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4篇
化学   42篇
力学   12篇
数学   6篇
物理学   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利用2,6-二(2'-甲酰基苯氧亚甲基)吡啶(1)分别与间苯二酚-二(4-氨基苯基)醚(2)和邻苯二酚-二(4-氨基苯基)醚(3)进行缩合得到席夫碱大环化合物L1和L2。用间苯二酚-二(2-甲酰基苯基)醚(4)与2缩合得到席夫碱大环化合物L3。采用1H NMR、IR、质谱和元素分析等对L1、L2和L3的组成进行表征,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测定了L2和L3的晶体结构。用UV-Vis光谱滴定技术对L1、L2和L3与系列稀土离子的键合作用分别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L1对Ce3+和Eu3+具有选择性识别作用,配位作用的键合比均为1∶1,键合常数依次分别为8.27×103和3.58×103L/mol。  相似文献   
82.
超疏水小球低速入水空泡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黄超  翁翕  刘谋斌 《力学学报》2019,51(1):36-45
物体入水问题是一类复杂的流固耦合问题,具有广泛的工程应用背景.物体在跨越自由液面入水的过程中,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向水中卷入空气形成空泡,空泡的运动还可能形成指向物体的射流,从而对物体的受力及其运动过程产生影响.超疏水表面能够在物体入水过程中形成多尺度流固耦合作用,进而影响物体的运动和宏观流动现象.而对于小尺度的小球低速入水问题,表面和界面力往往起主导作用.为了在更广的参数空间获得超疏水小球入水空泡类型和小球的运动特性,采用高速摄影实验方法,研究了半径0.175$\sim$10mm的超疏水小球低速入水及空泡动力学行为,获得了小球漂浮振荡、准静态空泡、浅闭合空泡、深闭合空泡和表面闭合空泡5种类型的动力学行为,探讨了这些运动行为与韦伯数We}和邦德数Bo之间的关系,并推导了小球漂浮振荡与下沉现象的无量纲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超疏水小球的入水及空泡动力学行为主要与韦伯数We和邦德数Bo有关.在邦德数Bo $<$ $O$ (10$^{-1})$范围内,表面张力对流动的影响显著,随着韦伯数We}的增大,小球入水及空泡动力学行为依次经历漂浮振荡、准静态闭合、浅闭合、深闭合和表面闭合;在邦德数$O$ (10$^{-1})$<$ Bo} $<$O(1)$范围内,漂浮振荡现象不再发生;当邦德数$Bo>O(1)$后,浅闭合现象也不再发生;小球漂浮振荡与下沉现象的临界关系可以用相似律关系描述.   相似文献   
83.
合成了Schiff碱配体3-乙酰吡啶缩邻氨基苯甲酰腙(L1)及4-乙酰吡啶缩邻氨基苯甲酰腙(L2),并分别与Hg Cl2进行了配位反应,得到2个配位聚合物{[Hg(L1)Cl2]·CH3OH}n(1)和[Hg(L2)Cl2]n(2),采用1H NMR、FTIR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并对配合物的热稳定性进行了考察。通过X射线单晶体衍射技术测定了2个配合物的单晶结构,结构解析表明,配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配合物2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  相似文献   
84.
在不用催化剂的条件下,通过热蒸发锌粉的方法,一种新颖的球棒状的氧化锌纳米结构被沉积在硅基片上.每一根球棒状的氧化锌纳米棒("纳米球棒")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六边形"球棒头"、"球棒把手"以及一个连接过渡的部分.高分辨率透射电镜和选区电子衍射结果表明,纳米棒呈单晶特性,沿着[0001]方向择优生长.根据对实验结果的分析,纳米球棒的生长过程可以利用气-固生长机制进行解释,合理地提出其生长模型.  相似文献   
85.
