息变量消除(MC-UVE)方法对其进行波长变量选择,剔除含信息量少的波长点,提高含信息量多的波长占比。设置蒙特卡洛迭代次数为1 000,最终从全血吸收光谱的700个波长变量中筛选出191个波长变量用于建立全血血红蛋白浓度偏最小二乘(PLS)回归模型。对比分析原始全血透射光谱全谱PLS模型、原始全血吸收光谱全谱PLS模型、预处理全血吸收光谱全谱PLS模型、SG-MSC-MC-UVE-PLS模型以及已有二阶导数PLS模型的模型效果,表明基于SG-MSC-MC-UVE-PLS算法的全血血红蛋白浓度预测模型效果较其他模型效果更优,预测相关系数由0.676 3提高到0.979 1,预测集均方根误差由0.898 1减小到0.220 3,最大绝对误差由2.426 1减小到0.411 2。同时,利用MC-UVE方法进行波长变量选择,在保证预测精度的前提下,筛选出建模的波长个数更少,有利于提高模型计算效率。研究结果表明,SG-MSC-MC-UVE-PLS方法能够提高全血吸收光谱信号的信噪比,简化模型结构,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和计算效率,对推动血红蛋白浓度检测技术的发展具有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173.
根据激光侦察装备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影响其作战效能的主要因素,用系统分析的方法,通过对系统的可用度向量A、可信度矩阵D和能力向量C的建模,建立了定量评价激光侦察装备综合作战效能的数学模型,并通过算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74.
应急资源调度模型及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急问题最显著的特点表现为时间的紧迫性.本文针对应急系统多点出救的特点,研究了消耗速率为函数的连续型应急资源调度模型.该模型以最早应急时间为目标,给出了最早应急时间的求取方法,数值算例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5.
在水热条件下,用1,10-邻菲罗啉-5,6-二酮(Do)作为中性配体合成了3个基于Keggin型多金属氧化物的化合物(HDo)6(PW12O40)2·H2O(1),[Cu(Do)2(H2O)]2[Cu(Do)2(PW12O40)(H2O)](PW12O40)(2)和[Pb(Do)2(PW12O40)](HDo)(3),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热重分析以及荧光光谱等表征。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化合物1和2为零维结构,化合物3是一维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176.
Introduction Fattyacidbindingproteins(FABPs)werefirstly foundbyOckneretal.,in1972[1],anddescribedas beingatypeofhomologicalcytoplasmicproteinswith molecularmassesaround12—16kDa.FABPsdistrib utewidelyinintestinalmucosa,liver,myocardium,head,skeletalandoth…  相似文献   
177.
通过对重核2?52?Cf自发裂变产生的瞬发γ谱的高精度测量数据的分析,扩展了丰中子奇A核10?9,111Ru的高自旋态,对不同延迟符合矩阵的数据分析,得到了10?7,10?9,111,113Ru低激发态多个能级的寿命,发现10?9Ru核中的96?.4keV的能级为一寿命约为130?0ns的同质异能态.对10?9,111Ru转动带的转动惯量随转动频率变化的分析表明,在相邻偶偶核110?Ru中观测到的集体回弯现象确实起源于一对h11/?2?中子的角动量顺排.用粒子?转子模型对10?7,10?9,111,113Ru的集体带的部分能级及跃迁几率进行了计算,得到与实验较为满意的符合,指出在这几个核中的中子h11/?2?闯入带尼尔逊轨道的起源.  相似文献   
178.
依据有关B样条理论,研究了一种特定类型的双三次张量积非均匀B样条曲面间G^2光滑拼接的充要条件,且给出了此种类型的两张双三次张量积非均匀B样条曲面间G^2光滑拼接的一种充分条件,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9.
车广灿  唐棣生 《物理学报》1983,32(8):1061-1067
本文用差热分析法和高温、室温X射线衍射法对Li3VO4,Li4SiO4的相变过程,Li3VO4-Li4SiO4,Li3O4-Li-4GeO4赝二元系相图以及Li3VO4-Li4SiO4-Li4GeO4赝三元系相图室温截面进行了研究。发现在Li3VO4-Li4SiO4,Li3VO4-Li4GeO4赝二元系中,由于Li4SiO4或Li4GeO4的加入而使Li3VO4的高温γII相稳定存在于室温,从而得到一种新的具有高电导率的锂离子导体。作者认为探寻使高温态稳定存在于室温的方法是探索新的离子导体研究中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80.
陈立泉  王连忠  车广灿  王刚 《物理学报》1983,32(9):1170-1176
本文在室温到300℃的温度范围内研究了Li4SiO4-Li3VO4和Li4GeO4-Li4SiO4-Li3VO4体系中的离子导电性,发现γII相固溶体Li3+xV1-xSixO4是好的锂离子导体。所研究的成分中Li3.3V0.7Si0.3O4的离子电导率最高,室温下为1×10-5Ω-1·cm-1,在42—192℃的电导激活能为0.36eV,电子电导率可以忽略,因而这是迄今所发现的最好的锂离子导体之一。粗略确定了Li4GeO4-Li4SiO4-Li3VO4三元系中电导率高的范围,发现在Li3.5V0.5Ge0.5O4中Si部分取代Ge可以使电导率进一步提高,Li3.5V0.5Ge0.4Si0.1O4的室温电导率可达1.3×10-5Ω-1·cm-1,电导激活能为0.40eV。 关键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