曾繁  肖桂仲  冯晓伟  黄超  田荣 《爆炸与冲击》2021,41(10):124-134
随着百千吨级当量爆炸工业事故的频繁发生,建筑结构的损伤评估和抗爆安全性更受到关注。目前,构件级的评估方法相对成熟,而大当量冲击波作用下的建筑结构整体毁伤评估依旧是个开放性问题。本文中,面向结构级的毁伤评估,提出了一种新的评估方法?构件损伤加权。该方法以承重构件损伤程度为基础,通过基于应变能的构件权系数加权,进而评估结构级损伤破坏程度。为了验证评估方法的有效性,以典型砌体结构为例,利用自主研发的冲击波结构毁伤模拟有限元程序,开展了百毫秒脉宽爆炸冲击波荷载下结构动力学响应数值模拟。根据数值模拟结果,结合构件损伤加权的评估方法,获取砌体结构损伤等级与冲击波超压的关系。预测的超压值的相对误差为?16.9%~26.2%,验证了评估方法的有效性。该评估方法为获取砌体结构的超压-冲量曲线提供了可行的途径,可为结构的抗爆安全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6.
新型全固态丁卡因选择电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进了以脲醛树脂为框架以KCl为活性物质的全固态Ag/AgCl参比电极。以改进后的Ag/AgCl电极为基体,以丁卡因 四苯硼酸根离子缔合物为活性物质,研制了一种新型全固态丁卡因选择性电极,并对此电极的性质进行了研究。该电极的适用范围为pH3.0~6.5,线性范围为5×10-5~5×10-2mol/L,检测下限为2.2×10-5mol/L。该电极能用于盐酸丁卡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87.
A flexible urea-functionalized receptor bearing two p-nitrobenzene units was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from the reaction of precursors 4-nitrophenyl isocyanate and 1,2-bis(2?-aminophenoxy) benzene. The receptor was characterized by ~1 H NMR, MS, FTIR and elemental analysis, and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receptor was determined by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The crystal belongs to the orthorhombic system, space group Pca21 with a = 12.740(2), b =14.133(3), c = 15.842(3) ?, V = 2852.4(9) ?~3, Z = 4, M_r = 620.57, D_c = 1.445 g/cm~3, F(000) = 1288,= 0.0585 and wR = 0.1032 for 3177 observed reflections(Ⅰ 2σ(Ⅰ)), and R = 0.1304 and wR =for all dat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ceptor displays selective recognition ability for H_2PO_4~– in DMSO with a series of anions using UV-Vis absorption spectra technique. Furthermore, the coordination reaction of the receptor with H_2PO_4~– was investigated via UV-Vis spectra and ~1 H NMR.The stoichiometric ratio and the association constant(Ka) of the coordination reaction were obtained as well.  相似文献   
88.
黄超  杨绪杰  陆路德  汪信 《中国化学》2005,23(11):1503-1509
多重保护是安全管理的一个原则,使用防火防爆剂是多重保护的一个方面。该文就纳米氧化物颗粒的防火防爆性能进行分析,计算了它们的沉降速度。以甲烷为例,研究了甲烷燃烧反应初始阶段的机理。并用HYPERCHEM6 计算机程序计算了15种氧化物对甲烷燃烧反应体系分子能量的影响,得出自由基与氧化物可能的结合方式,指出ZrO2等氧化物能与自由基结合,从而阻碍了燃烧反应。作为防火防爆剂,氧化锆纳米气溶胶优于其他同类产品。因此,它将在安全管理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9.
造纸污泥流化床焚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一座密相床截面积为 0.23 m×0.23m、高度为 5m的流化床燃烧试验装置上进行了造纸污泥的焚烧试验.探明污泥水分、流化速度、二次风份额和过剩空气系数等参数对污泥燃烧性能的影响规律,为高水分造纸污泥焚烧炉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测试表明,在不添加脱硫剂情况下焚烧烟气中SO2、NOx和N2O的排放浓度完全满足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0.
采用饱和蒸气扩散技术, 将2,4-二羟基苯甲醛缩异烟酰腙(H2dhbi)配体分别与Zn(ClO4)2·6H2O和Zn(NO3)2·6H2O进行配位作用, 得到2种不同配位模式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dhbi)2Zn2·8H2O]n(1)和{[(dhbi)2(H2O)2Zn2]·4DMF]}n(2). 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 热分析技术(TG-DTA)和X射线粉末衍射(PXRD)等方法进行了结构表征. 进一步将配位聚合物1和2用于对甲醇分子的吸附性能研究, 结果表明, 化合物1是一种理想的微孔材料, 其对甲醇分子的吸附能力为化合物2的近5倍, 采用PLATON对材料的孔隙体积进行计算得到化合物1和2的孔隙率分别为38.2%和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